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光谱应用技术在地质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与发展,不仅深化了地质学的基础研究,也推动着遥感地质填图从岩 性填图向矿物填图的飞跃,推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成矿预测、地质成生环境成因信息探测、植被地化信息与理化信息提取以及矿 山环境调查等应用的不断深入。本文围绕高光谱技术的特点,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论述了高光谱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实际 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成像光谱矿物识别方法与识别模型评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是成像光谱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之一。本文将国内外发展的矿物识别模型归纳为光谱匹配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智能识别两大类型进行讨论。对光谱匹配方法分别从其方法的分类、光谱相似性测度、整体光谱匹配算法、局部光谱识别、亚像元光谱识别、混合像元分解和矿物端元选择、光谱减维和噪声弱化等方面作了评述。最后,讨论了矿物识别和填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建立全谱段矿物识别方法和技术体系将是今后光谱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遥感光谱研究是遥感地质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主要用于地质领域中岩石、矿物、地质构造、地质演变过程[1]的研究以及找矿勘查(确定蚀变矿化带)。结合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相山铀矿田地面光谱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确定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建立相应的识别光谱模型,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圈定热液矿化蚀变带,分析蚀变矿物组合,圈定找矿靶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遥感岩矿信息提取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地质应用中 ,对岩矿光谱和空间分布精细特征的探测是高空间与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优势所在。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改进 ,尤其是光谱分辨率的提高 ,改善了信息识别与提取的技术环境。本文从分析岩矿的光谱特征与遥感光谱识别规则出发 ,根据不同类型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 ,尤其是成像光谱数据丰富的光谱信息 ,研究不同尺度下遥感岩矿识别技术 ,建立相应的遥感应用模型 ,讨论了遥感技术集成。具体研究内容有 :(1)分析与总结遥感光谱识别规则。分别从矿物离子、矿物蚀变类型和蚀变矿物组合 3个层次分析了岩矿作用过程中矿物特征光谱的变化与变异…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密三种典型蚀变矿物的HyMap高光谱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像光谱(HyMap)数据,对新疆哈密地区岩矿信息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方解石、 绿泥石和绢云母3种常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在遥感数据定标和反射率图像转换的基础上,应用光谱角度模型(SAM)分类法进行自 动匹配识别和信息提取。通过掩膜技术进行方解石、绿泥石和绢云母矿物填图,并结合实验室光谱数据库光谱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矿物精细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优势之一,已在地质矿产领域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随着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逐渐从识别矿物种类向矿物亚类、矿物成分等精细信息识别发展,且随着应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对矿物精细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光谱分辨率和矿物识别方法是制约高光谱矿物精细识别的主要因素。高分五号(GF-5)超高的光谱分辨率为矿物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首先在分析总结已有高光谱矿物识别方法优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光谱特征增强匹配度和特征参量的矿物识别方法;其次,选取甘肃柳园和美国Cuprite两个研究较多的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F-5卫星数据开展了矿物精细识别,在完成矿物种类、亚类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绢云母成分信息进行了反演;最后,结合上述地区已有机载高光谱数据及填图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F-5矿物识别信息分布与机载HyMap、AVIRIS一致性很好,相较机载数据GF-5矿物识别平均正确率优于90%,说明本研究提出的矿物识别方法能够满足GF-5矿物精细识别,可为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认为超高的光谱分辨率使得GF-5在矿物成分信息识别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地质遥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数据处理、矿物填图、模型构建等方面,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较少。然而,要解决好高光谱遥感找矿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特别是找矿方向和有利的找矿区段,否则构建的找矿模型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装备的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CASI),短波红外(SASI)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矿物填图方法所填的区域矿物分布图,探讨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条件,厘定了找矿要素,构建了区域成矿构造格架,分析了区域已知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索了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和最佳找矿地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方法,新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成果不仅对指导柳园—方山口地区进一步找矿有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的一套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对其他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不杂矿集区东部的色那有利成矿区为研究区,基于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蚀变矿物提取研究;提取出褐铁矿、绿泥石和高岭土3类地表蚀变矿物波谱端元,并利用光谱角填图方法进行填图。野外验证结果显示,填图结果与野外调查基本吻合,矿物分带特征明显,并根据蚀变矿物分布情况划定了2个斑岩型矿床重点勘查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遥感地质填图方法较少考虑到一个像元中多种地物共生存在的情况,因此所填图件难以反映矿物的分布特征。针对线性混合模型解混精度不高的问题,使用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解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k(k≥2)类地物的填图规则。采用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AVIRIS数据进行填图实验,将其结果与Clark等的填图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的矿物填图相比,基于二次散射非线性混合模型所填图件更加接近矿物的真实分布;使用k(k≥2)类矿物填图规则的填图结果细节丰富,与Clark等人的填图结果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平和钟腾铜钼矿区为例,简要介绍了Hyperion高光谱数据处理技术,探讨了基于特征谱带的光谱微分及基于完全波形特征的光谱匹配等遥感矿物识别方法,初步识别出该矿区的绢英岩,并为地质资料、野外踏勘以及岩矿鉴定所证实.旨在交流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岩矿信息提取方法技术,对高植被覆盖区的遥感技术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遥感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共享平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digital city, and analyzes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framework, a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is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model based on SOA is designed. A prototype platform realizing multiple-source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based on ArcGIS Server is develope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2004CB318206), the Basic Research of Survey and Mapping Bureau Project (No.1469990711111).