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和成膏物质来源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迭系石膏矿床属浅海相蒸发沉积矿床.这种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明显,强烈受构造控制.在时间上本区石膏矿床主要分布于早三迭世晚期和中三迭世早期,共有七个成膏区.自东向西成膏区增多,成膏区变新.在空间上,石膏矿床往往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多为大型矿床,如南京硬石膏矿床和黄石硬石膏矿床.在大区域内其分布有局限性,不是到处都有矿,最有利的部位是泻  相似文献   

2.
广西丹池成矿带五圩矿田三排洞矿床由早期Sb-Au矿化和晚期Pb-Zn-Sb矿化组成,而五圩矿田其它矿床则仅见Pb-Zn-Sb矿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三排洞矿床两类矿化控矿构造产状、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气液相组成、矿物组合、闪锌矿铁含量等差异,探讨两类矿化成因联系,论证其是否为复合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早期Sb-Au矿化主要产于走向320°断裂带中,矿体倾向NE,倾角50°~60°,主要由辉锑矿、雄雌黄、辰砂及自然金组成(Au2×10-6),银含量低(20×10-6);Pb-ZnSb矿化产于走向350°断裂带中,矿脉倾向SWW,倾角70°~80°,主要由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特硫锑铅矿、硫锑铅矿等组成,富银(100×10-6),贫金(0.1×10-6)。早期和晚期矿化脉中流体包裹体温度峰值分别在160~200℃和180~230℃之间,富CO_2包裹体数占总包裹体数分别约为8%和45%;早期和晚期矿化闪锌矿Fe含量分别为小于0.12%和在1.40%~3.65%之间;早期矿化锑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晚期矿化锑矿物则主要为脆硫锑铅矿、特硫锑铅矿及硫锑铅矿。上述差异表明早期矿化成矿热液具Sb-Au-As-Hg元素组合,相对贫CO_2及Fe,而晚期矿化成矿流体具Pb-Zn-Sb-Ag元素组合,富CO_2及Fe。据五圩矿田其它Pb-Zn-Sb矿床未发生Au成矿作用、三排洞矿床两期矿化受控于不同产状断裂构造、晚期矿化成矿温度高于早期矿化成矿温度、两期矿化成矿热液元素组成尤其是Au和Ag含量及CO_2含量的明显差异等,可以认为三排洞矿床早期Sb-Au和晚期Pb-Zn-Sb矿化为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两者没有成因联系,三排洞矿床发生了复合成矿作用。同一矿区不同成矿作用可形成不同元素组合矿体。  相似文献   

3.
蒙古国玛达特地区铜钼及铅锌银矿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东部玛达特地区地处中蒙古-额尔古纳多金属成矿带,在区域内先后发现查布铅锌银矿床、喇嘛朝鲁图铜钼矿床及萨尔希特铅锌银矿床等一系列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各矿床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及围岩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将区域内成矿期划分为华力西晚期、燕山期两期,铜钼矿床为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两期叠加成矿,铅锌银矿床成矿期为燕山晚期,2类矿床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同时,通过分析对比各矿床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等因素,将区域内矿床划分为2种矿床成因类型,即中高温斑岩型铜钼矿床、中温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喇嘛朝鲁图铜钼矿床及萨尔希特铅锌银矿床成矿母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属同一成矿系列,符合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 火山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指在漫长的海底火山活动期间由海底火山喷气活动形成的含大量黄铁矿及一定数量Cu,Pb,Zn 硫化物的矿床。我国甘肃白银厂、辽宁红透山、青海红沟、淅江西裘、四川呷村等著名矿床均属此类。根据成矿金属组合、共生火山岩特点和构造环境可将本类矿床分为三个亚类:绿岩带型、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绿岩带型矿床贫Pb富Zn,Cu,产于前寒武纪绿岩带中。多数学者认为绿岩带属保存下来的与地壳早期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弧系杂岩的弧后残余部分。矿床与岩浆演化晚期的酸性火山活动有关,受火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红山铜铁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之黄铜矿、磁铁矿和黄铁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相互穿切关系分析研究,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气—沉积期、中期区域变质期和晚期构造—热液改造期等多期成矿作用,属喷流热水沉积—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6.
智利安第斯山,经过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早期的勘探工作,证明它是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省.共有18个重要的金矿床,每个矿床金储量均>10t,总储量>1000t。矿床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还有一个与深成岩有关的脉状矿床和一个稍远的接触交代矿床。至少有一半以上金矿属斑岩系列。在富金或贫金的斑岩型矿化周围,  相似文献   

7.
黑牛洞矿床中的石榴石有三个期次:早期的石榴石呈顺片理拉长的条带,中期的石榴石呈颗粒碎块发育,硫化物常沿早期和中期的石榴石的裂隙和颗粒边缘填充,晚期石榴石呈完整细粒变晶产出。本文测得晚期石榴石的Sm-Nd年龄为101±26M a(初始143Nd/144Nd=0.511765±0.000025),其可能代表黑牛洞矿床最后一期中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与形成富矿体的脆韧性变形作用同期。  相似文献   

