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金厂峪—王厂地区太古代的斜长角闪岩类有相当部分是由辉长岩侵入体变质形成的。研究表明,这套岩石与其它成因类型的斜长角门质岩石有显著区别。它们是在太古代末期侵位,同时遭受了变质作用的改造,变质温度、压力大致为760℃,1.1GPa。  相似文献   

2.
黄花滩铂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是我国一种新铂矿类型,即矿体赋存于变质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的小而富的变质岩浆岩型铂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黄花滩铂矿床位于内蒙地槽南缘(图1).  相似文献   

3.
雒浩 《山西地质》2012,(1):52-54
通过对隆昌洼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及研究,认为铁矿体主要位于黑云斜长角闪岩与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内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分异型铁矿床,工业类型为需进行选矿的铁矿石。对铁矿成因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的研究,为该区找寻同类型铁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芝坊斜长角闪岩型滑石矿是新发现的滑石工业类型。斜长角闪岩呈侵入体状态分布于太古—元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中。热液沿斜长角闪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部位的断裂带上侵,两种岩石均可形成滑石矿,而斜长角闪岩成矿比例偏大。从滑石矿体到斜长角闪岩分带明显,依次为滑石矿—滑石化斜长角闪岩或次滑石—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为成矿提供了 SiO_2,镁质碳酸盐岩为成矿提供了 MgO,在热液作用下,两种岩石相互交代,原地成矿。  相似文献   

5.
李曙光  肖益林 《矿物学报》1994,14(2):115-122
鉴别造山带斜长角闪岩由含柯石英榴辉岩退变而成,还是未经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普通斜长角闪岩,对研究榴辉岩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用斜长角闪岩中两个最常见矿物,石榴长石和角闪石的MnO和MgO含量以及四次配位A1和六次配位A1数可有效地区分这两种不同成因的斜长角闪岩,本文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别群变质杂岩中有一部分斜长闪岩并未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因此,大别群中的超高压变质岩是构造侵入到角闪岩相岩石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山西五台金岗库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娜  王忠梅  王浩  韩春明 《地质科学》2019,54(2):608-641
金岗库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具有典型的VMS与BIF共生特征。本文对金岗库矿床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探讨金岗库硫化物矿石与磁铁石英岩的共生特点与成矿动力学模式。研究表明,硫化物矿体受地层及岩性控制,多呈扁豆、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五台绿岩带金岗库组的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斜长片岩和云母石英片岩中。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矿石主要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和块状、条带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斜长角闪岩的原岩恢复,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变基性火山岩的原岩形成于2 500 Ma,代表了金岗库矿床的成矿年龄。变质流体体系的成分模式为H2O-NaCl-CO2-CH4±N2±H2,变质峰期为中高温(322℃~473℃)、低盐度(2.2%~6.74%)的热液流体,并叠加少量中高温(290℃~470℃)、高盐度(37.4%~55.79%)的岩浆热液流体;峰后阶段为中低温(225℃~302℃)、中低盐度(4.03%~11.81%)的热液流体。金岗库矿床赋存的磁铁石英岩和硫化物矿体紧密共生,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物质来源和变质变形历史。综合以上研究认为金岗库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热液流体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7.
金堆城—南泥湖东西向钼成矿带位于华北成矿区南侧,钼矿床多,矿床类型齐全,金属组合多,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钼成矿带。它受金堆城—南泥湖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钼矿床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地研究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一、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华北地台(板块)南缘,北秦岭地槽褶皱系与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汇部位。区域地壳厚达40—45km,可分盖层和基底。盖层可达25km,为元古界浅中变质岩,以及寒武系、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基底可见太古界,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相似文献   

