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高寒湿地CH4排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金会军 《冰川冻土》1998,20(2):172-174
利用静态箱技术对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附近湿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初步调查表明,各个植物群落内部和不同群落之间的CH4排放量变化都很大.花石峡地区高寒湿地基本可分为潮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杉叶藻沼泽和毛柄水毛茛沼泽,其群落夏季CH4平均排放量分别为4431,1005,4594和-028mg·m-2d-1.花石峡融化季节CH4排放量为408g·m-2a-1.简单外推表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CH4年排放量约为1Tg·a-1.  相似文献   

2.
冻土区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冻土区土牡表面和活动层土的CH排放和吸收表现出强烈的时空变化性。根据多年冻土中CH含量的模拟结果表明,全球尺度上,平均每米厚度多年冻土含有CH65Tg。在未来的200年间,多年冻土融化所导致的大气CH附加年源强变化于2~25Tg。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岩石中痕量硒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张锦茂  范凡 《岩矿测试》1993,12(4):264-267
用HF-HClO4-HNO3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Fe^3+作释放剂,研究了不同量的Fe^3+与HCl酸度对Se荧光强度的影响和干扰离子消除的效果,以及Fe^3+存在Te存在下对Se测定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g.样品中Se量为0.1μg/g的相对标准偏差(n=11)是5.4%。用于岩石标样中痕量Se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五道梁冻土活动层表面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林清  金会军  程国栋  李宁 《冰川冻土》1996,18(4):325-330
通过静态箱取样方法,首次获得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排放气体。分析测定结果表明,CH4含量为0.63~1.54μg/g,平均为1.19μg/g,大多数样品CH4含量低于当地大气CH4含量(1.32μg/g);CO2含量为0.15%~0.27%,平均为0.21%,明显高于大气CO2的浓度(0.069%)。CH4、CO2含量具有一定的日变化特征。CH4排放率为-0.032~0.048mgm-2h-1,平均为0.001mgm-2h-1;CO2排放率为-56.503~61.425mgm-2h-1,平均为0.095mgm-2h1。从所获得的冻土排放气体中CH4和CO2的浓度来看,这种干燥寒冷的高原冻土活动层表面CH4排放较少,CO2的排放较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Cu^2+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nitonX-100存在下,于PH8.6的Na2B4O7-HCl缓冲介质中,Cu^2+与该试剂生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6.
高惠民  杨胜科 《西北地质》1995,16(4):84-85,71
利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三元体系LiCl-Li2C2O4-H2O(25℃)的溶解度,相平衡图中有4个相区:固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及饱和溶液;固相LiCl.H2O+固相Li2C2O4及饱和溶液;固体LiCl、Li2C2O4及水合晶体LiCl.H2O混合区;一个共饱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安徽省繁昌县赤砂沸石为试验材料,以黄红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然沸石对NH、H_2PO及K ̄+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赤砂沸石的吸铵量和吸磷量为黄红壤的3倍;其中易释放铵和可释放铵占总吸铵量80%以上;易释放磷和可释放磷占70%以上;赤砂沸石的速效钾含量为黄红壤的7倍左右,而钾位缓冲容量(PBC ̄K)则为黄红壤的35倍左右。赤砂沸石用做肥料调理剂和土壤改良剂,将能够减少土壤中氮、磷、钾的流失,并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雷诺类比法研究了点燃式发动机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HC的生成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结构和运转参数对润滑油膜中未燃HC生成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缸套壁面润滑油温度,提高发动机转速,燃用较释混合气以及使用低压缩比等措施均能减少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HC的生成或释放量,达到降低发动机未燃HC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DNDC模型对我国旱地N2O释放的拟合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贵州省玉米-油菜轮作田、休耕地和大豆-冬小麦轮作田的N2O释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季节变化的是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了DNDC模型计算与三试验田田间观测在N2O释放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季节变化上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对N2O释放通量、土壤NO3^-和NH4^ 含量、土壤湿度和土温,模型计算结果与田间观测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和相近的数值,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上述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据此,推算出贵州省农业土壤N2O年释放量,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对释放量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金矿流体包裹体挥发组分与金的矿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英兰  谢奕汉 《岩石学报》1994,10(2):211-217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矿物包裹体中挥发组分以H2O和CO2为主,还有少量的CH4、CO、H2、H2S等。富金矿石中包裹体的CO2>30mol%.CO2/H2O>0.4,而贫金矿石中包裹体的CO2<20mol%,CO2/H2O<0.2。前者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中含有较多的CH4、CO和H2等还原性气体.表明这种金矿的成矿流体以富含CO2为特征,CO2含量的变化对金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金矿石中矿物包裹体的CO2含量或CO2/H2O比值可以作为深部预测的主要判据之一,并应用于小秦岭金矿山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铀矿石和固体环境样品用Na2O2,NaOH在650°C快速熔融后,用HCl中和到pH值近似为9,以Fe(OH)3载带210Po,调HCl酸度为0.2-0.4mol/L,用抗坏血酸保护镀片,在70°C时自镀3h,210Po的回收率可达97.8±1.4%。产生的硅胶不影响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贵州煤中汞的分布,赋存状态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对贵州省六枝、水城、盘县和贵阳等4大煤田煤中汞的研究表明: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552μg/g;煤中汞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硅酸盐矿物相中汞的分布量很少;贵州燃煤引起的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3.
全球N2O年释放总量及各类源相对贡献率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际上最近确定的全球N2O各释放源及其释放量估算值,推算了全球N2O年释放总量及各类源的相对贡献率。得出全球N2O年释放总量约14.7TgN2O-N,其中自然源和人为源分别占57%和43%。  相似文献   

