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治国方略的角度来说,一般认同的公理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的稳定,经济稳定的基础是农业的稳定。那么农业稳定的基础是什么呢?应当说是国土的稳定。国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劳动生产的自然基础,国民财富的物质源泉。马克思曾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并多次引证威廉·配蒂的一个观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9页)。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奔小康关键在“三农”,重点应在“三地”,即耕地、林地、草地(再加上水域和矿产资…  相似文献   

2.
耕地是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基础,是我们的“生命线”。把这条“生命线”保护好,是党和国家赋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十五”期间的耕地保护工作,请看潘明才同志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调”成果的底图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实现,统一的底图底数是开展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最新、最全面的一次国土调查,为统一底图底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基于“三调”成果分步开展“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现状与管理”的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借助专项调查丰富自然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属性内容,形成一张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底图。  相似文献   

4.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漫延至全球,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抑制金融危机带来的进一步危害。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有“危”就有“机”,经济动荡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国土资源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十五”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土资源工作要在“优质服务、夯实基础、深化改革、重点突破”上狠下功夫,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今年主要应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清测绘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当今人类社会经济80%的活动都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测绘,特别是现代化测绘,通过高科技手段和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广泛服务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早已讲过的“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涉及到信息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03,(4):14-16
加快构建“数字江苏”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是江苏全省测绘系统落实国家测绘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促进当前和今后事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这既是适应国际科技、经济最新发展趋势,建设“数字江苏”的要求,又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主题为“感恩农业、关爱农业”的“中国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拉开帷幕之前,笔者就有关农民问题与党国英研究员进行了交流,他认为,“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温饱之后的新挑战。“三农”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简称,相关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几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难以分割。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社会地位,必须改变我国脆弱的农业基础;而农业的发展依赖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的速度,但事实上,农民并不积极当城里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9.
宣萌 《中国测绘》2005,(6):81-81
本刊讯 200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五”与“十一五”衔接的关键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基础测绘工作,不断扩大测绘技术与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与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西省阳城县国土资源局在实施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双保”工程中,强化保障和保护效率,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大力夯实基础和基层工作,有效解决了“双保”难题,全面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为全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是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增长整体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规模,投资结构日趋合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建设和管理实现新跨越,市容市貌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长度和海岛礁数量都位居我国首位。近年来,在从“海洋经济大省”到“海洋经济强省”转变过程中,浙江省率先启动并常态化开展了全省海域的岛礁测绘工作。海岛礁测绘不仅提供了精确的岛礁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为统一陆海测绘基准、加快海岛礁的开发利用、湾区经济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常规的海岛礁测绘存在以下3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沈昕 《地图》2018,(3):38-43
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中,利用中国县级尺度的人口数据,提出了“胡焕庸线”,该线是关于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的重要发现。胡焕庸线作为人口地理分界线,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在经济、社会中持久地产生影响。2013年和2014年,李克强总理分别提到胡焕庸线,并就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提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此即“总理之问”。  相似文献   

15.
GPS在南平城市基础测绘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东南面,闽江上游建溪、沙溪和富屯溪的汇合处,是福建省主要的交通枢纽,是闽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近年来,南平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全面起动“数字南平”,构建南平数字化地理信息平台,使信息数据作为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重要依据,从2004年起市财政局建立了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机制.本文简要阐述将GPS用于南平市规划区基础测绘工作中的几个(控制网设计、控制点的合理选取和数据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当前,我国正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经济已经企稳回升,趋势向好。但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而且企稳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仍然面临着波及全球的结构性振荡和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双重挑战。从国土资源管理来看,土地管理是“两碰头、一忧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一紧一松,振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总体的要求和时机,破解难题、缓解压力?徐绍史部长在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讨班上的报告中指出,总体要求就是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并以此为主线,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今日国土》2013,(10):5-5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有很大空间.内需潜力巨大.深化改革也会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要继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的“好”.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和加快改革.着重在提质增效和可持续上下功夫;就是要努力把“短项”变成“长项”.切实使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区域”下加强基础测绘规范化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地球”、“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成为可能。基础测绘具有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职能,成为建设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中坚力量,鉴于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系统性、标准性要求,必须加强基础测绘的规范化,它关系到各种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管理、应用、更新以及共享,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本文从局部和细节入手,阐述在现代测绘软硬件环境支持下,建立区域或模块级基础测绘规范标准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全国城市每年有数以百万亩的土地通过市场出让使用权,用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0年代.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确立了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1983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提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经济事业要继续发展”.城市性质不再提“经济中心”。1997年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会议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