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与湿球温度示度的准确度有很大关系。要使湿球示度准确 ,湿球表面要有良好的蒸发和热量交换 ,因此需选择吸水性良好的纱布、正确地包裹纱布、保持纱布的清洁以及用纯净的医用蒸馏水来湿润纱布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 3cm ,杯中盛蒸馏水 ,供湿润湿球纱布用。”在实际观测中 ,经不断摸索发现 ,湿球温度表的水杯水位高度会影响到测温精度。对比观测发现 :适时调节好水杯水位 ,湿度实测和自记的差值范围明显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水杯水位应降低 ;湿度减小 ,水杯水位应提高。冬半年 ,当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
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纱布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准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将要结冰时,要将纱布剪去,否则会在湿球下形成冰柱,影响湿球示度。溶冰时水温切忌过高,相当于室温,如还不能溶去湿球纱布的冰层时,可将蒸溜水加温以能将湿球冰层溶化即可。湿球溶冰时温度升至0℃稍停后再上升,表明冰层已溶化,此时将水杯移开,并除去纱布头上的水滴,否则会在湿球球部产生冰柱,影响湿球示度。  相似文献   

3.
1 溶冰目的 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纱布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准确的湿球示度.  相似文献   

4.
进入冬季,特别在严寒天气的溶冰观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在干湿球读数后用铅笔轻轻触动湿球纱布,湿球示度会突然迅速上升,出现湿球示度不稳定。是什么“能量”引起湿球示度如此迅速上升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冬季湿球溶冰过程作些分析。我们知道,溶冰的目的是为了湿球纱布  相似文献   

5.
冬季进行溶冰观测,在读数前,先要判定湿球示度是否稳定,要稳定不变才能进行读数和记录。在实际观测中,有这样的情况,观测前,湿球示度确实是稳定不变的。观测后,用铅笔侧棱试纱布软硬时,湿球示度猛升、猛降,造成示度不稳定。上述情况,湿度记录如何查取,目前尚有分歧。有的认为,以湿球示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空气的湿度是基本气象要素之一。当前气象台站地面常规湿度的观测,主要采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实践告诉我们:湿度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湿球示度是否准确。观测中只要做到:选择吸湿性良好的纱布并正确包扎;保持纱布的清洁;用纯净的蒸馏水来润湿纱布,维持湿球表面的良好蒸发和热量交换以及读数的正确等,在通常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在一次观测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8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湿球示度稳定无变化。8时观测时,t=-1.0℃,t′=-4.2℃,湿球从巡视到观测,读数基本无变化。将该数记入气簿-1,读数记录完后,用铅笔侧棱试纱布,还未结冰。刚试完,湿球读数示值很快升到0℃,这说明t′纱布上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用铅笔碰后,纱布开始结冰了。这种情况,湿球是否属于不稳定? 我站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属于湿球示度不稳定,尽管从巡  相似文献   

8.
冬季 ,溶冰观测是一项让观测员感到头痛的事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观测员 ,对《规范》规定的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在此浅谈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处理方法 ,供同行参考。1 溶冰方法及时间所谓溶冰就是湿球结冰 ,不能再用水杯供水时 ,须在每次观测前润湿湿球纱布。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上的纱布能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 ) ,保持湿球表面有良好的蒸发 ,以获得正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结冰时应把纱布从距球部 2~ 3mm处剪断 ,以便每次观测前溶冰。溶冰的具体方法是 :在每次观测前 ,用一杯相当于室内温度的蒸馏水 ,对…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七章第二节中规定 :气温在 - 1 0 .0℃或以上 ,湿球纱布结冰时 ,须用相当于室内温度的一小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溶冰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湿球记录的正确性。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两点经验 ,供同行参考。① 规范根据湿度及风速的大小将溶冰的时间规定为观测前 2 0min、30min及 5 0min左右来进行 ,实际操作中 ,如湿球示度不是很低 ,比如在零点几度的范围内 ,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溶冰犹可。倘若湿球温度很低时 ,如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操作 ,到观测时 ,与干球温度相比 ,湿球示度仍然高高在上 ,湿…  相似文献   

10.
在寒冷的冬季 ,湿球纱布结冰时 ,观测之前必须先进行湿球的溶冰。溶冰不当成为影响基准站冬季业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溶冰之后 ,开水杯湿球示度就会迅速下降到0℃以下 ,这时湿球还未结冰 ,经过一段时间 (由于天气条件不同 ,这段时间短时需要 2~ 3 min,长时需要 40~ 5 0 m in或 1 h以上 )湿球示度上升到 0℃ ,此时是重新结冰过程 ,随后湿球示度又缓慢下降 ,最后才达到稳定。因此湿球溶冰时间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溶冰时间掌握不好 ,观测时湿球恰巧重新结冰 ,湿球示度正处于不稳定状况 ,就会导致溶冰不当。基准站每小时观测 1次 ,特别…  相似文献   