8.
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2,9(3):246-254
本文从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组成角度出发,对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的成矿时代、成矿温度、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该矿带铅锌矿床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地幔,矿质硫来源于矿层上覆中上寒武统海相蒸发白云岩中的膏盐;成矿温度为中—低温(135—200℃);成矿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加里东早期形成矿源层,晚期溶解、活化、混合、改造矿源层形成矿床。该矿带属加拿大派纳派因特式铅锌矿,是寻找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很有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四川宁南跑马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床是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段白云岩中的层控矿床,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有两个含矿层。该矿床是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Pb+Zn的品位6%~9%,富矿可达30%以上。笔者利用TIMS测试技术获得闪锌矿的Rb-Sr同位素年龄值,结果表明跑马铅锌矿化等时线年龄为(200.1±4.0)Ma,属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由于该矿床与云南会泽铅锌矿年龄相近,推断为同一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宁芜盆地发育一系列与火山—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脉型金铜矿床(点),大岭岗金铜矿床属区内该类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NNW向张扭性断裂带中,呈脉状、复脉状、透镜状产出。大岭岗金铜矿床的蚀变和矿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石英阶段、中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碳酸盐重晶石阶段。大岭岗金铜矿床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岩浆发展的晚期阶段,从次火山岩(闪长玢岩)中分离出来的富含S、Cu、Fe、Co、Au等元素热液沿着断裂带及其派生的次生裂隙流向各方,与安山质火山岩中的水溶液或下渗的大气水混合,萃取地层成矿物质,使之活化转移,在有利的环境中富集成矿。大岭岗金铜矿床属次火山岩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铜矿床。大岭岗金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成矿条件优越,通过攻深找盲,寻找新的工业矿体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郴县新田岭钨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殷顺生  王昌烈 《湖南地质》1994,13(4):205-211
郴县新田岭白钨矿床,是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储量巨大的Ⅰ_5、Ⅰ_(30)和Ⅱ_(23)号主矿体,皆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与石磴子组灰岩接触带的凹陷部位,三个主矿体的钨金属量,占矿区总储量的90%以上。矿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围岩蚀变均较复杂,其中晚期复杂矽卡岩与钨矿化关系密切。本矿床的形成,受成矿岩体、有利的围岩和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床的成生,经历了两个成矿期5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属气化─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东桃铅锌矿床是博白-岑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矿床构造的研究,识别出早期逆冲推覆和晚期顺层剪切滑脱破碎带两套构造系统,区内晚期热液成矿作用(主成矿期)主要受早期逆冲推覆构造面及晚期奥陶系地层中的层内伸展剪切构造所控制.Sm-Nd及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早期逆冲推覆作用发生在加里东期[(426±15)Ma],晚期层内伸展剪切及热液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152±3)Ma].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夹皮沟金矿产于晚太古宙绿岩带的下部层位。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田和矿床分布,而矿体主要受叠加于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构造制约。金主要来源于围岩。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为主要成矿期。属多源、多期的叠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拉拉矿床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石物以磁铁矿为主,铁和铜的硫化物次之,并含有大量稀土矿物和自然金。拉拉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晚期为热液成矿作用。早期形成Fe-REE-P矿化,晚期为Cu-Mo-Au-Co-(U)矿化。根据这些特征,首次指出该矿床属于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型矿床,而不是以往所称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5.
毛洋头火山岩铀(银、钼)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迪云 《矿床地质》1997,16(2):139-150
毛尖头铀矿床,是产于早白垩世晚期火山中的火山岩型矿床。基底构造和岩浆活化对矿床的形成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热液早期为岩浆水,晚期为大气降水;成矿元素U,Ag,Mo有不同来源;其中早期矿化热液中的铀主要来自次火山热液或次火山岩,而晚期成矿热液的铀主要来自基底岩石;  相似文献   

16.
兰坪铅锌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该矿床铅、硫同位素提供的信息,铅主要来源于地幔,但仍受地壳铅的混染,属以正常铅为主的混合型铅;硫主要来源于沉积盆地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矿床由深源卤水成矿作用形成,可以划分为两个成矿阶段,即早期高μ值铅相对富轻硫型铅锌矿成矿作用和晚期低μ值铅相对贫轻硫型铅锌矿成矿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7.
龙王山钼矿位于中祁连山中段加里东晚期龙王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寒武系中统碳酸盐岩接触带上,经矿床特征分析,属典型矽卡岩型钼矿。文章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旨在为该区的找矿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永松  甘琴  郑援 《广西地质》2009,(11):27-29
广西上林钒矿位于大明山背斜南东翼,矿体赋存于塘丁组(D1t)中下部,目前已达大型矿床规模。早泥盆世早期,海水由南西进入该区,形成了早泥盆世早中期的滨海碎屑相沉积;早泥盆世晚期(塘丁期)海水加深,由郁江期的浅海潮下带发展为台间海槽相,沉积了灰黑色含钒炭质泥岩夹薄层硅质岩及泥晶灰岩。上林钒矿属海相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9.
宁芜盆地分布着众多热液成因的脉型金铜矿床,铜井金铜矿床是区内该类矿床的典型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似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近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与古火山机构复合部位,具有等距雁行排列的特点.研究表明,铜井金铜矿床先后经历了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中期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矿石中黄铜矿硫同位素δ34S平均为3.63‰,34S/32S平均为22.139,为幔源硫来源.金、铜成矿物质为白垩系娘娘山组碱性玄武安山质岩浆分异演化到晚期分熔的产物,成矿热液沿着压扭性断裂构造上升,在有利的构造空间富集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1~253℃,成矿深度为100~400 m.总体上,铜井金铜矿床属与构造-火山活动有关的中浅成热液充填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少梅 《矿产与地质》1991,5(5):375-381
广东新洲金矿床产于褶皱式推覆构造外来系统——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地层之中.金矿床主要属碎裂石英脉型,次为蚀变糜棱岩型.成矿作用早期形成糜棱岩型金矿,为韧性剪切成矿期;晚期形成碎裂石英脉型金矿、属韧-脆性和脆性成矿期.成矿溶液为浅成中低温变质-混合岩化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震旦系,属褶皱式逆冲推覆-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