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区属富含粘土的地层。该矿区地层为软硬互层,全为砂岩、粘土岩相间互层和成段分布,岩石硬度为5~7级,互层之间,粘土极其丰富。矿层厚度占钻孔深度的80%以上,个别钻孔从开孔至终孔,全按矿层要求。平均孔深300m,最深钻  相似文献   

2.
在复杂岩层钻进,平衡地层压力,保持孔壁稳定,是整个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我队在某铁矿区施工的地层,上部为第三、四系粘土、亚粘土、姜石、砂砾岩、亚砂土、流砂层等覆盖层,厚度为百余米到三、四百米。其中粘土层遇水膨胀易缩径;砂土层结构松散胶结性差,遇水后易剥落、坍塌;流砂层易垮孔,使钻孔严重超径。在这种部位发生钻杆断脱,给打捞带来了困难,为了钻进的  相似文献   

3.
河北平原发育巨厚的冲积、冲洪积沉积物,其岩性、岩相变化明显,仅仅依靠钻孔岩芯的岩性组合、沉积相分析难以建立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地层层序,测试手段的发展和研究精度的提高,为建立河北平原区广大冲积平原的标准地层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对第四系标准孔G01孔(钻孔深度415.5 m)的岩芯观察,按照沉积物颜色、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和沉积构造等特点,将G01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9大岩性段:第1岩性段主要为灰黑色粘土及灰黑色中砂,代表了河漫滩沉积和河道沉积;第2~5岩性段主要为灰黄-灰绿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局部发育波状层理,代表了河漫滩沉积;第6~9岩性段主要为灰黄-棕红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夹灰黄色粉砂、细砂及砂砾层,代表了边滩、河道沉积和河床滞留沉积。通过对古地磁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0~105.5 m为布容正极性时,105.5~183.7 m为松山反极性时,183.7~415.5 m为高斯正极性时。以磁性地层为主导、岩性地层特征和14C测年数据为辅,对固安G01孔第四纪岩性地层(183.7 m内)进行初步划分,其第四纪地层的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对应深度分别为183.7~105.5 m、105.5~59.2 m、59.20~21.45 m和21.45~0 m。  相似文献   

4.
一、地层和钻探施工情况我队钻探施工在沿河地区的平原地带,钻孔大致可分三个孔段.第一孔段是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岩层有粘土、亚粘土、砂岩、砂页岩和砾石层,厚度140~240米.第二孔段是风化带,其中一部分是矿层风化,厚度30~70米.第三孔段是基岩,主要岩层有磁铁矿、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和大理岩等.粘土层引起钻孔严重缩径;砂层、砂砾层因松散无胶结性而容易坍塌;风化带由于  相似文献   

5.
依据河北省衡水市西北郊区纪家庄、赵家屯井孔岩心,采用岩性描述、岩相划分、地层测年、古气候孢粉样品分析及钻孔间地层对比等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获取如下认识:(1)纪家庄井孔(ZK1)、赵家屯井孔(ZK2)岩心揭示出衡水地区全新统厚度为8~9 m,上更新统厚度为31~36 m,中更新统厚度为72~75 m;(2)依据各井孔及岩心所揭示的同一岩组底界海拔高程,推测研究区位于向东方向缓倾的古斜坡带上;(3)以岩石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导,结合以气候地层(孢粉地层)、宏观特征为主并与微观标志相结合的综合划分原则,多井孔岩心揭示出研究区同一地质年代岩组厚度相当,且中更新世以来处于较为稳定的整体沉降环境中,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升降运动。  相似文献   