8.
冀东早太古代迁西群是由火山-沉积岩系变质生成的一套变质杂岩。它的主体是麻粒岩类以及退变质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的岩石。该套变质岩系的下部夹有层状和透镜状变质超镁铁质岩(变橄辉岩、变辉橄岩、变辉石岩及变闪辉岩),而上部为变质的含铁岩系。以石渣子山和娄子山为例,它们的含铁岩层分别为辉石磁铁石英岩和英榴易熔岩。 本区的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在岩相学上呈渐变关系。绝对不含角闪石和/或富钛黑云母的麻粒岩是很少的。本文将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要组成矿物的岩石归为斜长角闪岩类。在斜长角闪岩类岩石中,角闪石含量大大超过辉石,另外常见被角闪石交代的辉石残晶。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羊蹄子山-磨石山是本项目组近几年来发现和勘查研究的一个以锐钛矿为主的沉积变质型钛矿床,是钛矿床的一个新的成因类型。矿体产于中元古代二道凹群变质岩〔(1751±8)Ma〕中,其围岩为石英绢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变质(粉)砂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矿石实际上是富含锐钛矿等钛矿物和直闪石、黑云母的变质石英(粉)砂岩和片岩。斜长角闪岩是矿体的重要围岩之一,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矿体在时、空、成因上有密切关系。按矿物组合特征,斜长角闪岩可分为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和斜长岩等3类。恢复其原岩,大致相当于苦橄玄武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粗面质安山岩。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主要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和洋脊过渡带的拉班玄武岩类,而且岩石分异演化较彻底。矿体和斜长角闪岩都是海底基性火山活动的产物,后又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吉地区古元古界含硼岩系经过了中高级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富镁质含矿岩石组成,局部形成层状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在含硼岩系内各个岩组中都有分布,岩石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角闪岩具有富钠、富镁、高铁、高钛特征,MgO含量成多众数值分布,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MgO含量高于集安地区,并且各类斜长角闪岩中硼含量都较高。辽东地区B、Cr、Ni明显高于集安地区,显示为海相地幔岩浆岩特征更为明显,集安地区则显示为变质热液改造特征。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热液改造的幔源岩浆特征,集安地区的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壳源沉积岩特征。含硼岩系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部分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而电气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与混合岩稀土富集模式显示海相沉积泥岩变质成因,混合岩化及变质热液对原岩具有明显改造作用。斜长角闪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岩环境为富钠、富硼的海相环境,原岩主要是海相富镁拉斑玄武岩和海相泥质岩。  相似文献   

11.
胶东绿岩型金矿分布在绿岩带中,容矿围岩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等。控矿构造为NWW向脆韧性断裂带,带内岩石含金平均高达58.8×10-9;成矿元素Au、Ag、As、Pb、Cu、Bi等的含量在矿体上下和蚀变带中呈有规律变化,Bi可作为近矿指示元素。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矿体与绿岩有成分上的继承关系;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热液属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2.
星子群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生代末—新生代初,由于地壳伸展导致的构造剥离使星子—庐山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星子群以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形式出露地表.星子群为角闪岩相片岩、变粒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原岩为正常沉积的泥砂质岩石和拉斑系列的基性火山岩以及二者的过渡类型.星子群的出现证实了“江南古陆”也存在双层结构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13.
兴华渡口岩群作为额尔古纳地块的基底,其变质年龄、原岩类型及大地构造背景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以大兴安岭北段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限定了原岩的变质时代,结合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方法开展原岩恢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认为兴华渡口岩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浅粒岩类、变粒岩类和石英岩类组成;斜长角闪岩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浅粒岩类原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石英岩和变粒岩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类亏损非活动性微量元素Ta、Nd、P,大地构造环境属岛弧环境;浅粒岩类主要亏损Ta、Nd、P、Sr、Ti等元素,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的变质年龄下限为774.1±3.8 Ma。   相似文献   

14.
秦岭岩群中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性质和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北秦岭造山带核部秦岭岩群内发育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一类与秦岭岩群中的大理岩紧密共生,呈规模较大的似层状或较小块体产于大理岩内,另一类则呈密集岩墙群型式侵入于秦岭岩群南段二云母石英片岩中.不同的产出状态表明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成因和时代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意义.地球化学上,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皆为玄武岩质的.侵入秦岭岩群二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SHRIMP锆石U-Pb测年揭示该类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晚奥陶世(449±11Ma),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石炭纪末期(301.3±6.4Ma).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似层状或块状斜长角闪岩的形成环境与侵入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的存在显著差异,其形成于洋岛(OIB)或海山环境.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于晚二叠世(258.1±5.7Ma)发生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不同性质、形成和变质时代、相似的变质作用等特点表明,秦岭岩群中的两类角闪岩分属不同性质的构造块体,秦岭岩群高级变地质地体可能是一个构造拼合地体.斜长角闪岩岩墙为晚奥陶世(449±11Ma)侵入秦岭岩群云英片岩中的基性岩墙群,是北秦岭晚加里东期后造山期热收缩而致的地壳伸展或岩圈拆离减薄的产物.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斜长角闪岩则可能是洋隆体的基性喷出岩+碳酸盐岩帽组合,是中二叠世(312~260Ma)期间构造移置而来的外来块体.  相似文献   

