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严济远  朱静燕 《气象》1984,10(9):26-27
一、前言 1978年上海的盛夏期(7月12日—8月25日)少雨,总雨量仅68. 0毫米,比常年偏少105.1毫米,而温度则比常年偏高0.7℃,后季稻亩产量高达732斤。1980年上海盛夏多雨,总雨量高达478.5毫米(仅次于1941年),比常年多305.4毫米,温度偏低-1.6℃,后季稻亩产只有362斤,比1978年少370斤。1978和1980年盛夏期的气候实况表明,上海后季稻产量的高低和盛夏期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因盛夏季温度高低与降水多寡呈反相关,故后季稻的产量与盛夏期降水多寡有关。因此,了解上海盛夏期异常降水年出现的特点,对于探讨上海农业的“稳产高产”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阶级斗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广泛地开展了科学实验,做到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高潮。自1969年以来,粮食亩产已连续六年超过双千斤,去年达到2418斤,比文化大革命前1965年的971斤增长了1.5倍。  相似文献   

3.
高析 《气象》1976,2(6):8-10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西藏广大翻身农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沉睡了亿万年的“世界屋脊”上,创造出冬小麦大面积高产的奇迹。以试种冬小麦只有三年历史的加查县为例,1974年种植13,000多亩冬小麦,亩产平均达到570斤;该县先锋公社近1,400亩冬小麦,亩产超过700斤。1975年西藏江孜农试场在1.78亩试验地里种植的肥麦,创造出亩产1610斤高产纪录。这些事实说明,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关键在于人们能否认识它,并且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4.
邵开启 《气象》1982,8(10):32-32
雎宁县种植棉花的历史比较长,但由于对本地气候特点掌握不好,所以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一般年份亩产只有几十斤,1979年平均亩产为46.7斤。而1980年,全县17万5千亩棉花,平均亩产超过了历史上最高的水平,达到了114斤,单产、总产、收购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980年我县棉花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并不好,从4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麟游县大豆种植面积由1949年到80年平均为51521.7亩,其平均亩产为56.5斤,播种面积仅次于宝鸡市十二个县、区的宝鸡、凤翔县,但论其亩产确是最低一县。70年代大豆播种面积比50年代少一万多亩,比60年代少两万多亩,平均亩产60年代比50年代少6.9斤,70年代(包括80年)又比60年代少12斤。产量最高的1956年,平均亩产为108.0斤,最低的76年,平均亩产为27.2斤。上述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4,(7):56-57
上海市马桥公社俞塘大队,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整风,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大搞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从1965年的亩产971斤提高到1973年的2393斤,连续五年亩产超过双千斤。他们的基本经验有三条:1.学习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学习大寨精神,批判懦夫懒汉思想,坚持大干快上;3.学习唯物论,批判“天命论”,坚持科学种田抗灾夺丰收。下面仅介绍他们在科学种田方面是如何调节田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棉花是礼泉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7%左右。三十多年来产量一直徘徊在30——40斤(平均36.1斤),产量低而不稳,务棉投资越来越大,但增产幅度不大,仅有两年亩产超过60斤,最低亩产仅7斤。三十三年中亩产30斤以下有13年占39%,40——50斤有9年占27.2%。棉花产量为什么低而不稳呢?  相似文献   

8.
杭州春茶产量和品质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振潮 《气象》1981,7(2):30-30
杭州是驰名中外的名茶——西湖龙井的产地,龙井茶分布在西湖周围的群山中。目前,杭州茶叶亩产较高,已超过100斤,主要出产龙井茶的龙井、梅家坞和双峰大队亩产已超过300斤。龙井茶品质优良,据分析,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等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龙井茶以春茶最好,明前茶更优,为龙井极品。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5,(5):27-28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锦州地区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不断提高路线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引种青海省门源县小黑油菜,获得大幅度增产。据初步调查,1974年有78个单位,试种面积合计为1123.3亩,平均单产为154.2斤。其中有0.4亩产量最高,折合单产304斤,有6亩和12.3  相似文献   