6.
铲子坪金矿为产于板溪群硅化破碎带中的金矿床,地层陡倾(>85°),蚀变破碎带中有石英岩、硅化岩、碎裂岩,可钻性7—11级,围岩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质板岩及变质砂岩为主,可钻性5—10级。由于岩层各向异性、软硬互层,常规施工钻孔自然弯曲强烈,表现为钻孔方位顺时针增大、顶角出现下垂,施工9个孔,一类孔仅4个,报废进尺163m。应用螺杆钻受控定向钻探技术施工后,全部钻孔达到一类孔要求,并挽救频临报废钻孔进尺825m,仅此一项节约14.8万元。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含有大径卵石块的地层、纯砂层,以磨擦桩为主的地层中进行大孔径回转反循环桩施工,提出了三种特殊施工工艺筐捞法,小径漏石法,二次成孔法.筐捞法是在卵石直径小于孔半径10cm的地层中,利用焊有筐状盛器的钻头,通过钻具的旋转将卵石装入筐内,清除孔外;小径漏石法则是先钻一小孔径钻孔至漏石合适的深度,该深度要保证在大径钻头成孔时,石块或卵石能够落入漏石孔底,使之不影响钻进的连续性;二次成孔法是针对胶结性差、渗透性好的地层的一种施工工艺,其原理是利用密度约为1.15g/cm3冲洗液,在第一次钻孔后的犬牙交错的孔壁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浆浸入带,保护二次成孔时孔壁不再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中游云南龙街粉砂层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金沙江攀枝花三堆子至武定县白马口段河谷两岸分布一套以灰黑色、灰黄色、灰白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和粘土为主的湖相地层,尤以云南省元谋县龙街盆地内最为发育,被称为龙街粉砂层。通过龙街YA钻孔和龙街、白泥湾剖面的磁性地层学和光释光年代学的研究,探讨龙街粉砂层的时代与归属。龙街YA钻孔地层厚度101.18m,其中龙街粉砂层厚92.96m,上覆7.5m的红棕色细砂和砂砾石层,下伏厚度大于0.72m的灰绿色含角砾粗砂。综合分析YA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和光释光年龄,认为获取龙街粉砂层的沉积时代为150~30ka BP,属于晚更新世。通过地层沉积特征变化,反演晚更新世以来湖泊的形成及沉积环境变化,探讨晚更新世以来区域新构造的活动阶段及其对河流演化过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驻马店市控制性钻孔BK2的古地磁测试分析、ESR样品测试、孢粉分析,对该孔第四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BK2孔沉积了早更新世冲湖积地层、中更新世中期冲洪积地层,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中更新世早期沉积地层以及中更新世晚期(含)以来沉积地层。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沉积的地层分界位于深度48.0 m处。其中,深度48.0—156.2 m属于早更新世中期、晚期沉积地层,深度1.5—48.0 m属于中更新世中期沉积地层。钻孔总体记录了早更新世中期(深度119.7—154.6 m)温干气候、晚期(深度48.0—119.7 m)冷干气候;中更新世中期(深度3.7—48.0m)温干气候,缺失中更新世早期的冷干气候记录。BK2孔第四纪地层沉积速率的变化是由该区域第四纪沉积气候环境演化和第四纪震荡性构造(升降)运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我公司186队在西安地区施工了三口热水井,其深度在1300~1700m,有两口井自流,另一口井采用注水压裂引流新工艺,日产水量及水温均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现对此作如下介绍。 1 地层概况 0~70m为第四系亚粘土,夹中粗砂和砂砾石层。 71~650m为第四系三门组,上部有350mm砾石层,下部为中粗砂,含砾,夹粘土。 651~1200m为第三系霸河组,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薄泥灰岩。 1200~1500m为第三系寇家村组,以泥岩为主,泥岩砂岩、粗砂岩不等厚互层。 1501~2500m为下第三系白鹿塬组,上部为含砾粗砂岩、泥岩互层,下部以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四年五月后,后槽矿区钻探施工采用聚丙烯酰胺优质泥浆护孔,解决了浮土层厚、钻进垮塌严重,开孔下多层套管、而且比较困难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地层概况: 后槽矿区施工的地层依次为亚粘土(浮土),含燧石团块灰岩,铝土矿层、含硫铁矿粘土岩、白云岩等。 钻孔浮土风化层较厚,有的达50—60米,胶结性差,遇水膨胀、垮塌、极不稳定。清水钻进经常发生缩径挤钻,砂多埋钻等事故,造成下多层套管都无法施工的问题。实属水敏性地层,给正常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2.
泸定昔格达组时代与川西高原隆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川西高原东南部边界带内侧的沪定大渡河西岸海于坪,分布着一套厚度颇大的昔格达组河一湖相地层,为我国西南地区广布的昔格达组出露厚度最大的地点之一。海子坪湾湾头一于海于剖面,出露的晚新生代地层厚度大于441m,底部为厚约30m的角砾层,上覆昔格达组,岩性为粘土、粉砂质粘土和泥质粉砂互层,厚4tim。昔格达组沉积结束后,大渡河下切过程中发育了至少6级河流阶地。其中,最高的T6阶地以昔格达组为基座,阶面海拔2230m左右,高出大渡河水面约930m。海子坪湾湾头一于海子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表明,以距顶深度386二om处为界,以上为高斯正向极性带,其中深度116.0~1525和3050~314.7m的两层  相似文献   

