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1,(1):83-86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设计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规模的强大浪潮,成为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已被证实.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现有的知识资源与物质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01,(Z1):83-86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设计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革命风起云涌,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规模的强大浪潮,成为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已被证实。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现有的知识资源与物质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  相似文献   

3.
科技道德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而这种创新必须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有利于人类和平健康和与环境的和谐持发展,人类在心科学和关心人文与社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既定的科学目的。本文从科技史、社会学、伦理学及法学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对科技与社会的互动、科学方法论、科学家职业道德、科技政策与立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呼呈科技创新来求实和理性的统一,避免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  相似文献   

4.
李艺 《探矿工程》2007,34(10):21-2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水平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科技创新知识的的信息源70%以上来自科技期刊,有的学科领域则高达90%以上,同时科技期刊也是创新知识扩散与传播的主渠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梁成  杨永 《地质与资源》2022,31(1):121-121
萤石已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战略性矿产.当前世界萤石资源储量分布和生产相对集中于墨西哥、中国、蒙古和南非等国家.中国已探明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福建等地,但富矿少,贫矿多,高品位富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对市场的作用将逐步递减,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技与工程之间互相交叉渗透,跨学科领域的诞生和科技创新的快速集成,使科技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工程设计企业是国家基本建设的前沿,如何跟上创新时代的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在推进行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提高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正>把打造设计科技综合服务商作为企业发展定位的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住天元”),经历30年积累与沉淀,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基础上不断迭代,成为行业的先行者。面对“双碳”目标和建设数字中国国策的大背景,睿住天元把握机会、坚持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以精准的设计作品和技术产品顺应大环境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输出新产品、新价值,赋能推动建筑产业生态链数字化升级,创造出更多有温度、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获得了中国最具期待智慧价值建筑科技企业、WATIC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态地质环境要把人类置于中心地位,而城市又是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聚集区.未来世界都市化已成为主导思潮,半个世纪前全球30%的人口住城镇,现在接近50%,2015年将达到2/3.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乡村快2.5倍.因此研究人类生态地质环境要先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开始.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态地质环境要把人类置于中心地位,而城市又是人类最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聚集区.未来世界都市化已成为主导思潮,半个世纪前全球30%的人口住城镇,现在接近50%,2015年将达到2/3.城市人口的增长比乡村快2.5倍.因此研究人类生态地质环境要先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0,(7):32-33
<正>世界博览会是一场汇聚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她的每一次举办,都会对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城市的发展、理念的更新产生广泛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了世界海洋科技强国一流科研机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海洋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机构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并对强化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要聚焦最紧迫、最真实的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事关我国海洋核心利益的重点方向进行战略布局,以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处置及环境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0,16(4):247-250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类从事的工农业生产、军事、科技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评估、治理地质生态环境中的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进展》2000,15(4):480-486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 ISI)编发的科学论文引用情况索引 ,现在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评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SCI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一个国家科技论文被 SCI收录和引用 ,是评价该国的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 ,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由于多年来我国科技界对 SCI源期刊知之甚少 ,许多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仅发表在一些影响因子较低 ,不易被 SCI检索的学术期刊上 ,使得这些论文本应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为了使地球科学界的科研人员了解 SCI源期刊中有关各项…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中伟 《地质通报》2003,22(8):631-636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产业在人类社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出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末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了制造业产值,有些国家还明确提出“将科技作为文化,作为人们的社会活动”[1]。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很可能作为一个分支产业而活跃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因为拯救地球将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主旋律。拯救地球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庞大的综合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地球上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地球科学文化,需要以地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文化推进人类社会向前迈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能在万方网等全文检索。1办刊宗旨和内容(1)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和学术交流,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刊登岩土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报告、实物(装置、系统、产品、材料等)、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能在万方网等全文检索。1办刊宗旨和内容(1)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和学术交流,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刊登岩土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报告、实物(装置、系统、产品、材料等)、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2日是第31个世界地球日.面临新世纪地球环境恶化步伐的加快,气候变暖、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扩大、盗伐森林、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水质性缺水……人们不愿听到或看到的坏消息几乎每日可闻,而人类针对环境保护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却十分迟缓.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使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会员们忧心如焚,他们与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及其所属的区科协、科技局、团委、教育局、环保局,以及广州市113中学等单位于新世纪的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广场联合举办了“纪念第31个世界地球日大型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领导、专家和中学师生用标语、图片、演讲、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知识,期望全社会都重视环保问题,采取有效行动,制止环境污染,爱护地球、爱护国家,让孕育生命与人类的地球永葆青春.   ……  相似文献   

19.
李颖  白椿薇 《吉林地质》2012,(4):155-156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目前,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和主流是信息技术革命,21世纪将成为信息社会,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同时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作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谈到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迫切需求时指出:"从理论上讲,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已达2500米至4 000米,而我国大多小于500米,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