1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判断冰层是否完全溶化 ,可从湿球温度示值的变化情况看出 :如果示度很快上升到 0℃ ,稍停一会再向上升 ,就表示冰已溶化”的说法有待商榷。观测时发现 ,溶冰时 ,裹在球部纱布上的薄冰层 (有时蒸发掉 ,已无冰层存在 )迅速溶化 ,湿球示度迅速上升超过 0℃ ,然而球部下纱布内的小冰块并未完全溶化掉。有时还会出现冰层未完全溶化 ,但靠热量传递的方式使湿球温度表的示值超过 0℃的情况。如果仅从示度高于 0℃判断冰层完全溶化 ,就会造成裹在球部的纱布溶化了 ,而球部下面的纱布依然结冰的虚假纱布溶化现象 ,这也是出现…  相似文献   

1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的溶冰观测是: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及时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下部2~3 mm处剪断,然后把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从百叶箱内取走,以防水杯冻裂。笔者下站检查业务工作,曾发现某站的气温是-1.1℃,但湿球纱布还未剪短。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因是当气温达0℃以下,湿球球部的纱布不一定结冰,但水杯内的水会结冰,从而使湿球纱布浸入水中的一部分也结冰,造成影响湿球纱布的正常吸水及湿球表面的蒸发和热量交换,常会形成水上部分纱布似冻非冻,导致湿球温度表示度不稳定,甚至失…  相似文献   

13.
冬季观测工作中涉及到湿球溶冰。即当温度低于0℃而高于-10℃且湿球结冰时,要进行溶冰观测,目的使湿球温度表的球表面保持一层厚度均匀的薄冰,进行正常的冰面蒸发,以保证湿度测定的准确性。如果博冰不当,会造成记录失真,甚至残缺。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一是溶冰过早。观测时,因溶冰过早冰层已经因蒸发而破坏,球部迎风面的纱布已呈半干燥状态,颜色变浅,甚至干了。使湿球示度值偏高,测得湿度偏大。二是溶冰太迟。观测时,湿球示度值不稳定,水银柱在OC左右迅速下降或上升,使湿度示度值也偏高。三是水温过高。溶冰时,…  相似文献   

14.
4月28日14时,我站观测记录:干球温度20.0℃,湿球26.1℃,查算得相对湿度为78%。而自记仪器示度却是63%,两者相差15%。对此值班员产生疑问,便对记录再行核查,但结果依然如故。到17时,交接班值 班员要求组织人员共同查找原因,终于发现因湿球温度表球部纱布扎得过紧,导致纱布的上部吸不上水,球部纱布还是干的,因而影响了记录。重换纱布后,误差立即消失,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韩东喜 《气象》1994,20(8):2-2
浅谈干湿表的湿球溶冰时间湿球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正确的湿球示度,而一旦出现溶冰不当就不会得到当时准确的结果,因而适时掌握好溶冰时间是获得正确的空气湿度的关键步骤之一。笔者通过对数个气象站走访发现,有些观测员在进行湿球溶冰时完全套用...  相似文献   

16.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给湿球包扎纱布时,应将纱布平整无皱折地包卷在湿球上,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使水分供应缓慢,球部供水不足,造成湿球读数偏高;过松使纱布不能紧贴在水银球上,同样造成湿球示值误差.  相似文献   

17.
罗玉坤 《气象》1996,22(2):55-55
润湿系统污染对测湿准确度的影响罗玉坤(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局,643000)湿球温度表润湿系统(指水杯、湿球用水及纱布、球的表面、扎线等统称为润湿系统)污染的途径,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将其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包括:湿球未用清洁蒸馏水(包括...  相似文献   

18.
谢华生 《气象》1978,4(1):40-40
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空气湿度,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测湿精度。这里主要谈谈湿球用水和纱布的使用维护问题。 我们知道,干湿球温度表是两支性能、规格和外形都基本一致的温度表。干球是用来测定气温的。湿球就是在球部按规定包上纱布,并将纱布伸入下方有蒸馏水的水杯中,通过纱布的毛细作用,蒸馏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湿球球部。湿球球部表面水份蒸发所消耗的热量,由湿球周围的空气供给,这就使湿球周围空气温度下  相似文献   

19.
规范规定,“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立即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部下2-3 mm处剪断……”.在冬季,中午的气温往往回升到0℃以上,湿球纱布解冻.这时是否要立即更换纱布,规范并未作明确的规定.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湿球纱布剪与不剪时的湿度观测对比试验,积累了几百次观测资料,得出以下事实: 1.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纱布剪与未剪时的读数总体数学期望差异不显著,其差值范围为±0.3℃. 2.不同的相对湿度时,不同的润水提前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掌握湿球溶冰及溶冰不当的处理方法王国贵在秋冬交替的季节中常常因湿球纱布结冰而影响大气的湿度测量。如何获得准确的湿球温度,对于提高湿度的准确度至关重要。正确掌握湿球溶冰时机又是获得准确湿球湿度的关键所在。l如何掌握溶冰时间在北方进入冬季,气温降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