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庄矿北大巷突水通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突水水源、突水量特点、固体突出物的总量、突出物的成分组合、突出物的形状以及松散物的主要成分等分析,认为肥城煤田国庄矿北大巷突水通道为岩溶陷落柱。   相似文献   

2.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石性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池汝安  徐景明 《地球化学》1995,24(3):261-269
华南稀土花岗岩风化壳主要可分为腐值层、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在岩石的风化淋滤过程中,稀土以水合或羟基水合离子吸附在全风化层中的主要矿物埃洛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上。这些层状粘土矿物具有取代结构和断面余键两个吸附活性中心。量子化学计算表明两个吸附活性中心对不同稀土的吸附能力为: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Y^3+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甄习春 《河南地质》2000,18(4):297-301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南阳市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较为丰富,天然水资源总量为95*10^8m^3,其中,地表水为67*10^8m^3,地下水为28*10^8m^3。地表水年利用量为13.4*10^8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7*10^8m^3,地下水尚有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 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库曼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卡拉库姆盆地。该国天然气的预测储量为1544×10^10m^3。1991年已探明约4×10^12m^3,产量843×10^8m^3。分别居世界第8和第4位。独立后制订规划要求2000年和2010年产量分别达128×10^9m^3和224×10^9m^3,兴建多条长输管道以向欧亚供气。其中经中国达日本的管道已与中、日政府或公司集团达成初步协议。这一计划的实现将对中国的经济,特  相似文献   

5.
Ce^3+激活硫化物发光材料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利用硫化锌中掺入Cw^3+合成绿色光致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射光谱、物相组成、结晶学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光激发下,ZnS:Ce^3+的发射光谱为峰位在500m的宽谱带,它由Ce^3+的4f-5d跃迁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上空水汽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玉琴 《水文》1997,(1):12-18
根据1981~1986年计算结果,指出我国大陆上空拥有水汽资源年总量+33184.4亿m^3暖季(4~10月)+30494.12亿m^3寒季(11~次年3月)+2690.28亿m^3,全年唯有气温最低的隆冬(12~次年2月),是水汽资源亏耗(-773.63亿m^3)季节,而夏季(6~8月)则是我国大陆上空水汽资源最关键的汇聚时期,资源量+18197.56亿m^3,16号,14份边界分别为11~5月  相似文献   

7.
陈定容  韩行瑞 《中国岩溶》1996,15(1):150-156
岩溶区修建地下水库,其库容在修建前是难以确定的,本文利用仁怀县长岗山水洞地下河资料,以地下河蓄水空间几何形态概化法和水箱模拟法对拟建地下水库不同水头高度的水库库容进行了计算,其蓄水空间几何形态概化法和水箱模拟法计算结果分别是:坝前水头30m时,库容量为19.57万m^3和19.68万m^3;坝前水头20m时,库容量为9.19万m3和9.35万m^3;坝前水头10m时,库容量为2.43万m^3和2.  相似文献   

8.
赵钧  王佑安 《矿井地质》1996,(2):65-68,77
鹤岗矿区面积252km^2,有效井田面积为100.21km^2,含煤地层厚800~1000m,共含煤40层,含煤系数为4.3~9.3%,大于3.5m的煤层占75%,中厚煤层占19.2%,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计36层,总厚度为38.6~85.8m,赋存深度均在1200m以内,煤炭资源量2565Mt,资源量密度为10.18Mt/km^2,煤层瓦斯含量为9.4~15.5m^2/t,平均为13m^3  相似文献   

9.
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思  王曙 《地质实验室》1997,13(4):240-243
研究了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Cu^2+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及PH10.0-12.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Cu^2+和o-HDAA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20*10^4L.mol^-3.cm^-1。  相似文献   

