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忘不了浑厚起伏的山地,忘不了成为一名勘探队员时的欢乐和自豪。于是,我时常歌颂我的野外山村,我的高高的钻塔和悠扬的机声,我的朝夕相处的钻工弟兄们……那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更是我心灵中温情脉脉的依恋。我们的机长是个40多岁的老钻工。打煤时,他能48小时守在钻机上。这时候,他是烟一支一支吸,馍大个儿大个儿吃,甚至能一口气吃下一只大烧鸡。他的身子铁塔一样,一拳能砸烂一块砖头,双臂能举起一扇石磨。工区遭水灾时,他一人就把吉普车推到了高处。机长为人厚道。小赵家遭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他一把甩出了1000元,说:“不用还…  相似文献   

2.
缅怀刘总     
刘元镇总工程师平时身体很好,他逝世的消息,使我们感到非常突然。近在1988年1月20日,他还写信给我说:“今年春后,我还想到野外跑跑,看看新矿区的一些情况,以了此余愿。届时将与你们多见面”。1988年2月8日,我到他家问安时,他还和我谈了很多。谁知不到一个月,刘总就竟然与世长辞。万万没有想到那次见面成了永别,回想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李春昱--写在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父亲李春昱是一位地质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从事地质工作达64年之久。在他就要走到人生尽头,处于弥留之际的最后几天里,还念念不忘地牵挂着他那终生热爱的地质事业的发展,他那无法割舍的板块构造学说的未来。在即将到来的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深深沉浸在对父亲无限追怀的思绪中。父亲已离开我们  相似文献   

4.
埋藏在十万大山里的故事 刘叔过去是个地质工作者,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连创佳绩,成了一名作家,和我住在一个大院里.已经退休的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常常和年轻人在一起天南地北地畅谈,每次畅谈我都能从他那里得到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5.
题记:申勇胜同志是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矿勘院副院长兼一分院院长,优秀共产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省级优秀地质专家。我跟他同事16年,在一分院领导岗位上共事3年。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谦虚和蔼的为人态度、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融入我的灵魂中,时刻激励着我们这些继续奋战在找矿第一线的地质人。在这个  相似文献   

6.
我的地质梦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每个人的梦,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地质队,虽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质人员一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国找矿,但我依然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人而自豪。刚来单位的时候,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质人为了给国找矿,舍小家为大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地质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8.
我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人生长河冲刷中渐渐淡忘、远去。可是野外的那些故事,却是我不曾忘记的。大场那片一望无际的蓝天,还有那空中飞翔的雄鹰,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去年是我野外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常年与大山为伍,面对艰苦寂寞及繁重的工作任务,真正使我体验到了地质工作的不易,  相似文献   

9.
行走尧山     
<正>尧山,我去过两次,都是在层林尽染漫山红叶的时候。一次是和男友恋爱期间的浪漫牵手,彼时怀着初恋的羞涩和欢喜。一次是和夫君银婚时的再次浪漫,此时是对一起走过岁月的深情回眸。当年,尧山被称为石人山。因景色太美,我亦正值青春,那次的旅程愈加甜蜜难忘,漫山遍野五彩斑斓的红叶便成了我心中永远欣喜铭记的彩色记忆。  相似文献   

10.
一大队全体职工、离退休职工、家属同志们:大家中午好!我和马建堂副省长今天专门到一大队,在来的路上,听马顺清厅长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一大队的情况,我很高兴,也很欣慰,地质事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地质实验工作是发展地质勘查事业和地质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地质工作和发展地质科学提供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支撑。地质实验工作肩负双重任务,既要完成各项地质工作赋予的实验测试任务,又要为不断适应发展,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开发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随着地质科技水平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加大地质实验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需高度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小兴安岭的白山黑水间留有他前行的足迹,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回荡着他坚定有力的声音。“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只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我热爱的地质事业尽一份力。”面对这样一个终日与深山岩石打交道的“冷门”行当,一项平均需要19年才能找到一个大型矿床的寂寞事业,30年如一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13.
今天在这里,有许多我的前辈和熟悉的人。我已经记不清你青春年少时的模样,记不清你那爬满老茧的双手,记不清你走在崇山峻岭间的背影。可是在我的记忆深处,却始终记得,在我前行的路上,是你们为我推开这扇无怨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地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儿时的记忆中家里经常只有妈妈和我,而爸爸总像隐形人一样,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在我们娘俩面前。爸爸每次回来把大事小事过问一遍后,最不会忘的就是我的学习。每到这时候,贪玩粗心的我就有些心惊胆战,特别不愿意站到他身边,生怕被他“揪住小尾巴”狠狠揍一顿。  相似文献   

15.
时空穿越到50年前: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让我回到1968年10月的一天,刚满6岁的我和从事地质工作的父母一起,跟随地质队搬迁到淳安县梓桐镇下坑坞村,一行人来到一户农家的羊圈前,我看到一头山羊还在里面向外张望,但经过一番清理打扫,这个羊圈就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住处。第二天,刚背上书包才两个月的我,转学到五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学里上课,开始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那山的谷风、是那山谷中的羊圈,让我感受到父辈寻找矿产资源的艰辛,让我感受到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县委招待所从事采购工作。平时,除了给食堂购买原材料外,还要到餐厅收售饭票。久而久之,一位接近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和我日渐熟悉。他身材魁梧,方方正正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双眼,外加满头乌黑的头发,一眼看上去觉得他是个精力充沛、富有智慧的北方男子。每次开饭前,他总是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间。轮到给他打饭时,他还微笑着跟我和几个炊事员打招呼。后来,我们听说他是刚上任不久的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富恩。  相似文献   

17.
我,航摄员     
正第一次接触到航空摄影测量这个词是在1992年9月去郑州求学的火车上。说来凑巧,坐在我对面的是现在质管科的罗争光,火车行至河南省境内我们才有一语没一言地搭讪聊了起来。原来我们都去郑州读书,拿出彼此的录取通知单方知居然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只是专业——我是大地测量,而他的就是航空摄影测量。不能否认,在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们家原来在农村,有8间住房.前年同父异母的哥哥结婚时,父亲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房由我和父母居住.后来落实政策,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异兄在农村.我和父母进城以后,名下的4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属谁.还说,即使房子是我们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他的说法对吗?我们留在农村的房子及宅基地到底属于谁?  相似文献   

19.
采访陈老,似乎在翻阅一本情节生动、内容丰富、内涵十分深刻的书,他不断地吸引着我去叩开一位科学家的心扉,去探寻久远岁月中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 ——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20.
再走基层所     
《再走基层所》这个题目,是我在2004年温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基层所所长会议结束时想到的。在那次会议上,我作了《调研回来话基层》的发言。作为基层建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作为各地基层建设经验的宣传者和传播者,见证了基层建设的发展.见证了创建文明所活动从无到有、由星星之火到形成燎原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