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南短陂桥矿区位于涟邵煤田的西部,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区内稳定发育的煤层及向斜盆地的构造形态为该矿区煤层气藏的赋存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主采煤层1、3煤层的显微组分及煤的变质程度显示煤层具有良好的生气性和吸附性,良好的围岩封闭条件以及地下水力作用比较封闭,有利于煤层气藏的赋存。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区具有形成良好煤层气藏的内、外部条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地层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岩芯、测井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安组的煤层或炭质泥岩、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以及延长组的凝灰岩、凝灰质泥岩或泥岩等不同类型的标志层特征,并利用这些标志层对地层进行了油组划分和对比,重点分析了延长组2段-延安组10段各油组地层的分布特征:三叠纪延长组上部地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西南部的地层缺失较...  相似文献   

3.
黄河北地区广泛发育各种沉积体系,通过对其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的分析发现黄河北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海相、陆相和过渡相环境均有发育。该地区存在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是潮坪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沉积体系、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发现:本区石炭-二叠系储层烃源岩发育有意义的三个沉积演化阶段分别是本溪期、太原期、山西期;黄河北地区属鲁西地区一部分,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发育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岩浆岩和可燃性有机岩(煤),是重要的烃源岩;黄河北煤田含煤地层含煤14层,其中1~5层煤赋存于山西组,6~14层煤赋存于太原组,就可采煤层的层数来说,存在“东多西少”的特点;在含煤地层剖面上的分布特点是“上薄下厚”,主要富煤带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泥页岩主要发育在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泥页岩层厚度在横向上有一定的规律性,由北向南泥页岩层厚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南部济西矿区和长清矿区,西北部伦镇矿区、李屯矿区厚度发育较好,多在90m以上。  相似文献   

4.
焦坪矿区位于陕甘宁盆地的东南缘,横跨黄陵、铜川、旬邑三县,面积约1000公里2。笔者在对崔家沟、前河露天、建庄等地进行宏观调查的基础上,侧重对焦坪矿区建庄勘探区早侏罗世富县组“花斑泥岩”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薄片鉴定、粘土矿物染色、X衍射线、红外吸收光谱、能谱、扫描电镜等项测试工作,对富县组“花斑泥岩”沉积环境进行剖析,以解决延安组主要煤层(四煤)的形成条件和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5.
贯二中井田应用灰成分进行煤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马田矿区贯二中井田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统龙潭组,共含煤8层。主要可采煤层为3~2煤层,次要可采煤层为2煤层和4~2煤层。全矿区的主要可采煤层4煤层和5煤层,在本井田变为次要煤层甚至不可采。由于3~2煤层伪顶泥岩比较发育,局部很难和2煤层的顶板泥岩区分。通过灰成分分析,发现3~2煤层灰成分中SiO2的含量比2煤层高得多,又发见3~2煤层灰成分中Fe2O3的含量比2媒层低得多。   相似文献   

6.
罗冠平 《探矿工程》2011,38(2):19-22
云南富源县大河富煤二矿矿区地层复杂,上部永宁镇组厚层灰岩破碎、掉块、漏水严重,并有溶洞发育,下部煤系地层多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等水敏性强的地层。在钻进过程中易造成水化膨胀、缩径、坍塌等问题,增加了护壁的难度。针对该矿区的地层特征,采用LG植物胶无固相冲洗液顶漏钻进,成功地穿越了6 m厚粉煤,未发生坍塌,取得了较好的护壁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安全、快速地完成了钻孔,为今后施工类似钻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贝 《中国煤炭地质》2011,(11):16-19,40
在宁东煤田李家小庄勘查区中侏罗统延安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以三级层序为单位,从地层厚度、砂体厚度、泥岩厚度、砂泥岩比及煤层厚度多因素条件出发,进行岩相古地理参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在SIII1沉积时期,地层沉积厚度大,砂泥岩比不高,沉积微相基本属于冲积河道,煤层的沉积中心处于物源供给较丰富且漫滩沼泽和泥炭沼泽相对发育的地区,形成的煤层厚度在4~14m;SIII2沉积时期,砂体厚度明显大于SIII1层序时期沉积的砂体,冲积河道(分流河道)微相比较发育,煤层总厚度在4~6m;SIII3沉积时期,区内地层沉积中心反映不明显,砂体总厚度明显增厚,砂泥岩比整体大于40%,冲积河道(分流河道)的发育范围明显增大,由于泥炭沼泽发育程度减弱,煤层不发育。  相似文献   

