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光银 《地质与资源》2007,16(4):270-274,279
北干沟金矿床位于燕山金矿成矿带中段,属含金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金矿床.新太古代变质岩含金丰度高,是金成矿的矿源层.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具有控制作用.金矿化可分为2期,其与韧性剪切带脆性变形作用有关.自然金主要分布于黄铁矿、黄铜矿及其氧化物的微裂隙、粒间或空洞中.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等.矿区今后的主要找矿方向是在I号断裂破碎带中寻找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化和在Ⅱ号韧性剪切带东段的张性扩容段中寻找含金剪切带石英脉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2.
江西金山金矿床黄铁矿与金成矿关系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山金矿床明显受金山—西蒋剪切带控制,金矿体产于剪切糜棱岩带中。金矿石的物质成分比较简单,黄铁矿是主要金属矿物,也是矿石中自然金的主要载金矿物,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矿物中仅占2.51%的黄铁矿中所含的金却占矿石金总量的80.80%,可见分散浸染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为了深入研究黄铁矿与金成矿的关系,作者进行了载金矿物黄铁矿活化、迁移及成分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黄铁矿可以产生活化、迁移,其中的成矿元素含量有所升高,而且在多期构造应力作用下,可使成矿元素Cu、Au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3.
金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金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金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金单脉。金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相似文献   

4.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陈柏林  董法先 《地质论评》1999,45(2):186-192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深层次韧性剪切变形是金元素活化迁移过程之一,导致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形成,中浅层次的韧脆性剪变形区是金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人断层岩类型制约着金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成矿滞后,空间规模差异,物源指示差异,韧性变形强度与金元素含量呈反相关等特征,长期演化的韧性剪切带是剪切带金矿床形成并导致多种金矿化类型叠加,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有利条件,也是  相似文献   

5.
红山糜棱岩-超糜棱岩金矿带大地构造背景属天山地槽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位于康古尔与苦水断裂之间狭长的含金韧性剪切带东段北缘;其出露地层为中下石炭统;华力西中晚期的多期次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了一系列金及多金属矿床,已成为新疆东部主要的产金基地;通过对糜棱岩-超糜棱岩带金矿带赋存的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并从宏观及微观尺度进行成矿条件分析,发现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与方铅矿关系密切;主要特征是贫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少,局部富含方铅矿,金的分布极不均匀;金具有多源性,主要来自岩浆,少量来自围岩;剪切作用多次叠加及强烈糜棱岩化,使金矿物与多金属硫化物多沿糜棱面理及显微裂隙分布,最终导致工业矿体侵位,沿该带形成一系列糜棱岩-超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柏林 《矿床地质》2010,29(6):972-982
金窝子金矿床位于中朝_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东段,受矿源岩系和区域性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的双重控制。下二叠统金窝子组中金元素含量高,又普遍发生浅变质作用和较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所以金窝子组能够提供成矿物质。区域性构造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促使金窝子组中金元素活化迁移,连同SiO2、K、Na等活性组分和岩石中H2O一起,形成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当含金热液上升并进入到NEE向低角度逆冲韧脆性断裂中,则发生交代蚀变和矿化,形成蚀变糜棱岩型和网脉型金矿化;而含金热液上升进入到NNW向高角度张性_张扭性脆性断裂中,则发生充填型矿化,形成石英大脉型金矿化。所以金窝子金矿的最主要控矿因素是矿源岩系和韧性剪切带。因此,金窝子金矿床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疆青河科克萨依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构造演化模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科克萨依金矿床为典型的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它与克孜勒它乌推覆构造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其变形作用以韧性变形为主,具典型的深层次变形构造组合特点,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即早期的剪切片理化阶段、中期的变形分解阶段和晚期的液压致裂阶段,从而建立了该剪切带金矿床的构造演化模式。早期的剪切片理化阶段仅具微弱的金矿化;中期变形分解过程中,含金流体的渗流导致水热蚀变和金在递进缩短应变域的大规模沉淀,形成了主成矿期的金矿化;在晚期液压致裂阶段,含金流体涌入张裂隙,形成高品位、小规模的含金石英脉。  相似文献   