10.
我们锦州地区,无霜期短,种植农作物一茬有余,两茬不足。1974年,锦州市在八个县、区的山区、丘陵、平原、低洼等不同地形上引种门源小油菜,实行粮油复种,改革耕作制度,变一年一茬为一年两茬,获得初步成功。据统计,有78个单位试种门源小油菜1,123亩,平均亩产达到154斤,有的亩产超过200斤,个别地块折合单产为304斤。这是锦州地区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蔡永鲜 《气象》1975,1(11):17-18
北方的晚秋,严冬和早春寒冷季节,露地蔬菜难以生长。近年各地蔬菜塑料薄膜覆盖生产蓬勃发展,在冬春淡季成功地生产出二十多种蔬菜,使多种蔬菜的上市时间春提前秋延后2—3个月,并创造了黄瓜亩产33,000斤、青椒亩产22,000斤、茄子亩产13,000斤等高  相似文献   

12.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做田里工夫,想天下大事。”他说:“如果为饱肚子种田,亩产五、六百斤就够了;为革命种田,亩产两、三千斤也还不能满足。”满怀革命豪情,不断摸索粮食高产经验。1974年,他种的五亩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大队全面开展了科学实验活动。我们气象哨为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提供气象依据,促使我大队小麦产量不断提高。1974年亩产达到了802斤,一季过了长江。1975年亩产871斤,创造了历史上最高水平。广大干部和社员都满意地说:“气象哨不简单,能为革命管老天。科学种田来指导,生产一步一层天。”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夺取小麦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前,俺大队都是根  相似文献   

14.
糯稻生长的农业气候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乃凡 《气象》1977,3(10):18-18
三江地处桂北山区,以盛产糯稻闻名,素有“糯谷之乡”的称誉。三江糯稻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单产高,米质优。近年来全县双季糯稻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余万亩,每季平均亩产达到800余斤,最高亩产超过1,200斤。 糯稻的生长发育与农业气候条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们吴家堡气象哨是一九七四年成立的,建在大队科研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推动下,三年多来,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努力办好气象哨,使气象工作在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服务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九七五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九百多斤,为国家贡献四十万九千五百多斤。一九七六年在长期低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冬到1976年春我省在海南岛南部崖县、乐东、陵水一带,搞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以下简称冬季南繁)三万三千余亩,获得全省平均亩产70多斤的好收成,其中十二个县和农场的育种队平均亩产过100斤,慈利县育种队50多亩突破亩产200斤大关。冬季我们从大陆到海南岛的目的是加  相似文献   

17.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7,3(11):21-2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高瞻远瞩地预言:“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高产量。”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华主席亲切关怀下,1973年我国成功地育出了杂交水稻。经过鉴定和示范,效果良好,大面积一季亩产1,000—1,300斤,小面积可达1,500—1,800斤。实践证明,杂交水稻蕴藏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77,3(3):3-3
俺新城沟大队气象哨自1975年春建立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气象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为普及大寨县做贡献,使全大队科学种田的水平不断提高。粮油棉产量一年一大步,在过去被人称为“兔子不拉屎”的山岭薄地不断夺高产,粮食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亩产二、三百斤提高到1976年的七百斤,棉花由过去的亩产三十多斤皮棉,闯过了百斤大关,广大干部群众称赞说,产量大提高,有气象哨的一份功  相似文献   

19.
八三年气候异常,不利的气候使我县棉花大幅度减产。全县三十五万亩棉花亩产由八二年的108.2斤,下降到35斤左右,减产幅度67.7%,由历史最高年降到历史最低  相似文献   

20.
1976年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劳模种的4.3亩“友谊麦”田,平均亩产806.1斤,创造了我省小麦生产历史上的单产最高记录,比1975年平均亩产729斤增加77.1斤。在他所在的庄家桥大队117.2亩移栽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