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现状和国内外科技成果管理水平的分析,构建了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主流程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对实施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In 1999,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MLR) of China launched the National Land Use Change Program especially to monitor th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urban expansion and the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nd throug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is Program has been carried out annually and continuously for seven years since then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cy-making of MLR about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about this Program and discusses several research issues. First,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sources and other ancillary data used in this Program are presented. The approaches for image preprocessing, i.e. 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 image geometric rectification and image fusion are then introduc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lgorithm development for image registration. Second, land use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 is the most critical and complex aspect of the Program. The methodologies for change detection using either bi-temporal image pair or one existing land use map and one remotely sensed image are detailed. Third, since the data of land use change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will be operationally used for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field validation and accuracy assessment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change detection results. The strategy of field work and the resulting accuracy evaluations is presented. The land use and chang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has wide applications for land management, including land use database updating, verific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of national high-tech parks. Last,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mages and change detection result, to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nd to develop change detection algorithms for diverse and complex remote sensing data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Clonal selection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CSFS) based on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 (CSA), a new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to perform the task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in high-dimensional images, an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s with more computational costs. In this paper, a fast clonal selection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FCSFS) for hyperspectral imagery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by using Cauchy mutation instea...  相似文献   

16.
何林帮  李钢  王孝强  李翔 《测绘科学》2012,37(3):178-18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完入库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利用和共享这些土地资源数据,本文提出一套优化存储管理土地数据的方案,分别就服务器端的Uni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中间件空间数据引擎ArcSDE提供了一些性能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土地核查项目是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核实每年度地方变更调查成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为国家执法监督检查提供准确的数据成果和图件成果。本文叙述图件编绘的内容、要求和设计等,以便建立一套用GIS软件批量制作执法图件的技术流程,提高工效,并为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法》生态价值承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法》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更多体现的是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对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只做出少许原则性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矿产资源法》出现了一些"不适症",其中生态价值的缺失就是一个重要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从而要求正在修改的《矿产资源法》成为生态价值承载的重要法律,以利于真正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国土资源应急指挥系统是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矿产资源信息等国土资源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网络、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面向国土资源应急指挥平台,目的是为省政府领导全面、及时和准确地提供紧急事件发生地有关国土资源方面的信息,并根据相关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做出辅助决策方案,从而作为政府面对紧急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准确反馈的重要依据之一,提高整个国土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The algorithm of using one-day-arc to integrate n-days-arc by orbit overlaying is discussed in detail. An example is given, which proves that the orbit integration method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orbit efficiently, especiall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 local area's orb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