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这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不仅反映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难度,更说明了土地管理工作者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进行农宅审批和管理,笔者就多年从事农宅管理工作的实践,以义马市为例作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土地预期效益明显增加。但同时,农村土地纠纷也成为了目前农村社会矛盾的焦点。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从2004年至2006年,土地纠纷案件总数高达3140件。因此,必须从法治的视角构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南张楼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北部平原地区,人多地少,既不靠山,也不沿海,与城市相距较远,没有资源优势,所处位置与自然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特点,但通过中德合作土地整理、农村发展项目,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村建设的路子。Z005年,全村年总产值达到2.55亿元,经济总收入3.11亿元,人均5030元,上交国家税金389万元。  相似文献   

4.
回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为之振奋。土地整理给广大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整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护卫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生力军。各地项目区生机盎然、硕果累累。辽宁省围绕土地整理实施“百村扶贫”工程两年来通过生态移民、改土治水、“四位一体化”让辽西北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浙江省嵊州市通过建立“以土养土、以土治土”机制开展以整治“空心村”为主的农村宅基地整理,引导农村朝着新农村方向发展……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显赫,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完成后取得经济收益的分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土地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洪水调蓄、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掌握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规律,对于评价其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环境卫星影像、2005年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数据,经遥感解译分析获取了鄱阳湖地区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1)采用2010年的环境星影像结合2005年土地覆盖数据,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盖数据的精度为80.4%。(2)景观生态学、GIS及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为土地覆盖空间特征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的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景观特征。(3)景观指数能定量说明土地覆盖景观的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能反映景观的生态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状况。面积特征指数显示研究区农村聚落的离散度及破碎度最高;斑块形状指数反映出研究区水体形状趋于规则化,其受到人类的"围湖造田,围湖造地"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干扰。(4)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能定量说明相邻类型在物质交换、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土地资源形成机制、演替过程等。水田与常绿阔叶林的邻接关系反映了人类"毁林开荒"活动对林地与水田演替关系的影响;水田与农村聚落的邻接关系,表明研究区耕地保护的重点是城镇及农村周边耕地的保护;城镇建设用地的邻接关系表明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生活条件,为"移民建镇"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认为:鄱阳湖地区是以耕地为主的农业区,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及森林资源,但今后要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资源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聚土地"的成功,根源于其将农村与城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对接,为农村闲置土地找到了一条出路。安徽绩溪的数百亩土地通过聚划算出租使用权,让农民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模式被称为"绩溪模式"。在参与县域经济峰会的全国百余县长一起见证下,聚土地在农业电商领域的创新成为土地活用标杆。"绩溪模式"实为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今年3月推出的全国首例私人定制农场的项目——聚土地一期。上线几日就被3500多人认购土地,集中在苏浙沪、京广等一线城市;总计认购土地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益评价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它以项目区为整治单元。从图面反映对象来说,农村土地整治图件既要反映整治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又要展示整治后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整治缺乏资金来源 现有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农村明显收益少。在使用上,投向农村地区的资金明显少于城市地区,而投向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则更少。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为响应党中央号召,也因政绩的驱使,目前都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土地整治,如政府出钱编制村庄规划、政府进行土地整治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以及国有上地使用制度进一步深化,必将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和农业用地重组活动,其利用价值和资产价值将极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土地管理事业带来创新局面。 农地使用现状及制约重组因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上地使用制度深得农民的拥护,以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为突破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为主的新型上地使用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证明土地使用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开始向富裕型转变。这段时期,农民的耕种形式是在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