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1概 说航测综合法外业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野外控制测量和碎部测图(调绘)。控制测量有平面和高程两部份,由野外控制测量所得的野外控制点必须是能在象片上刺出的明显地物点,同时在野外测定其大地坐标。野外平面控制点一般均须测定其高程,而野外高程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野外工作,充分发挥航内精测仪器的效能,我局于1977年安排了六幅1:1万地形平坦的图幅,以立测法成图。原作业方案规定,在高程控制方面采用全野外布点,并在每个象对内加测10个左右地形点作为控制和检查之  相似文献   

3.
SPOT 5 HRS立体影像无(稀少)控制绝对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SPOT5卫星HRS立体影像的成像原理,构建了无需地面控制点的直接对地绝对定位模型。实验表明,无控制绝对定位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统误差;利用任意位置的1个地面控制点消除系统误差后即可获得较好的平面和高程定位精度;利用1个地面控制点外推580km进行绝对定位时,平面定位精度仍优于20m,高程定位精度约10m,说明卫星轨道本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显示了本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中,高程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形图产品的质量,文章针对利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工作中,高程数据容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出对高程数据出错的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疆范围内1∶10000基础测绘使用航空影像进行数字化测图平地区域高程精度的问题,通过外业区域网布设像控点及全野外布设像控点,检测位于平地区域DLG数据高程精度超限及精度放宽的问题,最后,得出航空影像在新疆范围内的平地区域DLG数据采集的高程中误差的限差值。  相似文献   

6.
在更新第一代1∶1万地形图(简称旧图)时能否利用旧图的地貌版,重点更新地物,关键在于第一代1∶1万地形图的高程精度如何?对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人力,在分析旧图精度的基础上,采用新旧图密集网格交叉点高程较差法,对某测区旧图的高程精度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影像数据处理中正常高精度存在冗余的问题,将梯度理论引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模型中,为正常高的获取提供轻量化、实用化模型。基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区域高程异常的梯度;基于不同比例尺图幅正常高的精度限差,推算相应图幅内高程异常的梯度限差;最后确定满足梯度限差要求的图幅。将CQG2000的梯度数值应用于1∶25 000图幅中,结果表明:全国约99.14%图幅的梯度能够满足高程精度要求,可以以图幅中心点的高程异常值代替整个图幅的高程异常;仅在昆仑山、天山及青海局部等区域共计约0.86%图幅不满足要求,需按照双线性内插等常规方法计算图幅高程异常值。  相似文献   

8.
空中三角测量是摄影测量学中一项重要的作业工序。它是依据摄影像片与所摄物体(如地面)之问所存在的几何关系,利用少量的野外控制数据和像片上的观测数据,在室内测定测图用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作业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利用连续摄取的具有一定重叠的像片,按照摄影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同实地相应的航带模型或区域模型,从而获得测点(俗称加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相似文献   

9.
绝对定向是多倍仪测图工作中主要过程之一,对其操作方法和改进,对提高测图工效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绝对定向工作中模型置平方法改进,即在测绘器旋转读数鼓上装置一定比例尺的高程记数圈,直接用野外高程进行模型置平,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坐标法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大平板测图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存在着精度低,测站需在图幅中,及某些无法设站的问题,提出坐标法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编写CASTOfx——180P计算器程序。施测、计算测点的坐标和高程。采用扩大坐标值达到与图上1:1000比例的支距法进行展点。野外现场施测、计算、展绘,测图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方法较为灵活。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和现场测区情况,采用不同施测坐标方法,达到满足测图精度的要求,通过多次的实践,不断改进,达到可以推广的测图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作业中采用立体摄影测量航线网法加密高程控制点时,野外控制点的布设一般均采用六点法(以后称为第一种布点法,如图1)或五点法(以后称为第二种布点法,如图2);但有个别单位将五点法中的中央一点改布在航线旁向重叠内(以后称为第三种布点法,如图3),以使该点能在上下两相邻航线上公用,减少部分野外工作量。因之产生了两种五点法的精度是否相同以及五点法和六点法的精度相差多少?是否可以随便采用各种布点形式的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分析比较,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GeoEye-1立体定位模型进行初步研究,给出消除RPC模型系统误差的控制点选择和区域网平差方案。结合PixelGrid进行了基于不同布点方案下区域网平差实验,并和INOKOS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控制点(1~9个)可明显消除RPC模型系统误差,平面精度达到0.2~0.3m,高程精度达到0.5m,能满足公路勘测选线1∶2000测图要求,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和数字地面模型可直接用于公路勘测选线设计。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公路沿线空间地理信息速度快、信息丰富,其立体像对可定位测图。对基于0.5 m分辨率GeoEye-1立体像对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利用GeoEye-1立体模型制作公路数字高程模型和大比例尺测图的流程,采用GPSRTK布设地面控制点,通过空三平差消除RPC模型系统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可提高GeoEye-1立体像对定位测量精度。对GeoEye-1立体像对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产品类型和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赵玲  吴良林  莫建飞 《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03-105,120
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基于高程的地貌分区、叠加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性,各地貌分区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不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高程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随海拔高程增加,居民地...  相似文献   