13.
张元清  孟庆伟  颜廷福  刘兴福 《探矿工程》2015,42(11):38-40,45
长春市高家窝棚—双泉眼矿区为松软煤系地层,采用绳索取心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选择加大钻孔孔壁与钻杆环状间隙的钻孔结构;经实验选择以粘土、共聚物、植物胶、铵盐、腐植酸钾、磺化沥青、聚丙烯酸钾等材料配制的冲洗液,并加强冲洗液的日常维护管理;配备离心式除泥机;套管丝扣连接处涂抹松香(粘结剂),并用薄钢板焊接补强丝扣连接处,防止套管脱扣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完成了2个深孔的钻孔施工,终孔深度分别为1112.45 m(ZK6405孔)和1359.95 m(ZK3201孔),岩心采取率达到100%,煤心样品没有燃烧破坏现象,较好地满足了地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生活垃圾污染模拟试验装置的基础上,制备了深度为22.5cm、45.0cm、67.5cm和90.0cm的污染粘土,分别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了污染粘土的渗透特性和微观结构,采用MATLAB软件计算了污染粘土的微观结构参数。研究表明,粘土遭受生活垃圾污染后渗透性降低;随着污染深度的增加,污染粘土总孔隙面积、表观孔隙比和平均孔径逐渐增大,渗透系数逐渐提高;粘土孔隙逐渐由以小孔和中孔为主演化为以大孔和超大孔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大兴凸起第四纪地层格架,对大兴凸起北部D1钻孔开展了地层划分、沉积相划分和年代地层的研究。将D1钻孔岩心自下而上划分为3套岩性组合,依次代表洪积扇沉积(186.6~203 m)、扇上河道沉积(153.9~186.6 m)、河流相沉积(0~153.9 m)。古地磁实验结果表明,古地磁极性带的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和高斯正极性时对应的钻孔岩心深度分别为0~89.5 m、89.5~132.25 m和132.25~143.5 m。结合岩性地层特征、14C和OSL测年结果,得出D1钻孔下更新统(Qp1)底界对应的深度为137.9 m,中更新统(Qp2)底界对应的深度为91.4 m,上更新统(Qp3)底界对应的深度为34.4 m,无全新世沉积。研究成果为该区第四纪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受采动影响含煤地层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电视钻孔成像技术综合分析覆岩破坏高度,对煤矿开采瓦斯抽放系统钻孔位置合理布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井资料(密度、伽马),解析地层边界、泥质含量及纯岩段夹层、弱层的存在及其对含煤地层渗透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表明:原始地层伽马曲线和泥质含量可以解析泥岩、粘土层和夹层、弱层的位置;含煤地层渗透率受采动影响,渗透率增高区由采前泥岩、粘土与其他岩体层交界和原始裂隙区向采后纯岩夹层、弱层区演化;被研究含煤地层冒落带顶点深度433 m,裂隙带顶点深度382 m。   相似文献   