10.
山东潍河"99·8"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年8月9~13日,山东省潍河流域发生了该省有降雨观测记载以来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以下简称“99.8”暴雨中心三里庄水库雨量达711.4mm,最大24小时雨量达599.6mm。致使三里庄水库上游山洪暴发,水位暴涨,入库洪峰达3010m^3/s,洪水总量达8530万m^3,最大泄量700m^3/s。对这次暴雨洪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徐州矿区奥灰岩溶水突出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州矿区开采深度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严重。主要突出水源为奥陶系含水层。突水原因主要有:底板隐伏陷落柱或断层导水;底(顶)板含水层与奥灰含水层对接;顶板冒落裂隙带导通断层对盘的奥灰含水层;奥灰水通过基岩隐伏露头侧向补给矿井。其防治对策为: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探查分析奥灰岩溶水发育规律;分区隔离开采,完善防排水系统;注浆封堵突水通道;排供结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矿突水溃砂灾害的发生与煤层上履含水层性质、岩性特征及破坏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通过研究己15煤层顶板基岩与第四系底部的含、隔水性能及顶板覆岩岩性组合特征,计算出一次全部开采3.6m煤层时,其导水裂缝带最小发育高度为38.46m,最大为47.95m,确定了采煤活动导致的上覆顶板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的范围,认为己15—13030工作面煤层开采时发生顶板突水的可能性不大;计算一次全部开采3.6m煤层时,防砂安全垂高最大为23.5m.防塌安全煤岩柱最大垂高为12.5m,结合煤层顶板基岩及第四系底部岩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认为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溃砂的可能性也不大。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顶板涌水的观测,同时增加现有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从而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肥城煤田突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肥城煤田常出水、出大水的现实,从地质构造理论及矿山压力理论出发,探讨了煤田矿井突水的原因,认为该煤田特殊的构造及矿山压力导致的构造“活化”是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下水流场数值模型的矿井突水量预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发生特大突水后,第一时间掌握突水水源,并预测突水量的大小,可以为制定水害治理方案提供有力支持。利用前期通过放水试验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及建立的井田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数值模型,对峰峰矿区九龙煤矿的突水水源及突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突水初期与突水点相距2 350m的奥灰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趋势与前期奥灰放水试验的基本一致,因此,判断突水水源为煤系地层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实测瞬时突水量为2 778m3/h;利用比拟法得到的Q-S方程预算突水量为2 879m3/h;通过数值模型预算的突水稳定涌水量为2 280m3/h,三者相差不大,以此说明数值模拟在矿井突水量预算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某些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华北型煤田中发育的岩溶陷落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岩溶塌陷。本文在专题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了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空间分布规律 ,初步提出了陷落柱宏观预测指标体系 ;从生产实践角度分析了影响陷落柱导水性的相关因素 ,讨论了三种与陷落柱有关的突水通道类型 ,并对陷落柱的鉴别及其与断层突水的区别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湖南辰溪孝坪煤矿桠杉坡井为岩充水煤矿井,采用跨越法采煤,辅以封闭突水点、废弃巷道、采空区和将矿坑水排泄补给浅部溶洞水,控制了矿坑涌水量,保持了地下水基本平衡,防止了矿坑疏干排水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其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硬石膏矿层底板灰岩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计算的矿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16m,原位张裂隙带高度为5m。为防止采矿时底板突水,设计预留隔水石膏矿柱80m,其有效隔水层厚度为59m。运用突水系法和阻水强度法计算的有效隔水层厚度分别为61、50和36m。根据技术、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分析认为有效隔水层厚度取50m就能达到安全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市瑞平公司张村矿二1-11080采面最低标高-306.0m,最高水位+90m,承受的最大水压3.96MPa,临界突水系数0.088MPa/m,属带压采面。为保证采面回采过程中不发生突水事故,采面首先进行了地面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法勘探,进而在掘进期间又进行了瞬变电磁及高分辨电法仪联合探测,最后结合突水系数法,圈定了采面突水异常区。在生产期间,通过完善排水系统、重点区域的注浆改造,最终实现了采面的带压开采。结果表明,采面涌水量小于5m3/h,采出原煤78万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时晗 《物探与化探》2005,29(2):135-137
根据宋楼煤矿主斜井直流电法勘探资料及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煤矿主斜井突水原因应该是来自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及深层地下岩溶水。通过电法勘探确定裂隙发育带、富水区域、涌水部位,对此处实施钻孔注浆堵水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20.
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灾害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玉  张宝柱 《地质论评》1995,41(6):553-558
我国华北型煤田矿井中具有多层含水层,常发生底板突水事件,为了对突水灾害的防治,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步骤,并利用水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了该类型矿井的突水量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