15.
航空摄影测量是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的主要手段,但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高程注记点测量仍主要采用全野外测绘方式。以盐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市区1∶500正射影像图制作及地形图测绘项目为例,加强了航摄中间环节质量控制,强化了像控点的布设和外业测量精度,通过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所采集的高程注记点与基于JSCORS的网络RTK作业方式联测的野外测量的高程注记点进行比较,分析了其精度水平。结果表明,内业立体采集高程注记点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是一种可行、可靠、高效的作业方法,高程点的内业采集完全可以替代野外实地测量,大大减轻了外业高程测量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这是时代的主旋律。通化,这个边陲的小城不甘在时代的大潮中落伍。他们在乘风破浪中奋勇搏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通往“数字通化”的道路已日渐清晰。参观了通化市广源地理信息中心,记者感到他们确已离“数字通化”越来越近了。2002年至2003年,在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下,通化市先后完成了两项重大的基础测绘工程:一是由市建委组织实施了通化市市区航测图。航测图为彩色正投影像图,包括市区80平方公里1:5000数字影像图,50平方公里1:500线划图。二是进行了通化市区地下管网普查。对市区总长约8000公里的地下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Bigmap下载Google Earth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在影像上选取像控点并实地采集其坐标值,利用新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坐标转换系统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最后通过影像与AutoCAD的套合叠加结合实地采集到的野外高程数据,完成影像图的矢量化。由于影像的获取较为方便,精确纠正后用于辅助地形图的绘制可以大大提高成图准确性,降低野外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ASTER GDEM和SRTM DEM的获取方式,通过对两者在中国及周边区域高程的对比分析,得出两者高程间存在系统误差,前者高程比后者平均低4.9m。ASTER GDEM在许多区域特别是水域及高山区常存在明显粗差;SRTM DEM在特别是高山区域会出现空白区域,但其有效区域层次清晰、细节分明,无明显粗差,可靠性高。经过填补及高差约束限制修复,生成了无空白区域的SRTM DEM和可靠性更高的ASTER GDEM。  相似文献   

19.
高斯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具有等角性质,面积与长度均存在一定变形。现选取1∶10 000与1∶2 000比例尺图幅为数据基础,计算椭球梯形面积图幅与高斯投影面面积的差值,分析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程面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幅距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其面积变形越大;投影面高程越大,其相对于椭球面面积变形越大,呈线性变化;大比例图幅能较好地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20.
韩尚 《测绘通报》2016,(3):70-72
目前,轨道交通建设在各大中城市日益兴起,传统的测量技术手段难以快速获取城市轨道交通带状图,而车载LiDAR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全面地获取道路两侧的详细地物信息,并且在高程测量上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本文以SSW移动测量系统为硬件平台,采用多种作业方案对郑州市地铁轨道交通线进行带状图测量,针对各方案的高程测量数据,分析GPS信号强度、检校点密度、采集方式对点云高程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往返扫描的作业方式,可有效地减小系统误差,提供测量精度;当GPS信号较弱时,采用往返扫描的作业方式,并适当增加检校点密度,也能达到轨道交通带状图高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