15.
左权-赞皇变质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左权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中南段,赞皇变质杂岩西南。两杂岩区出露的早元古代——晚太古代变质岩石类型主要有:长英质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岩、云母片岩和长石石英岩等。通过详细地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以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左权变质杂岩与赞皇变质杂岩有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长英质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角闪岩的原岩均有正、有副,按原岩性质可分为变质沉积岩、变质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基性岩三类。变质沉积岩的原岩为粘土岩或杂砂岩,物源以上地壳的长英质成分为主,REE配分型式与PAAS以及上地壳平均成分类似,原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中——低等程度的风化作用,沉积背景为有演化岛弧发育的活动大陆边缘;变质花岗质岩石的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与变质沉积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变质基性岩的原岩是拉斑——钙碱玄武质岩石,其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轻微富集,地壳混染作用明显,总体形成环境类似于现代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基于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左权——赞皇变质杂岩形成于典型碰撞造山环境,卷入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之间的俯冲——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6.
Areachap群的Boksputs和Upington地层沿南部非洲纳马夸活动带东缘分布,含斜长角闪岩,其化学成分显示它们是与岛弧有关的岩石的变质产物。 Areachap群Jannelsepan组的主要岩石类型是斜长角闪岩,据其矿物成分进一步分为块状斜长角闪岩和辉石斜长角闪岩。Boksputs地层中的块状斜长角闪岩在化学成分上与低钾岛弧拉斑玄武岩类似,而辉石斜长角闪岩在性质上则稍具一些钙碱性特征。Upington地层中的块状斜长角闪岩主要呈钙碱性趋势,而辉石斜长角闪岩为明显的橄榄玄粗岩性质。两组变质火山岩地层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可根据岛弧倾向和岛弧成熟度来解释。与之共生的凯穆斯岩套中花岗岩侵入体的位置表明这两组地层很可能表示是一个原来为北西走向,南西-北东倾向的岛弧系。但是,也不排除南-北倾向的可能性。岩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可作为岛弧成熟度的标志,由此判断:Upington地层为中元古岛弧的成熟单元,而Boksputs地层则为不成熟单元,Areachap群是有俯冲带环境特征的增生产物。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成分相当于透辉石;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t=500~650℃,P=0.75~0.8GPa,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7~4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时代为27~20Ma,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北省崇礼县东坪金矿位于冀北中部金矿成矿带中。大地构造位置处在中朝准地台北部边缘,燕山沉降带与内蒙地轴交界南侧,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的内接触带。它是我国首次在偏碱性杂岩中找到的大型金矿床。这种金矿新类型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1 成矿地质背景 水泉沟岩体南北两侧的桑干群谷咀子组为一套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岩性以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为主。岩体东、西侧为中元古界、侏罗系火山碎屑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类型及变质岩原岩恢复,属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晓天火山沉积洼地中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在稀土元素特征曲线的相似性确定火山岩物源来源于基底岩系卢镇关岩群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根据斜长角闪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金丰度的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卢镇关岩群中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存在密切关系,其物源主要为卢镇关岩群中斜长角闪岩类。  相似文献   

20.
胶东金矿带位于郯庐断裂北支——沂沭断裂的东侧,是我国金矿重要产地之一。已知金矿床有两大主要成因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夏甸金矿床属后者。矿区位于栖霞复式背斜南翼,招平断裂中夏甸—大尹格庄矿带南端。招平断裂在矿区内形成的破碎蚀变带宽达40—330m,矿体即赋存于该破碎蚀变带中。上盘为胶东群变质岩,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下盘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