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鑫  叶长盛  杨庆坤  郭福生  刘毅轩  刘勇  齐子瑞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29-2023020029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并提出构建地质背景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体系的建议。针对范围划定,提出了先划定地质资源范围,再综合划定地质文化村规划范围的方法。在比较分析地质文化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规划实践探索,提出地质文化村规划的15项主要内容,包括9项强制性内容和6项引导性内容。在规划内容中,注重突出地质产业、彰显地质特色、融入地学文化和衔接好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2.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并提出构建地质背景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体系的建议。针对范围划定,提出了先划定地质资源范围,再综合划定地质文化村规划范围的方法。在比较分析地质文化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规划实践探索,提出地质文化村规划的15项主要内容,包括9项强制性内容和6项引导性内容。在规划内容中,注重突出地质产业、彰显地质特色、融入地学文化和衔接好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3.
吴长安 《中国地质》2000,(11):37-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编制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摆在我们地矿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贯彻实施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在新形势下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进行探索.下面,笔者根据襄樊市地矿局和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经济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对规划修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修改的内涵、原因、原则、方案评估入手,对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土地利用规划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5个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南京城乡规划工作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南京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指出统筹南京全域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最后,笔者从"全域统筹,一体发展"的大南京城乡空间格局下,提出了南京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6.
王梅 《辽宁地质》2010,(4):15-17
日前,《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国土资源部、辽宁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共同努力下,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并要求严格实施。这标志着我省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规划道路红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扈震  张欣 《地球科学》2002,27(3):311-314
规划道路红线是规划、布局整个城市的基本骨架, 是规划部门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但目前规划道路红线还停留在传统手工设计和管理上, 已经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只有将规划道路数字化, 才能解决这种矛盾.分析了规划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行业中的重要性, 以及GIS技术在规划道路红线中的地位, 并针对规划道路红线的特点, 设计出规划道路红线地理信息数据并对红线的录入操作, 比如说道路中线、边线、拐角处理, 交叉口处理, 以及喇叭口处理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旨在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实现规划道路红线的数字化, 以满足城市规划领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战略是实现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区域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提出西部开发必须在合理有序的规划前提下才能具体实施。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引入规划,结合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作为规划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运用“预案”研究方法为决策提供多目标、多层次的选择方案,并建议在若干具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景观生态建设规划试点。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多是从某方面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的要求,通过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袁汝华 《水科学进展》2002,13(6):763-767
针对防洪安全建设规划中运用机率小、预见期较长的蓄滞洪区,在保证其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考虑蓄滞洪区内工农业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运用区域布局理论,提出移民建镇优化规划的布点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洪泽湖圩区规划。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义、规划体系及规划在矿业活动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了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内容,突出了山东省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即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业领域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矿山建设,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对矿产资源规划的评估体系进行了论述,总结规划实施效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11,(5):62-63
一、加强规划的实际应用。根据各街道(乡、镇)国土资源所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需求,在保证精度和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导入到国土资源所较为常用的Auto CAD平台,坐标系由国家西安80坐标系换算到宁波坐标系,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格式的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格式下发到各国土所,为其今后的宅基地发证、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侯颖 《山东地质》2009,(6):58-59
一是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步伐。在规划编制中,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电网规划工作困境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能源规划、城市规划、科技进步三方面,分析了当前电网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挑战,并对未来电网规划工作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素玲  张华发 《安徽地质》2004,14(2):157-160
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两种规划不同的特点,提出衔接好两种规划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战略是实现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区域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提出西部开发必须在合理有序的规划前提下才能具体实施。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引入规划,结合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作为规划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运用“预案”研究方法为决策提供多目标、多层次的选择方案,并建议在若干具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景观生态建设规划试点。  相似文献   

17.
陈春来  吴丹  石纯 《世界地质》2005,24(3):276-281
将RS与GIS技术运用到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中,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使之更具可操作性.GIS技术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与生态建设工程的环境效益分析评价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东部一典型的小城镇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提出了生态功能分区、规模化利用土地及调整产业布局等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亮点,该文通过对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及实施难的原因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土地利用规划,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后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出对策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框图的基础上,该文特别就借鉴外国土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基层地方的作用、公众参与和经济措施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国和省级规划同步编制,交叉双向推进,市、县级规划编制先行试点;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修编工作;积极探索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玮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0-23,34
"两规合一"要求在严格落实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和管控的前提下,在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具有较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并强化区域生态结构控制,因地制宜地分解落实规划指标;在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面,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阻隔功能,利用基本农田刚性的控制手段,阻挡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有效保护现状耕地,从而形成最佳的粮食生产区域和最优的生态空间。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全面阐述了在"两规合一"要求下,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指标和保护图斑的规划方案,实现了区、镇两级基本农田在功能、布局和数量的协调和统一,为大都市基本农田规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