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简称"雪龙2"号)是由国家发改委专项经费支持、有望实质性提升我国极地海洋科考能力与水平的极地重大能力建设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按"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模式,由芬兰阿克北极有限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开展详细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雪龙2"号完成建  相似文献   

2.
“中日极地冰川学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9月 1 2日至 1 6日在上海中国极地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极地研究所和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主办 ,中国极地研究所承办 ,会议得到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支持和资助。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来自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所 ,共1 9人。外国冰川学家有 1 4人 ,其中 1 3人来自日本 ,1人来自丹麦。由于 9月 1 1日美国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科学家未能到会。国家海洋…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上海市科委、挪威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支持下 ,由中国极地研究所承办的“中挪极地科学国际研讨会”(China- Norway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ar Science)于 2 0 0 1年 7月 3 0日 - 8月 3日在上海召开。  来自挪威的 1 8名科学家和来自中国极地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的 3 6名科…  相似文献   

4.
我国和德国在地理学方面的交往开始于1930年。当时,四位名叫京特·克勒(Günther khler)、赫尔曼·冯·费师孟(Hermann von wissmann)、威廉·克兰特纳尔(wilhelm Credner)和沃尔夫冈·潘策尔(WolfgangPanzer)的地理教授,由国际联盟(1920—1946)派遣来到中国任教,他们中间有的人一直工作到1938年。下面介绍这四位德国地理学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徐佩敏 《极地研究》1990,2(1):89-89
中国极地研究所情报资料研究中心的工作发展较快。这些工作主要包括极地档案资料的征集、整理和服务;国内外极地文献资料的交换、集累、查询;中国极地专著论文集和《南极研究》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计算机系统及其合作开发。 南极档案资料是国家化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获得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它应该为祖国的南极考察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各单位和个人从事南极(包括北极)实地考察建站及参加国际间南极事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数据、图表、声像以及实物标本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由极地情报资料研究中心科学整理、组织出版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方斌贤  温家洪 《极地研究》2000,12(2):143-156
通过分析南北极地区文献数据库 ( AAR CD- ROM) ,极地文献数量、极地主要学科文献数量、极地冰川学科及其分支的文献数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 ,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自 1 70 3年有第一篇极地文献到 1 90 0年间 ,极地文献数量不多 ,1 90 0年左右时间的文献量有一个增量 ,从1 957~ 1 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 ,南极研究得到很大发展 ,北极研究则是在 1 970年以来有更大的发展 ,这样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着 ;极地研究的有大量的极地冰川文献 ,其次是极地海洋、极地地质、极地生物等学科文献 ;南极地区学科侧重点有天文、大气、地质、生物等学科 ,北极地区侧重在海洋、资源、环境等学科 ;南极研究中发展最快的学科有环境科学、信息科学 ,在北极地区 ,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较为迅速 ;极地冰川学科与其它学科产生交叉研究 ,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 ,学科交叉发展和分支现象在极地的其它极地学科领域也普遍存在 ,也是极地学科发展变化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1-2日,“中日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研讨会”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召开,中日两国长期从事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技术和管理专家20余人出席了该研讨会。日本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国立极地研究所的南极考察事业部长等4名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技术和管理专家,中国的专家主要来自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以来第一次举办关于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8.
法国的区域整治至今已有三十年来的历史。1947年让·弗·格拉维埃(Jean-Franoois Gravier)的“巴黎与法兰西荒漠”一书的问世,第一次揭出了法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该书1954年和1972年两度再版。1947年它还仅仅是对法兰西荒漠的单纯渲染,但后来却成了一部名著。  相似文献   

9.
《极地研究》2021,33(3)
近期,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 科技中)发布, 《极地研究》作为地球科学期刊入选.据统计, 全球地球科学期刊共入选881种, 其中中国期刊入选144种, 《极地研究》世界影响力指数为0.243.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促进极地科学交流与培养极地青年人才,从2010年开始设立"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目前已举行了5届,在我国极地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2013—2014年度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是从符合评选基本条件的、《极地研究》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的论文中,遴选出41篇入选论文。按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3个组进行了第一轮专家函评,确定了6篇候选论文。2014年10月14日,进行了第二轮专家会议评审,6位候选人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7位专家进行提问、评议和投票,最终评选出4位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并在"2014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期间举行了青年  相似文献   