8.
煤系叠合型气藏是含煤地层煤系气特有的关键成藏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发现、勘探开发实践与研究探索为我国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路。提出并阐述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概念、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赋存分布,探讨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形成条件、成藏过程、成藏模式,揭示其形成机理,重点讨论2种主要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地质适配性勘探开发技术模式,分析前瞻了煤系叠合型气藏在煤系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我国发育(分流)河道砂体与煤层接触型(华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型(华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夹砂砾岩型(东北型)3类煤系叠合型气藏,分布赋存分别以华北地区山西组、华南地区龙潭组和东北地区城子河组为代表;沉积作用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关键主控地质因素,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泥炭沼泽、分流河道、支流间湾的沉积微相组合为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有利沉积相序组合;煤层为主的叠置复合储层结构和岩性圈闭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重要特征,统一的含气系统和压力梯度一致是其本质特征;含煤段煤层/砂岩/页岩不同类型储层间发生能量物质传递和平衡、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间运移和相态转化是煤系叠合型气藏形成的主要机理,喜马拉雅期是华北地区山西组煤系叠合型气藏成藏关键期;高分辨率地震岩相解释识别气藏与虚拟产气层合层开发是华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关键特征,“层段优选、小层射孔、分段压裂、投球分压、合层排采”构成华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核心内涵。这些技术模式已得到应用并将为我国煤系气共探共采和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的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于陇县—彬县—焦坪—店头—延安—榆林—神木以北和以西的广大地区。侏罗系含煤地层为延安组,该组含煤地层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枣园段:由一套湖泊、沼泽相为主的灰白色长石砂岩与黑色页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组成,含石油或夹煤层,岩性及厚度变化均较大,厚度14—277米。下段称宝塔山段:由一套河流相灰黄色、灰白色块状中粗粒含长石砂岩组成,夹泥岩和砂泥岩透镜体,偶夹煤线。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安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泛指松花江以南地区,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部具断坳双重结构的大型中新生代的陆相沉积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巨型含油气盆地。大安地区主要钻遇泉三段以上地层,白垩系地层发育较全,由下至上发育了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和明水组地层,新生代发育有第三系大安组和泰康组及第四系地层。大安油田开发的目的层为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属白垩系泉头组第四段和第三段地层。本次研究目的层为泉四段扶余油层。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发育有侏罗系延安组第二段和第三段陆相暗色厚层泥岩层系,矿物成分以石英、黏土为主,石英43%~56%,黏土矿物29%~33%。总有机碳(TOC)1.63%~3.89%,有机质成熟度Ro为0.59%~0.60%,含气量(CH4)0.25~0.85 m3/t,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延安组泥岩的甲烷吸附能力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泥岩处于生物成因气阶段,具备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并可对比美国密歇根盆地Antrim页岩和伊利诺斯盆地的New Albany页岩的地质条件。为查清黄陵北部侏罗系延安组页岩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分析勘查和化验测试资料,对其页岩气勘探潜力进一步评价认为:黄陵北部延安组泥岩分布范围和厚度较大,已进入生物成因气和热催化生气的中间阶段,有机质丰度较高,具备形成页岩气的成藏条件,页岩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冀西北侏罗系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阳眷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记述侏罗系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阳眷组,用以代表张家口地区下花园组(巴柔期)之下,古老地层(前寒武纪或奥陶纪)之上的沉积。阳眷组以砂岩、泥岩为主,底部有一层粗砂岩夹砾岩、砂砾岩透镜体,不整合于冶里组或雾迷山组之上,顶部有一层稳定的菱铁质鲕粒泥岩与下花园组为界;中、上部多为紫红色或杂色,与上覆的含煤地层差别明显;时代可能属早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
洪山殿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湖南省近期煤层气开发的优先靶区之一。矿区含煤地层为晚二叠世龙潭组上段,煤类以贫煤为主,含有少量无烟煤,煤层镜质组含量高,微裂隙发育,顶底板封闭性好,地下水活动弱,特别是区内向斜构造发育,都为煤层气的富集提供了条件。矿区煤层气井测量显示,煤层气平均含气量16.04m^3/t,属极富气煤层。根据矿区构造发育特征,认为在向斜转折部位和未被裂隙破坏的背斜顶部,煤层气相对富集,是今后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14.
依据钻探资料对黄陇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分布特征及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主采煤层4-2号煤位于第一段。含煤地层及主采煤层的展布特征主要受三叠系顶板构造形态的控制,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煤层较薄或缺失。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位于鄂尔多斯凹陷盆地南缘,煤田中东部地区北东-东西向褶皱发育,西部地区北西向断裂发育。受三叠系古地形影响,富县组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煤田内发育的褶皱不同程度控制了成煤期延安组的沉积和赋存状况,背斜古隆起处延安组沉积薄,含煤性差,向斜古洼地处延安组沉积厚,含煤性好;成煤后在区域构造背景下,盆地一度抬升,煤田东、南部含煤地层遭受剥蚀,西部发育的后期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连续性。综合分析认为,煤田主要受成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依据煤层赋存规律与控煤构造的关系,预测在永陇矿区陇县东部-千阳北部、陇县南-千阳一带为找煤有利区。  相似文献   

