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度、莱西是山东省石墨矿主要产地,形成的矿床数量多,规模大,出产的石墨片大质优。该文论述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莱西南墅、平度刘戈庄、刘家寨、刘河甲等大中型石墨矿床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开展了成矿规律研究,认为区内石墨矿是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地层中的有机碳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层控矿床,其控矿因素包括地层、混合岩化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构造。圈定铁岭庄和阎村2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山东平度刘戈庄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戈庄石墨矿为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石墨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型矿床,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透辉变粒岩、石墨透闪透灰岩,变质相达麻粒岩相,经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该文采用最新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刘戈庄石墨矿矿床成矿模式,对利用该模式进行石墨矿成矿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地区铁矿床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是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想地区。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该区铁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变质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和沉积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2个系列6个亚系列,并依据各系列、亚系列含铁建造的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事件、成矿作用类型等地质特征,论述了成矿系列研究在地层分区归属、大地构造属性、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以及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变质核杂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5.
磷元素在地壳发展过程中,随磷矿成矿作用不同阶段物化条件改变而变化。将成矿划分为沉积、变质及改造三阶段。成矿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由沉积、变质、混合岩化交代和风化淋滤作用,使磷质活化,在一定空间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结合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特征,分析研究了刘山岩铜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归纳和综合分析,认为刘山岩铜锌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成因类型”。最后又较客观地分析矿床的成矿机理,这对今后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寻找这种类型的矿床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河南临汝安沟地区前嵩山群变质矿物、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变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前嵩山群分属不同的变质建造,其中安沟群属中压相系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登封群头道河组为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同时,两套地层变质作用之间缺少钠长—绿帘角闪岩相,这一变质作用的间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层的间断。  相似文献   

9.
河南内乡夏馆-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内乡夏馆一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一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Ⅱ级构造单元江南台隆中雪峰弧形构造带由NE向构造转为NEE向构造而形成的弧形转折部位。金矿床赋存于元古界板溪群(Ptbn)和元古界冷家溪群(Ptln)地层中,严格受元古界浅海相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及断裂构造、热液蚀变控制。通过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河南金矿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地区,其次是桐柏山、崤山─熊耳山地区。含矿地层为前寒武纪的片麻岩-混合岩、片岩-变粒岩和轻微变质的绿片岩,原岩皆属中基性火山岩夹火山沉积岩;控矿构造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是燕山期花岗岩及有关脉岩。本文拟从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特点入手,通过金矿的成矿机制试图揭示小秦岭─桐柏山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的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大栗子式)、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张家堡子式)、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检德式)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铅锌矿床(青城子式)。从成矿氛围、矿体、伴生矿与共生矿、矿物组合、结构与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远景评价10个方面比较,发现它们每一项都是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证明了大类型的相同和小类型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总结彭家老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地质特征,分析成矿控制要素,认为矿区内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变质绿片岩、N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老湾花岗岩体三位一体的地质环境有利于成矿,而龟山组地层与老湾花岗岩的接触带、脆韧性构造的局部引张和构造交叉及倾向上倾角由陡变缓部位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与定位,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及综合研究,认为本区铁矿具有埋藏浅、易开采、易加工的特征,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属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自变质作用的气成~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金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压力、成矿流体及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金矿严格受断裂控制,断裂是成矿的主导因素;岩浆岩对成矿具有制约作用,岩体外接触带1~5 km内的断裂构造是最佳的赋矿位置;地质背景、含金建造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期、变质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4个阶段.金山金矿床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多来源,成矿多阶段特点,其成因类型属地下热(卤)水渗滤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登封箕山北麓硅化破碎带主要产于上寒武统白云岩中,成群成带分布。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控制。本文着重硅化破碎带的含矿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元素组合、异常分布和围岩蚀变等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认为太古代变质绿岩和富钾花岗岩类是“矿源层”,其成因应属低温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8.
大牛地区铁矿位于汶上东平铁矿成矿带中北部。区内第四系广布,以临沂组为主,含矿地层为隐伏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磁铁角闪石英岩。基底构造线方向为NW 310°,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均较发育,其规模不等,矿体受一定程度破坏。矿石自然类型为细粒条带状、条纹状磁铁角闪石英岩型,一般与顶底板岩石(黑云变粒岩)界线分明,沿走向与倾向常见夹石(层)且具分支复合现象,总体属有限延伸的板状矿体,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变质作用,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区域含矿岩系、火山作用、构造演化与矿产等开展地质调查表明:这些矿床产于塔里木地块古陆缘红柳沟-拉配泉元古代裂谷带、喀腊达坂大断裂北侧,含矿地层为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变质火山岩,具有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点,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喷发旋回的间歇期.通过对典型矿床喀腊大湾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明显的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δ(34S)测定反映硫大部分来源于海水,成因类型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喷流型硫化物矿床,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海相沉积地层、火山喷发的间歇期和断裂构造等,变质作用对成矿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的作用极为广泛,从矿质的初始富集到活化转移、富集成矿,直至成矿后的变质改造整个成矿过程,均存在有机物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