11.
英国爱德华·阿诺德(Edward Arnold)公司1986年4月出版了《现代地理学辞典》(A Modern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8年、2006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及气候因子数据,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18 a来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驱动,并定性分析了社会驱动。结果表明,1980-2007年间年降水量以12.9 mm/10a的幅度波动增加;日照时数以83.3 h/10a的幅度减少;年平均气温、地温分别以0.6 ℃/10a和0.8 ℃/10a的幅度波动升高。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未利用土地分布最广,占面积的71.43%。1988年至2006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为城镇用地、农业用地和天然草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也增加,其中裸岩、荒地、盐碱地、沙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6.28 km2·a-1、5.82 km2·a-1 、2.76 km2·a-1 和0.21 km2·a-1;而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面积呈退缩趋势,其中冰川、湖泊、苇地、沼泽、河流的面积退缩明显,分别减少12.13 km2·a-1、0.43 km2·a-1、0.41 km2·a-1、0.27 km2·a-1和0.21 km2·a-1。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日照时数和降水与各类型生态面积的关联度变化大,分别在0.667~0.997和0.668~0.986之间,气温次之,关联度在0.669~0.835之间,地温最小,在0.667~0.856之间。大部分类型的生态面积变化其驱动因素主要为降水,其次为日照时数,气温和地温影响较小。不合理的社会用水促进了土地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3.
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在世界上较早发现植被系列与高度的系统关系。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山区,人们仔细研究了与卡尔·仇尔(Carl Troll)紧密相关的高度地带模型。在本世纪前75年间,当大部分山区仅通过微弱的土地关系与主要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相联系,人们对山地的认识还是机械的和表面的时候,高度地带概念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望更全面地认识高度增加对植被带形成和结构的影响(通过温度递减率)。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3月 2 8日 ,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召开了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首期建设项目 (G99-A - 0 2a)终期验收会。由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解放军海军航保部、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 7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在仔细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潘增弟研究员作的“工作报告” ,朱建钢和张侠高级工程师分别作的“系统技术报告”、“数据处理规范报告” ,观看了系统的现场演示、系统成果系列展板 ,并对照项目立项时所承诺的各项指标 ,就系统…  相似文献   

15.
准确地探明冰盖物质平衡状况,对于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自IPCC AR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以来,极地冰盖物质平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总结并对比了用卫星测高(雷达测高和激光测高)、物质收支测量和重力测量等方法得到的冰盖物质平衡评估结果,综述了冰盖数值模拟研究在预测冰盖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对海平面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立足于中国当前的极地冰盖物质平衡研究现状,提出了该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文献中,瓦尔特·彭克(Walter Penck)常被人引证的是他对于地貌学概念方面的贡献,然在德国,讨论地理学家对旁人的影响中,虽然他时常为人所提及,但在这些人之中,以他的父亲阿尔布雷希特·彭克(Albrecht Penck)更为显著。将阿尔布雷希特·彭克和他的儿子瓦尔特合在一篇文章之中来论述是合适的。照这种方式,他们在地貌学领域内的思想和影响能得到很好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历次极地考察所获得的极地测绘空间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11)元数据标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的CSDGM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元数据标准,制定了能够描述中国极地测绘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基于此设计并实现了中国极地测绘空间数据元数据管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对元数据的浏览、新增、编辑、查询以及网上发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极地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8.
《极地研究》2005,17(1)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我国极地多学科综合性考察成果的学报类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对外进行国际极地考察学术交流的媒介。  本刊分中文版(《极地研究》(ChineseJournalofPolarResearch) )和英文版 (ChineseJournalofPolarSci ence)。中文版为季刊,每年 3、6、9、12月出版,英文版暂为半年刊,每年 6、12月出版,两刊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始),国内外公开发行。中、英文版均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在相应网站全…  相似文献   

19.
《极地研究》2013,25(4):413
为促进极地科学交流与培养极地青年人才,从2010年开始设立“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目前已举行了4届,在我国极地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012—2013年度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是从符合评选基本条件的《极地研究》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的论文中,遴选出38篇入选论文。按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3个组进行了第一轮专家函评,确定了6篇候选论文。 9月26日经过第二轮专家会议评审,6位候选人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 11位专家进行提问、评议和投票,最终评选出4位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并推荐一位代表做大会报告。获奖名单如下: 1.程方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DNA Barcoding of Antarctic marine zooplankton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2.刘建军,中国极地研究中心,Optical and SuperDARN radar observations of duskside shock aurora over Zhongshan Station 3.李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对南北极地衣优势共生藻的初步探究 4.刘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湖源有机标志物的气候环境意义探析 在“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期间举行了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青年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程方平同志在“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作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极地研究》创刊30周年,在此致以衷心的祝贺!30年前的1988年,《南极研究》正式创刊,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院士发表了发刊词,随着我国极地考察领域的拓展,1997年更名为《极地研究》,2011年期刊改版扩容。30年来,期刊发文量逐年增加,期刊质量不断提升。《极地研究》作为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中文学术刊物,给我国的极地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