16.
K2-K4灰岩段地层发育在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以及煤组成。根据宏观沉积特征和微观显微结构的研究,笔者确定了该段沉积物形成于半局限海的潮汐环境。K2灰岩和K3灰岩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潮下带沉积;K4灰岩为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属潮间带沉积物。该层段内的碎屑岩也属潮间带沉积物,其中砂岩为潮渠成因。该段地层中发育的3层煤由于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沉积厚度小,煤质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指导,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小层砂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编绘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图及等时条件下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编图发现,研究区长8顶面为具多个鼻状隆起的西倾单斜,油层的发育多与鼻状构造有关,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自身具备良好生烃能力并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稳定的三角洲砂体、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是长8油层组形成岩性油藏的必要条件,长8油层组下部地层较上部地层、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更容易形成岩性油藏,同时西部储层明显优于东部储层。  相似文献   

18.
陕西黄陵地区煤矿和铀矿资源丰富,由于煤矿和铀矿勘查程度和开发进展不同,对开采技术条件的要求不同,目前铀矿还处于调查和勘查阶段,开发相对滞后,而该区煤矿已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铀、煤产出在空间上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对黄陵地区煤、铀资源的赋存状况和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煤、铀开发的水文地质影响因素,对煤、铀开采引起的地层结构破坏、水文地质条变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煤、铀开发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对黄陵矿区双龙井田含煤地层与油砂岩分布特征做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测试分析了双龙井田的主要出油指标,并对其储油层特征作了分类论述,提出了伴生石油对煤碳开采的影响问题,为今后双龙井田的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冠平 《探矿工程》2018,45(5):33-36
新疆淖毛湖煤田东部勘查区,煤系地层多为灰色、淡黄色砾岩、砂岩,泥岩,泥岩与砂砾岩互层,泥岩夹煤层、煤线等,其中泥岩、泥岩与砂砾岩互层地层水敏性强,胶结性差,在钻进过程中易造成水化膨胀、缩径、坍塌等问题,护壁困难。针对该矿区的地层特征,采用抑制性无固相和低固相泥浆钻进,成功地维持了孔壁稳定,高效、安全地完成了钻孔,为今后施工类似钻孔取得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