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土地内涵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5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900万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00万亩.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审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土资源部 2016年11月11日 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  相似文献   

3.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调控土地市场、提高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各地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形势下,通过对嘉兴市实地调研,分析土地储备机制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拓展土地收购储备方式、创新土地储备机制来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更有效地解决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低效用地再开发依规、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4.
咸宁市是湖北省的南大门,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活力之城,享有“香城泉都”美誉.地型地貌为“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全市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1万亩,人均耕地1.1亩.近年来,随着省级咸宁发展战略和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作为湖北省国土资源“三项改革”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推进工作的示范区,咸宁举全市之力贯彻落实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和新措施,有力推进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在全国首创“亩产论英雄”用地新理念,有力促进了耕地保护,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大大提升了用地效益,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亩均产值达494.48万元、亩均增加值78.56万元、亩均税收12.64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5.9%、8.8%和6.4%;获浙江省唯一、全国首批十大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所辖柯桥区、诸暨市被评为首届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其余4个区、县(市)均创建成为省级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全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土地登记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在绍兴先试先行,全市连续1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6.
四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浙江大地涌动着节约集约用地的春潮;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入实施亩产倍增行动计划,成为浙江创新节地举措、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突出维护农民权益,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全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582个,共计整治土地规模达8.86万亩,预计新增耕地7.91万亩,新增挂钩指标6.03万亩,全省签订指标交易合同981份,转让指标5.61万亩,交易金额达141.76亿元,大大加快了全省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辖一区、一市、四个县,土地总面积9415.2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83万人,耕地面积290.6899万亩,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市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作为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1.2亿元,投工66.8万个,开发整理土地4.2万亩,净增耕地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保证了全市各业用地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建立机构,强化措施,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列入岗位目标晋城市地处丘陵区域,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以来,沧州市在用足用好国家、省及省分配农转用指标的同时,直接利用砖瓦窑用地2106亩;审核、审批砖瓦窑复垦置换项目67个,总面积9587亩;盘活利用存量低效闲置用地8200亩;使用未利用地6138亩,走出了一条内涵挖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省福清市大力创新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有序有力开展土地开发整治、旧村复垦和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再利用,有效保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福清市通过土地整治实现了“三赢”:耕地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仪征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全市现有土地总面积135.15万亩,耕地总面积74.65万亩,人均耕地1.22亩左右,圩区乡镇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警戒线,且分布不均衡,后备资源严重紧缺。近年来,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逐年攀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节约集约用地,坚持走“建设占地少、  相似文献   

12.
无锡是江苏省经济大市,又是资源小市,土地资源开发呈现产出效益高、强度高、后备资源少的特点。面对这一新的市情,在全省实施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行动中,无锡市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以“减量化”促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减少一半,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28.98万亩,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再提升28%,地均产出每平方公里增至7.3亿元,力争到2020年之前实现建设用地总规模零增长,在更高起点上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打造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的无锡样板,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江都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总体情况是人多地少。一方面,108万亩耕地养活着107万人,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土地使用观念的影响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多占少用、宽打宽用、低效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有人无地用、有地无人用”的状况,江都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破解难题,构建起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并于2021-8-26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有关情况。“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全面掌握了全国主要地类数据:(一)耕地12 786.19万公顷(191 792.79万亩)。(二)园地2 017.16万公顷(30 257.33万亩)。(三)林地28 412.59万公顷(426 188.82万亩)。(四)草地26 453.01万公顷(396 795.21万亩)。(五)湿地2 346.93万公顷(35 203.99万亩)。(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 530.64万公顷(52 959.53万亩)。(七)交通运输用地955.31万公顷(14 329.61万亩)。(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 628.79万公顷(54 431.78万亩)。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Engine的二次开发模式,搭建质量检查软件工作环境。按照数据成果质检内容与要求,实现数据成果质量检查功能,并对数据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同时,开发低效用地面积计算和成果数据表格导出等生产工具。一方面提高了低效用地调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确保了成果的质量,对低效用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乃至今后的产品成果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绍兴县连续几年位列全国十强县,既是经济强县、用地大县,但同时又是资源小县。全县70万人口(不包括30万外来常住人口),耕地39.5万亩,人均耕地仅0.57亩。近几年,全县用地需求量都在3万亩左右,而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10年,剩余可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两万亩。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绍兴县县委、县政府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把握机遇,主动自觉地做好集约用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探索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好做法,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统筹发展的新路子,有效缓解了全县建设用地供…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嵊州市利用坡地资源较为丰富优势,实施了“万亩土地开发”工程,计划在5年内造地2万亩,其中2009年完成8000亩。到今年10月底,已有65个项目通过绍兴市级验收,项目总面积8030亩,新增耕地7822亩;另有8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并将陆续完工,全部完成后又可新增耕地5825亩。通过实施土地开发工程,拓展了用地空间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农业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辽宁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十一五”期间,省、市、县、乡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体系和检查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用途管制更加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不断加大.5年来,全省共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133个,总投资59亿元,开发复垦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333万亩,新增耕地78万亩,耕地占补和耕地总量实现双平衡.同时,全省建设用地得到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徐文发 《今日国土》2023,(12):39-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等中国城市面临着存量用地再开发的重要任务。国土空间规划的出台为存量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机遇。本文以广州市“三旧”改造为案例,对存量用地再开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反思。研究发现,在制定存量用地再开发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优先挖掘存量用地的潜力和价值,实施可持续的开发方式。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民众参与,确保再开发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推进存量用地再开发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市民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结合GI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集成专家库、知识库、模型库、元数据库和共享信息库,建立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应用模型分析和可视化空间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辅助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再开发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与评价、设计与模拟、效果预评估等功能,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佛智城二号地块的再开发工作中,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