17.
宁夏灵武幅、磁窑堡幅综合地质调查LS01孔设计深度800 m,钻探过程中钻遇200余米第四系未胶结松散地层,主要有砾石(漂砾)—粗砂—中砂—细砂互层,钻孔护壁难度大,容易发生掉块、塌孔事故,取心困难;进入第三系钻遇清水营组紫红色泥岩,地层造浆且易打滑;进入白垩系宜君组,钻遇365.91 m的破碎砾岩,地层松散破碎,钻进过程易卡钻,回转阻力大,回次进尺少,进尺慢。根据类似钻孔施工资料及地层情况最终采用成膜护壁冲洗液,钻进过程中穿过多层复杂地层,成膜护壁冲洗液在破碎砾岩孔段起到了很好的护壁效果,没有出现掉块、塌孔事故;岩心采取率满足地质设计要求,全孔平均采取率达到95.89%;节约了套管下入深度,终孔深度800 m,终孔口径124.00 mm。  相似文献   

18.
张秋冬  邢向渠  魏庆  孟江  郭应航 《探矿工程》2012,39(Z2):238-241
东濮凹陷是一个以中、古生界地层为基底,新生界地层为盖层,多沉积韵律的新生带含盐盆地,地层复杂。某盐矿普查区为了获取较详细的基础地质数据,了解本区盐矿床的赋存情况、岩盐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等,在该矿区不同区域设计钻孔若干。ZK0403是其中深度最深、取心工作量最大的一个勘探孔。特别是该孔要钻遇连续近200 m的岩盐地层,在东濮凹陷地层压力梯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长时间裸眼取心钻进,对钻井液的要求非常高。结合该孔施工面对的实际情况,对钻孔结构设计、钻井工艺、钻井液工艺、取心技术等关键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平原区南部PGZ01孔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平原区南部大兴榆垡镇420 m深的PGZ01孔岩心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14C测年、介形类组合和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Matuyama(松山)/Gauss(高斯)和Brunhes(布容)/Matuyama(松山)极性界线分别位于280 m和78.35 m处,钻孔底部已经进入Gauss正极性带;取280 m处Matuyama/Gauss极性界线作为第四系下限,显示可能的永定河泥石流—冲积扇在第四纪之前即到达了北京平原南部,但是华北平原上新统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厚层棕红色黏土在Olduvai(奥尔都维)极性亚带之上即已出现。(2)结合AMS14C测年,尝试将约60 m以上地层的氧化—还原状况,与对古季风影响反映灵敏的沿海平原钻孔同样深度地层进行对比,继而确定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底界深度分别位于56.60 m和18.95 m。(3)MIS5(海洋同位素阶段)以来的特征沉积物,与沿海平原钻孔地层有很好的可比性,同时也有8~4 ka期间史前大洪水的影响。本研究为廊(坊)固(安)凹陷西北边缘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古地理环境演化、活动断裂以及区域差异构造沉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地层格架,对理解晚更新世以来古季风变化的环境效应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相山地区如意亭深钻CUSD4孔钻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山地区如意亭深钻CUSD4孔是中核集团龙灿工程下属子课题《相山基础地质研究》项目的第三个钻孔,设计孔深1600m。该钻孔于2016年8月12日开钻,至2016年12月6日,达到地质目的层位,终孔深度1435. 58m,平均台月效率406. 27m/台月。采用液动冲击器+P口径绳索取心钻具+锯齿型金刚石钻头组合钻进方法,在施工中取得良好使用效果,与同地区普通绳索取心钻进相比,钻进时效提高30%以上,钻头使用寿命提高20%以上。全孔岩心采取率98. 10%,破碎带岩心采取率达到99%。本文主要介绍了如意亭深钻CUSD4孔的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地层钻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