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新的(补充)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以WATEQ4F模型为基础,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MonteCarlo-WATEQ4F模型,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和应用前景;在模拟研究区内地下水相对于方解石、、白云石、威武央过饱和,而与玉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结果为该区  相似文献   

2.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Ⅰ型(EMⅠ)地幔端元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II)Sr,Nd,Ce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丛强  解广轰 《地球化学》1995,24(3):203-214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I型(EM I)地幔端元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战术性与战略性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谢学锦 《地学前缘》1998,5(2):171-183
多年来地球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圈定出露及亚出露矿化四周的地表次生分散晕和分散流找矿或圈定盲矿上方地表的原生晕找矿,取得极大效果,但对被厚层运积物或厚层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由于地表次生异常与原生晕皆被掩蔽而显得无能为力。80年代以来发展了一些新的能有效探索被厚达数百米运积层及成矿后沉积岩或火山岩埋藏的矿体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澳大利亚的MMI方法,加拿大与美国的酶提取方法,前苏联的CHIM方法,瑞典的GEOGAS方法及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是用于详查中,用在地质预测认为深部有远景或地球物理方法发现深部有某种异常,但又无法取得可靠的矿化直接证据的地区,而中国的NAMEG与MOMEO方法则既是战术性的,又可在找寻隐伏的大型、特大型甚至巨型矿床上发挥巨大的战略作用。文中列举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巨型金矿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巨型铜铀金银矿周围进行的战略性深穿透NAMEG与MOMEO测量的结果,笔者认为这种战略性与战术性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将会加速在隐伏区找到大型至巨型矿的进程,并为勘查地球化学在21世纪开拓广阔的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矿产预测过程中,通过提取成矿环境,地质地球化学标准和遥感等成矿变异特征信息,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搜索能够反映资源体自然特征信息,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因此,搜索法(SCEM:Shriking,Collecting and Exploring Method)可以理解为逐级收集、理解和驾权信息的方法,信息的搜索是无模型矿产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EMC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测试表明EMC能有效提高处理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密实度、承载力及抗机械蚀能力。使用EMC与使用常规传统稳定剂比较有较高的经济效益。EMC属新型环保产品,对环境无害。  相似文献   

7.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8.
柞山成矿密集区大西沟-银硐子超大型矿床矿成矿堆积环境处于具有较长时间的幅度较大的裂陷发育史的南秦岭泥盆纪沉积盆地中,地球化学环境为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为NWW向富Cu、Mn、Ba、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地球化学带的复合部位。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于基低地层,硫来源于海水中的硫酸性。成矿作用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水同生沉积演化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9.
对 T E极化和 T M 极化情况下高阻和低阻基底垂直断层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断层的 T E极化的 M T电磁响应进行了数学推导,得到了解析表达式。对四种情况进行了编程计算,得到了大量图件,然后对图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断层的 M T 响应的诸多特征,最后指出了如何应用于 M T 资料的解释中。  相似文献   

10.
江苏浅覆盖区化探找矿方法试验研究何春林,吴新民(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南京,211135)关键词:地球化学探矿法,浅覆盖区,化探异常,多金属矿,江苏。TestResearchontheProspectingMethodofGeochemicalE...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大地电磁数据的信噪比,笔者提出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式分解 (CEEMD) 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去噪方法,利用 CEEMD将大地电磁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 (IMF)及趋势项,依据噪声的高低频特征有选择地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对固有模态函数 (IMF)进行去噪,再进行数据重构。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大地电磁数据中、低频部分的噪声干扰,抑制突变点,提高数据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2.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德和  杨振强 《沉积学报》1994,12(1):106-111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为稀土丰度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负Ce异常,Eu负异常明显并有高的∑LREE/∑HREE、La/Yb、(La/Yb)n特征值等,是一种被动大陆边缘缺氧盆地的产物,其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受沉积速率、搬运方式、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南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民 《矿产与地质》1998,12(6):427-431
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地球化学试验研究,表明岩石和土壤中Cu、Pb、Zn、As、Sb、Hg、Cd、Bi、Mo元素异常清晰,含矿岩系地球化学演化与元素组合变化的一致性,提出Cu、Pb、Zn、As、Sb、Hg、Cd、Bi、Mo元素可以作为指示元素,并建立了矿床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14.
95年8月261大队测量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和常规EDM测量技术,完成了广昌县城的基础控制测量,这种GPS技术的应用同EDM导线相结合,建立城市控制网的实践,在华东地质局尚属首次。本文分析了Trimble4000SSE测量系统在局部控制网的实施效果,介绍了该测区GPS控制网的布设,作业方案,数据处理及其成果精度,并对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级EDM导线网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皖东上第三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霞臣  陈道公 《地质学报》1995,69(2):156-168
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皖东地区上第三系花果山组和桂五组玄武岩,是我国东部大陆大陆新生代玄武岩带中,尚未作详细地球化学研究的少数岩区之一。本文报道了该岩区22个样品的常量元素和稀土等20多种微量元素的丰度,以及其中11个样品的Nd,Sr,Pb同位素组成,比较系统地提示了该大陆玄武岩套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的制约,讨论了该岩套的成因及其地幔源区的性质和过程。该岩套来源于具EMI型大洋玄武岩  相似文献   

16.
纳米矿物学在某些低级变质地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与技术会议在美国召开,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科技领域正式诞生。纳米科学为许多传统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纳米生物学、纳米催化学等的兴起。自80年代多种微束分析技术(如EPMA,SEM,AEM,TEM,STM,PIXE,SXRF...  相似文献   

17.
新型抑制性钻井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琰  陈铸 《地质与勘探》2000,36(2):80-84
近期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以甲基葡萄糖甙(Methylglucoside,简称MEG)为主剂的钻井液。该钻井液具有优异的页岩抑制性和储层保护特性,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在此详细介绍了MEG钻进液的研究结果,并描述了MEG基液性能评价及验证半透膜存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2):171-177
80年代以来,在西澳卡尔古利西北约50km处黑旗地区进行的金矿勘查证实土壤地球化学为一种有效的方法。1991 ̄1995年间,澳大利亚矿业有限公司(MCA)在约400km^2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土壤地球化学工作。该区以前勘探队用各种地化方法进行过勘查。据以前的勘查数据及MCA的工作建立了近40000个样品的GIS数据库。通过研究多种地表土壤类型为评价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并可对不同的采样和分析技  相似文献   

19.
张旗  张宗清 《岩石学报》1995,11(1):43-54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形成在与消减作用无关的拉张  相似文献   

20.
ECLOGITESOFTHEMETAMORPHICMELANGEINTOBAI-WESTERNDABIEOROGENTXECLOGITESOFTHEMETAMORPHICMELANGEINTONBAIWESTERNDABIEOROGENJinWei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