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高空气象探测的内在质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气象探测自1983年以来,相继推广《PC—1500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和《PC—1500计算机测风、探空联机运行程序系列》,起到了大幅度提高时效和减轻高空气象探测人员劳动强度,减少原手工处理资料时产生视差环节(含四舍五入进位的精度误差)和出错机率等作用,同时统一了技术规定标准,避免了人为理解差异所造成的执行差异,提高了记录质量。但是,随着高空气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近半数高空站仍使用未改型的701测风雷达,其数据采集、记录整理等仍停留在以PC-1500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半自动处理状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杭州市气象局开发研制的“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处理系统”能够自动接收处理探空电码讯号,并由计算机自动整理探空曲线和完成各种高空气象记录报表的制作,这可大大提高探空业务的自动化程度。1998年1月,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台引进了该系统,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通过对其与PC—1500整理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探空曲线拟合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前,气象观测站(地面高空)普遍使用全国统一的PC—1500机的测报程序实现了自动编报。但是观测站与报房之间却一直存在自动化的断裂处,即还使用人工电话传报,其弊端不言而喻。 随着我台24路自动转报系统的引进,我们以本台地面观测站为试验点,经过三个月的研制,使PC—1500机与转报系统的通信  相似文献   

4.
PC—1500袖珍计算机由于内存有限,尽管采取了硬件改造扩充内存,仍然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例如,四次定时观测的一个月的气表—1数据字符达40K以上;一个月一个时次的高空压温湿报表数据约21K;如果是用PC—1500机进行记录预审,预审程程序12K左右,显然一般扩充内存(25—34K)的PC—1500机是没法工作的。目前,  相似文献   

5.
目前PC—1500机广泛地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料的预处理,若用PC—1500机控制电传机,使电传机把接收的处理数据自动打印、作孔,并加上报头直接发报,就可以大大减轻报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PC—1500机配上CE—158以后,系统将增加了RS—232C接口和该接口工作的BASIC命令语句,再加上自制的电平信号变成了电流信号的接口和自编的软件,就能支持PC—1500机控制电传机。  相似文献   

6.
IBM—PC机的BASICA语言功能较强,字符串语句、命令比较丰富,对于处理气象电报来说,较之汇编语言要方便得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弱点,如:IBM—PC机系统允许同时可有两个异步通讯口工作,一般的通讯接口卡硬件也是双路的,而BASICA  相似文献   

7.
近年,IBM—PC型微型计算机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气象业务。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常遇到如何实现IBM—PC微机彩色图形硬拷贝的问题,而厂家随机配给的中分辨彩色  相似文献   

8.
高空气象探测微机处理系统是以现行的701系列测风雷达技术手段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探空仪编发的摩尔斯电码进行模数转换,依据《规范》的技术规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高空气象探测任务的数据采集、编发电报和资料的管理,由于高空气象探测处理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涉及的软件模块、外部设备较多,本就这些软、硬件的使用及维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台站容易掌握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对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积累、加工处理、储存 传播和分析利用。气象测报工作就是担负着对原始气象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积累,是一切气象 活动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 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纵观我省地面气象观测发展历史,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0—80年 代;人工观测,手工编报;第二阶段:80—90年代;人工观测、PC—1500编报及资料统计到 微机数据采集编报、资料处理、报表制作。在第一阶段,目测和器测项目均由人工观测、编 报,月(年)报表编制也由人工完成,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测报和报表质量也难以有 效提高。80年代以后,气象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气象部门得到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面气象探测业务在手段和技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PC—1500计 算机在地面测报工作的推广应用,大量的气象电报由手工操作转为直接通过计算机编报,既 减轻了广大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报文的准确性,提高了业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认识和使用 PC—1500机的系统中断,并利用它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实现PC—1500机的前后台工作方式。是广大PC—1500用户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就是使用一台 PC—1500机既可进行各种运算或处理,同时又能不间断地进行一些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这样以来,一台机子就可同时干两件事或者说起到了两台机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编写的积云一维定常模式和1987—1988年岷县防雹试验基地的资料,在 PC—1500计算机上对甘肃岷县冰雹天气做数值模拟,对模拟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较准确的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方程。应用此模式进行冰雹天气短时预报(12小时以内),准确率达到65%。探空资料为岷县防雹试验基地每日09时高空探测所得。地面和雹日资料由岷县气象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是在IBM—PC/AT微机上实现的自动收集、加工、贮存有关农业气象信息,完成省级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制作、发布和农业气象资料输出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科学研究、预报业务融为一体,为我省农业产量预报和情报服务的客观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初步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GFE(L)型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简称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此系统与59—701雷达探测系统相比较。具有基值测定方便快捷、操作系统自动化、数据准确率高、记录审对.多样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了人员的效率,减少了探测数据的出错率。但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一些情况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数据质量。为气象防灾减灾及社会各部门提供更好的气象信息保障,为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气象探测装备的更新换代产品,在2/3左右探空站进行了布设,其探测数据的精确程度,对数值预报等业务的准确率有很大影响.本文就影响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所取得数据质量,即探测数据精度的几个因素,对人员素质、高空气象探测环境、仪器设备、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该系统台站的业务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59—701”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的使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福兰 《广西气象》2004,25(4):46-47
介绍“59—701”高空气象探测处理系统实时探测中的记录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6.
10月22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由国家气象局气象软件开发应用管理小组主持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对 PC—1500袖珍机地面测报应用程序进行了技术鉴定。我省安康地区气象局姚渊、宝鸡市气象局冯小海同志代表我省 PC—1500袖珍机地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日本南极地区观测队为使昭和基地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自动化,在气象楼的屋顶上设置了综合自动化气象观测装置(以下简称 AMOS)。AMOS 分为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和高空气象观测系统(以下简称地面系统、高空系统),通过电路控制装置组成一个能互相交换资料的系统。地面系统进行地面气象自动观测,高空系统进行无线电探空的自动观测、资料分析、地面和高空的数据统计处理等。二、装置概要地面系统和高空系统都备有正副中央处理机(CPU)各2台,地面系统另备有输入输出信号控制部分和标准计时器各2台,高空系统备有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18.
雨量图的绘制是气象业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随着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图设备的发展,此项工作可用计算机完成。这样既缩短了出图时间,又减轻了填图员的工作量。一、系统的工作环境1.长城0520C—H(或 IBM PC/XT)微机及其兼容机。2.RS—232串行接口及并行接口。3.671—20型 X—Y 平面绘图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和和回归分析方法设计出PC——1500、IBM二种计算机的GM(1,1)和三种回归拟合方程的预测处理系统。然后分别模拟我区八大站的秋季寒露风、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春季(2—4月)、汛期(5—9月)的月降水和秋季(10—11月)雨量及南宁的冬季菠萝低温的时间序列的灰色动态(GM)长期预测模型及其回归拟合方程。通过一年的试用,预测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处理卫星垂直探测资料(TOVS)的微机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燕妮  周凤仙 《气象》1989,15(8):34-37
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的共同努力,在IBM PC/AT微机上实现的TOVS资料处理和显示系统已经完成。TOVS图象和图形产品曾在若干次国际会议上演示。该项成果已在国内有关研究所、大专院校及气象业务部门应用。本文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结构,给出处理流程框图及两张TOVS产品图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