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新方法技术开展1:25万区域化探数据更新的成果与1:20万化探资料的对比,充分反映出1:25万区域化探更新数据更能客观的反映区域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地球化学特征,所获取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更为清晰准确。为此在覆盖层较厚的森林沼泽景观区重新开展1:25万化探扫面是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第二代区域化探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广泛开展,除要求提供基础的地球化学资料外,还要求每个1/20万区域化探图幅在两年半内提交《地球化学图说明书》和一处矿产普查基地.为缩短工作周期,提高找矿效果,我们在第二代化探扫面的同时对第一代化探成果进行异常检查,取得了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约50个1:20万区域化探图幅的评审和验收工作,认为目前地矿部存在的少数图幅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采样和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不明确、管理不严所致。作者根据地矿部已有经验编写了《1:20万区域化探野外采样、样品加工及原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和《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多元素分析质量验收评分标准》。这两个标准已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执行,证明对提高采样和分析工作质量的效果是好的。本文全文发表了这两个标准的内容,以供全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约50个1:20万区域化探图幅的评审和验收工作,认为目前地矿部存在的少数图幅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采样和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不明确、管理不严所致。作者根据地矿部已有经验编写了《1:20万区域化探野外采样、样品加工及原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和《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多元素分析质量验收评分标准》。这两个标准已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执行,证明对提高采样和分析工作质量的效果是好的。本文全文发表了这两个标准的内容,以供全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1:20万区域化探样品的分析测试质量监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立军  汪涛 《岩矿测试》2004,23(2):143-147
报道了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分析的质量监控方式及利用局域网实现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分析自动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东部残山丘陵草原覆盖区化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中东部针对半干旱残山丘陵草原覆盖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方法研究.在典型已知矿区进行了流长、层位和粒级方法试验,以及不同采样密度、采样粒级的面积试验.结果表明:采样深度为20~ 80 cm时可以有效地发现异常,但为了提高采样效率,避免风成沙干扰,建议采样深度在钙积层上方40 ~ 80 cm为宜;流长从500~3 500 m都可以有效发现区域异常,因此流长对1∶20万或1∶25万区域化探调查影响不大;-120目细粒级沉积物样品中,贫SiO2而富集各种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受风成沙稀释影响较小,是1∶20万区域化探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根据试验结果,对该景观区进行2 000 km2的1∶20万区域化探调查示范,结果表明,在已知矿区均能获取清晰的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且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多处异常,证明了所选采样介质的有效性;与1∶20万区域化探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本此研究圈定的成矿元素异常强度高、范围大,显著避免了风成沙对元素含量稀释的影响.因此,-120目细粒级沉积物样品可作为该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  相似文献   

7.
李炳华 《中国地质》1998,(6):15-17,45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原地矿部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国陆地开展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目前,还有一些西部省(区)正在继续开展一些特殊景观区1:20万或1:50万区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41种元素),历19年之久,已覆盖全省;1:5万区域化探(15种元素)已覆盖最重要的成矿区带,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继1:20万地质填图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项基础地质工作,不仅为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而且为农牧业的规划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环境评  相似文献   

9.
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首次汇集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万和1∶50万区域化探39种元素和氧化物的测试数据,共计数据点142万个,近5 540万个数据,涉及1∶20万图幅1 299个,1∶50万图幅18个,在国内第一次建立了地球化学海量数据库。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数据库进行了更新,使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汇集数据总量达147万余条记录,数据达6 321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4万多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为地球化学研究和矿产资源预测相关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该项成果的取得为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生态环境、基础地质和找矿远景规划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江卫宁  魏超 《安徽地质》2007,17(1):46-49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及1:2万化探普查资料,通过对母质(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特点,阐述了东海-新沂地区土壤农业地质背景及土壤环境质量,并对1:20万区域化探圈出的异常地段中元素的改良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充分说明了地球化学探矿资料作为基础性的资料,除了为找矿服务以外,更能象基础地质图一样,服务于农业、工业、环境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及1:2万化探普查资料,通过对母质(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特点,阐述了东海—新沂地区土壤农业地质背景及土壤环境质量,并对1:20万区域化探圈出的异常地段中元素的改良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充分说明了地球化学探矿资料作为基础性的资料,除了为找矿服务以外,更能象基础地质图一样,服务于农业、工业、环境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区域化探调查工作,77年7月在黄山召开了全国区域化探会议。会议决定要充分挖掘已有区域化探资料的潜力,搞好矿产预测,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80年以前完成现有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的重新整理和研究工作,编制1:20万地球化学图件,为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工作选区及普查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并为跨省区小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填图及地球化学矿产预测图的编制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长毅  李应桂 《地质通报》2003,22(10):803-807
系统研究了紫木凼金矿床不同比例尺勘查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床的区域(1:20万)、矿田(1:5万)和矿床(1:1万)3种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对1: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物化探系统是地质矿产部应用计算机最早的单位,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包括DUAL-68000微机和PC-1500袖珍机)已在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区域重力调查等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年来,研制开发了浅层地震折射、反射资料处理系统、重磁、电法、化探资料等若干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地区性重力、化探、电测深数据库和绘制各种物探化探图件软件包,在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已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微机在物探化探工作中的应用成果 1.PC-1500机的应用成果在开展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中,宁夏物探队研制了PC-1500袖珍机的一套应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马苏地区Pb、Zn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库马苏Pb、Zn等多元素异常集中区是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定的重要的"元素含量高、分布范围大、元素组合全"异常集中区之一,具Pb、Zn、Ag、Cu、Sb等多元素的复杂组合.采用1:5万化探和1:2.5万土壤化探加密测量,Pb、Zn、Ag、Cu元素组合明显.异常进一步分解,主成矿元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局部异常面积缩小.异常分布与石炭系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有关,地表发现了与石英细脉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化,分析认为属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异常.结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研究全国部分铅锌矿综合信息找矿特征,指出了本区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 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的整理中,如何对异常进行筛选和排列,来评序它们指示找矿的价值,国内外已发表过不少资料,常用的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和主要成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70年代末 ,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的提高和区域化探工作方法的提出 ,为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奠定了基础。甘肃省自 1979年开始 ,到 2 0 0 1年止 ,根据不同的地球化学景观 ,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完成了全省 4 0 4万km2 范围内的全部可工作区的 1∶2 0万区域化探工作 ,发现了大水等Au矿床 (田 )。甘肃省的Au高背景区域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及祁连山西段 ,元素组合主要是Au、As、Sb、Hg、Ag、Pb、Cd、Bi、W、Mo、Cu、Zn等。通过对甘肃省区域化探 2 0余年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的综述与分析 ,在战略指导思想、方法技术对策、成绩成果评估和新世纪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自森林沼泽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工作开展以来,各个单位、不同阶段工作方法技术各有不同,工作效果不明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近年来通过研究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法技术,通过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本文仅以内蒙古一二五公里幅1∶20万区域化探新、旧方法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区域化探取得丰硕成果 区域化探工作,自1980年开始,按照地矿部(地质部)的统一部署,经过15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地矿局都先后开展了1:20万区域化探的工作,其中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开展了  相似文献   

20.
杜佩轩 《物探与化探》1995,19(4):253-263
利用1:20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编制小比例尺地球化学图,全国业已开展.经制图方法试验研究,本文提出了化探数据分析偏倚均值校正法,提出了1:50万等值线地球化学图编制方法技术,试验完成了1:50万和1:150万等值线地球化学图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