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地区水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重点在对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及赋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进行了评述, 指出地下水资源对于解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北地氏水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1996年11月2日至4日,地矿部和陕、甘、宁、青、新、内蒙古六省(自治区)在新疆库尔勒市,联合召开了“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地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六省咱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地矿部宋瑞祥部长作了“努力做好地卜水资源勘查和科学合理开发,为西北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努力”的主题发言。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司长李烈荣介绍了“西北地区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地下水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华  陈浩  张薇 《地下水》2009,31(2):1-4
通常用地下水开采系数反映地下水资源潜力,只考虑了地下水的持续开采,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相互脱节,不便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地下水潜力系数是综合了地下水可开采盈余量、咸水、微咸水可利用量以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节水量等,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不同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西北内陆盆地突出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水资源相互转化和重复循环的规律,扩大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华北及东北地区应从水资源现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综合治理,开源节流,保护环境.合理调整开采方案,应加强浅层微咸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1996,(4)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于1996年11月4日在新疆召开,会议达成了七点共识。 这七个方面是: 一、水是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要把西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条件.二、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要做好盆地、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利用.四,要为特别缺水的地区积极寻找地下水,解决贫困地区的缺水问题.五、水资源的开发要走集约化的道  相似文献   

5.
一、西北协作区地下水观测研究工作的进程自1977午以来,按照水电部的统一布置,西北协作区各省区陆续开展了地下水观测研究工作,十多年来在水电部农水司,水文局直接指导与各省区水利厅(局)的重视和支持下,进展顺刊。截止1987年底,六个省区共建基本观测井3817眼,控制观测面积164745km~1,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格局的地下水观测井网,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积累了约4万多个井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管好用好地下水、发展灌溉、防治涝碱、指导机井建设等,提供了基本资料,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纵观西北协作区地下水观测研究工作的发展,由1977年到1987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多年的地下水勘查经验、成果为基础,总结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认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运行测量统计是实现逐步逼近地下水资源量的最有效方法;提出了开发地下水库,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稳定供水,是西北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开发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盘山县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对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地下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重超采问题,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积极开采、全面节水以及合理开发等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山东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目前省内可供利用淡水资源的61.3%。由于开发利用中缺乏水资源系统的全面优化调配及保护、防治措施,导致部分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及地质灾害发生。笔者通过全省水资源系统基本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全面分析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防治;勘察评价研究,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论述。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爱惜和保护,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和全省水资源系统的优化开发,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慧仙 《地下水》2010,32(2):47-48
在充分收集、整理、分析已有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和充分分析地下水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量、供水工程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对昔阳县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昔阳县地下水资源现状,为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矛盾,提出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强化水资源基础工作的管理一些合理性建议,合理开发保护地下水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闫震鹏  梁世云 《地下水》2010,32(5):29-3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合理协调地下水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是提高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保障能力的基础。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下,河南平原人口密集区地下水资源利用,尤其是城市地下水超采以及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地下水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勘查、规划、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据出了会弹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地下水开发率、地下水供水模数、地下水补给模数、地下水排泄模数、人均地下水占有量、单位GDP用水量和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等7项评价指标,对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整体上地下水开发率过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甚小。其中城六区综合评价值为70.816,地下水承载力趋于饱和且继续开发潜力最小,周至县综合评价值为-240.998,地下水开发潜力最大。评价结果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玲  尹政 《甘肃地质》2011,(3):75-79
通过对嘉峪关市现状降水量、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的调查分析,计算评价了嘉峪关市的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与黑河流域及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嘉峪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八灌区为例,利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开发的河西走廊水文地质信息系统(HXSIS)为平台,具体阐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配置等与GIS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地下水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精度,达到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准确认识,分析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强调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保持我国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深化地下水资源勘查势在必行。1地下水勘查工作的简要回顾和面临的形势90年代中期,完成了第一轮全国以1∶20万比例尺为主的区域水文地…  相似文献   

16.
张永堂 《地下水》2018,(6):79-79,238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水资源比较缺乏,现状供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本文对志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基础资料薄弱、环境污染造成水质下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供水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应通过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远期总体规划、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开采方式由地下水向地表水转变、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供水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等措施,保证志丹县水资源合理开发,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新疆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齐青  孙晓明 《新疆地质》2001,19(4):313-314
新疆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封闭,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荒漠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日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首要任务,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尤为重要。 1 新疆地下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由于新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和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短缺不仅表现为“工程性缺水”,还广泛存在“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上游过度引水改变了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中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难以保证, 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18.
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北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区域性大面积地下水资源 评价的任务和内容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面水资源不足,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地下水资源有多少,能否全部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地开发利用,都必须通过地下水资源评价才能解决。 区域性大面积地下水开发往往以农田供水为主要  相似文献   

20.
雷欢 《地下水》2011,(6):55-56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针对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