14.
C5燃料的气化方法探索罗中杰胡国荣(数理系,武汉430074)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将C5作为民用燃料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针对C5的气化问题,作了许多理论和实验研究.C3,C4和C5好象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C3,C4即石油液化气,在常温下是...  相似文献   

15.
冀东高级变质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刘树文 《岩石学报》1995,11(4):375-385
冀东高级变质的石榴石斜长片麻岩、含或不含石榴石的角闪二辉斜长片麻岩、紫苏花岗岩、斜长角门岩等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4类,按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1)H2O和CO2两液相包裹体,CO2的部分均一温度是-12℃,密度1.04g/cm3,H2O含量21%~39%(mole%),CO2含量50%~71%(mole%);(2)CO2液相包裹体,冰点温度-56℃~-61℃,均一温度-7.4℃~-35.1℃,CO2密度约为1.05g/cm3,CO2含量82.1%~98.4%(mole%),还有少量的CH4、N2和H2等组分;(3)H2O和CO2多相包裹体,CO2的部分均一温度7℃~28℃,CO2密度为0.64~0.93g/cm3,气相组分以CO2、CH4和CO为主,液相成分主要是H2O和CO2;(4)多世代盐水溶液包裹体,冰点温度-0.5℃~-20℃,盐度0.87%~22.8%(wt%),盐水密度0.7~1.05g/cm3,均一温度在150℃~200℃和约300℃,存在两个峰值。不同世代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等密度降温的P-T路径。包裹体反映的变质作用早期降温过程流体的H2O/H2O+CO2(mole)比值降低,晚期升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410哌啶树脂对Cd的吸附行为,在2%~20%HCI介质中[CdCl_3] ̄-被树脂吸附,采用4%~30/HNO_3溶液可以解脱Cd,回收率在96%以上。测定了Cd在该树脂上的分配系数为5490,对含Cd0.067μg/g的标样GSR-3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9.5%。方法用于化探样品中0.0X×10 ̄-6级Cd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溶液介质条件对重金属离子与石英表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石芟夺Cu^2+、Pb^2_、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表面吸附覆盖率逐渐增大,而表面反应产物的结合开矿相应地出现由单核化合物、多核化合物〖SOCu4(OH)3^4+〗,直至表面沉淀(SOH…Cu(OH)2(s)〗。随着温度升高,石英对Cu^2+、Pb^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逐渐减是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石英对Cu^2+离子的吸附量和表面离了  相似文献   

1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中硒和碲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张厚兰  郭居媛 《岩矿测试》1993,12(4):287-289
介绍了铜矿中Se,Te的测定方法,样品经HNO3-HClO4分解,以含HClO4的0.2mol/LHCl溶液通过743型阳离子树脂分离Cu,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Se,Te。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物质平衡条件条件和油气产物特征,提出了用单纯形优化方法模拟计算煤岩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油气产量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煤岩中稳定组、镜质组、丝质组自R0=0.2%开始向更高变质程度转化过程中的CH4、C2H6、C3H8、C4H10、CO2、H2S、N2、H2、H2O、OIL(油)十种组合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学分析,确定了各种产物组分的发生率与其转化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热模拟实验法和蒂索等人提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样品中硒的循序提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忠  周丽沂 《岩矿测试》1997,16(4):255-261
研究开发了一种硒的循序偏提取步骤,将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硒选择性地循序提取到六个“操作上”定义的相态中:水溶性硒(水提取);吸附在氧化矿物和粘土矿物上配位可交换的亚硒酸根离子(0.1mol/LKH2PO4提取);与有机质结合的硒(0.1mol/LNa4P2O7提取);与铁锰铝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的硒(4.0mol/LHCl提取);硫化物中的硒(KClO3+浓HCl提取);硅酸盐残渣中以副矿物和被硅质包裹的硒微粒存在的硒(HF+HNO3+HClO4强混合酸溶解)。对提取步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