8.
基于前人的地质资料,结合矿床实际地质情况,对陕西省太白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推演,认为双王含金角砾岩是构造与热液隐爆作用相结合的产物。另外对双王金矿床不同期次角砾岩的含金性、不同标型黄铁矿的含金性及双王金矿床金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双王金矿下一步勘查靶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新疆红山糜棱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山金矿区属天山地槽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位于康古尔与苦水断裂之间狭长的含金韧性剪切带东段北缘;出露地层为中下石炭统;华力西中晚期的多期次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了一系列金及多金属矿床,已成为新疆东部主要的产金基地。通过对红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并从宏观及微观尺度进行成矿条件分析发现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与方铅矿关系密切。主要特征是贫黄铁矿,少多金属硫化物,局部富含方铅矿,金的分布极不均匀。金具多源性,主要来自岩浆,少量来自围岩。剪切作用多次叠加及强烈糜棱岩化,使金矿物与多金属硫化物沿裂隙及糜棱面理分布,形成糜棱岩型或超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金的表生成矿作用包括含金岩石风化(红土化)过程中金的再富集,原生含金硫化物矿床在氧化带金的再富集以及砂金的形成作用等。近20年来,金矿床的表生成矿理论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突破。本指出表生过程中微生物对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性及有关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1.
夹皮沟剪切带与金矿床形成演化关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胜龙 《矿床地质》1995,14(1):73-81
夹皮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剪切带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剪切带发育在长英质片麻岩石中。金矿化主要发育在脆-韧性剪切作用阶段:早期形成了糜棱岩型金矿化;晚期则形成了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化(矿床)。不同地球化学图解以及模拟实验表明,两种金矿化(或矿床)是同一剪切带,不同发育阶段的表现形式。金矿化(矿床)是受剪切带中的剪应力、剪切带中循环流体与被剪岩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理-化学场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以排山楼金矿床和八亩地金矿点为例,总结了华北陆台北缘韧性剪切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①地处地体边界的多期复杂活动带;②韧脆性剪切富集金,矿化局限于糜棱岩内;金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二者同生;③含金纹带状集合体组成主要为细粒石英和黄铁矿;④矿体呈透镜状,金的集合体在糜棱岩中与糜棱面理呈整合关系;⑤矿石主要组分不是简单的裂隙充填物,而是动态重结晶的产物,表明成矿是活化或复活的韧性剪切作用的产物;⑥蚀变为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13.
红山金矿区大地构造背景属天山地槽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位于康古尔与苦水断裂间狭长的含金韧性剪切带东段北缘,出露地层为中下石炭统.华力西中晚期的多期次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了一系列金及多金属矿床,已成为新疆东部主要的产金基地.通过对红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从宏观及微观尺度进行成矿条件分析,发现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与方铅矿关系密切.其主要特征是贫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较少,局部富含方铅矿,金的分布极不均匀.金具多源性,主要来自岩浆,少量来自围岩.剪切作用多次叠加及强烈糜棱岩化,使金矿物与多金属硫化物多沿糜棱面理及显微裂隙分布,最终导致工业矿体侵位,形成糜棱岩型、超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邱添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14,33(3):541-557
新疆西准噶尔萨Ⅰ金矿床由含金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和含金石英脉组成,矿体围岩为石英菱镁岩、碳酸盐-滑石片岩和蛇纹岩。根据岩相学研究,将萨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碳酸盐阶段(Ⅰ)、自然金-辉砷镍矿-铬云母阶段(Ⅱ)、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Ⅲ)、自然金-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和碳酸盐阶段(Ⅴ)。阶段Ⅰ和阶段Ⅱ对应于石英菱镁岩经历的韧-脆性变形时期,其他3个阶段形成于脆性变形期间,反映出构造性质由挤压向拉伸环境转换的过程。阶段Ⅱ和阶段Ⅳ分别对应于Au-As和Au-Cu成矿作用。金矿化与石英菱镁岩经历的剪切变形过程相关。含金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变形的石英菱镁岩,说明剪切带流体输送了相关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在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换过程中,流体压力骤降,含金络合物分解形成金矿。萨Ⅰ金矿床是产在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中的严格受剪切带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伟  戴耕 《河南地质》1995,13(3):161-170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主要表现在空间、热动力和衍生关系三方面,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热液-淋滤富集型、含金剪切带型和熔结角砾岩型。富碱岩石含金背景值总体较高,近矿围岩含金丰度低于远矿围岩,富碱侵入体中的部分金组分参与了成金作用。区域侵入体含金性,其一:沿着栾川-方城深大断裂带分布的富碱浅成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构造活动引发淋滤富集作用和含金剪切构造带成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疆210金矿床中黄铁矿产状、形态特征及不同粒级黄铁矿的化学特征和晶胞参数等。结果表明,210金矿床为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床,矿石中黄铁矿含量、粒径与金含量密切相关,含量高、粒径小的黄铁矿可作为强矿化标志。通常含金黄铁矿与无金黄铁矿相比颜色加深,晶胞参数轴长加长,亦可作为金矿化找矿标志及贫金、富金的评价准则。矿床具沉积矿床及热液矿床成因特点,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双源成因",其黄铁矿形成于中深成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天格尔金矿带是近年来在中天山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带。本文从金矿围岩的含金性、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特征及矿化带中金含量的分形结构因子(FSF)等方面探讨了金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长英质糜棱岩既是金矿脉的围岩,也是金的矿源岩,在走滑剪切作用过程中,金从矿源岩中活化并迁移出来,形成一系列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剪切应变及金矿床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剪切应变和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分折,着重探讨了剪切热产生、动态局部熔融和硅质物析出作用的发生过程,并指出韧性剪切带具有浅成中、低温金矿床形成的多种有利条件,进两以实例说明含金剪切带可以成为找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季峻峰  孙承辕 《地质论评》1994,40(4):361-367
本文通过对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类型、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的研究。认为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是由早期产生的不含金石英脉在遭受碎裂和靡棱岩化时被晚期自然金矿化叠加而形成,自然金矿化的叠加是通过地下热水作用而实现的,而引起自然金沉淀的因素主要是流体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20.
赛坝沟金矿床位于柴北缘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成矿带东南段,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于早奥陶世英云闪长岩的断裂、节理裂隙内.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黄铁矿烟灰色石英脉阶段(Ⅰ)、黄铁矿白色石英脉阶段(Ⅱ)、多金属硫化物-灰白色-灰褐色石英脉阶段(Ⅲ)、灰白色石英-方解石脉阶段(Ⅳ).通过矿相学观察、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在该矿床Ⅱ、Ⅲ阶段矿石中首次发现大量的金/银/铅的碲化物,主要产出在黄铁矿、石英或其裂隙中,矿物生成顺序可初步厘定为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碲铅矿→碲金矿→碲金银矿.基于赛坝沟金矿床矿石特征、成矿阶段及铅同位素特征,结合前人围岩及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和同位素研究,初步认为矿床中金碲物质来源于早志留世深部地幔和下地壳混熔形成的岩浆流体,成矿流体沿大型剪切带上升,并与地表大气降水混合后在剪切带相对张性及韧脆性转换等构造薄弱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