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名档案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档案,因此它具有不可忽视的自身价值和鲜明的个性特点。它是地名工作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为现在和将来深入地开展地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地名档案又是国家极重要的专业档案,也是国家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严谨详实,内容丰富地记载着与地名有关的社会、语言、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风情、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直接为国家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工农业生产、地籍地形测量、地质勘探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地名信息和数据资料。同时地名档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证地名普查成果质量,北京市对地名普查全过程进行了监理。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实践,对地名普查监理的目的、流程、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背景,详细阐述了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范围、任务、内容,着重从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并总结提出了普查的关键环节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城乡规划工作和民政工作的市领导任组长、26个委办局为成员的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地名普查的总体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指导质监、技术咨询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委,具体承担本市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日常工作。各区政府也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本区的地名普查工作。2014年以来,陆续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测绘局牵头组织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名所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 1 :50 0 0 0地名数据库试点项目”日前在京通过了由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和民政部地名区划司组织的验收。“全国1:50000地名数据库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自2014年7月启动以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简称北京院)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列为院级重点工作,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小组,人员由全院范围内抽调的管理、技术、质量及宣传等方面的业务骨干组成。截止2016年2月,北京院投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人员120余人,投入各种计算机及采集终端160台套,累计参与普查工作量达1140人月。在做好北京院中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1979年开始,投资数千万元,数十万人参加了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现除青海部份地区未完成、西藏地名普查尚未开始外,全国大规模的地名普查已经基本结束。获得了几百万条十分宝贵的地名普查资料。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料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一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建立了一些初等的地名数据库,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随着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以及计算机硬、软件价格的下降,办公室自动化逐渐普及,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工作。为此,当前急需着手制定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国家规范。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资金和人力,使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地名数据库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便于资料共享和技术转让,便于广大用户使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名数据库,并为今后建立计算机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少经验教训。例如,美国林务局从六十年代开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下简称“二普”)数据具有精度高、类型全面、现势性强等特点。如何对地名数据进行最优符号化是“二普”成果转化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构建了地图符号库树结构模型,提出从主题尺度、符号形态、要素分类分级3个方面进行符号视觉层次构建的思路,充分利用视觉变量构图元素的组合实现多层次符号视觉效果。将该方法运用于《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图集》的编制中,通过符号设计实例充分论证符号视觉层次体系设计在地名图集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可为“二普”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地名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莹莹  王英杰  张桐艳  张生瑞  方雷 《测绘科学》2019,44(11):74-80,128
针对平原区县级地名密度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问题,该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直观地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隋代至今,县级地名密度与地名重心均不同,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名重心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县级地名的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进数量逐渐增多,且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东北平原县级地名形成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0.
全国 1∶ 2 5万地名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 1∶ 2 5万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空间定位型的关系数据库。介绍了全国 1∶ 2 5万地名数据库的数据内容、数据的组织、数据库结构、建库的工艺流程和数据库应用。对将空间地理数据中的地名转到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过程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冲  刘永轩 《北京测绘》2020,(4):462-466
为实现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目的,利用普查成果数据,基于WebGIS、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方法,开发了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系统。介绍了系统建设背景及其必要性,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总体架构及其关键技术,深入挖掘地名特色和文化内涵,以讲地名故事、检索地名信息及空间位置、统计地名图表等多种形式,满足社会公众获取权威地名信息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系统建设为主线,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北京市地名普查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地名通名与地理要素类型的关系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规模的全国地名为数据源,采用人工辅助方式提取地名通名,建立地名通名和地理要素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地名通名和地理要素类型的交叉映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地名凝结了区域文化及历史过程,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何挖掘地名文化信息是一个有趣又重要的问题。结合文本知识、专业知识、先验知识、专家知识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通过建立知识库及提取规则,采用数据制图、模型制图、知识制图等制图方法实现中国大陆方言地名、地名通名制图。结果表明,制图结果可以得到相关地名的空间分布范围,揭示区域地名通名的高频词汇特征,可以为区域地名管理、规划、保护与利用提供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4.
CH20040001 南非权威地名数据库的建立=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thoritative Geographical Names Database for South Africa[会,英]/Kubheka T∥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ICC), 2003.8.10-16:Durban,South Africa.-217 根据1998年118号南非地名法成立的南非地名委员会,负责南非地名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向南非文化科技部负责。根据地名法,文化科技部应当建立一个研究室并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把计算机数据库、图书馆、参考材料和文件档案归并到一起。 (廖祥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已经进入成果转化利用阶段。根据民政部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北京市地普办基于地名普查成果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满足普查成果的信息化共享。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设计规范,研究了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流程,以及相关的数据体系和规范标准,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据库建设思路,实现了成果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ArcGIS软件是针对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属性数据等进行编辑处理的一款GIS软件,目前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开发整理等各方面,都能看到ArcGIS软件的身影。由于地名具有空间、属性信息,ArcGIS软件在地名普查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主要介绍ArcGIS软件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问题,该文以湖南省5批共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借助ArcGIS10.2平台,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最邻近点指数等方法,描述了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湖南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热点地区在省域西部与南部。自然景观类地名多于人文景观类地名,以水文类地名、地形地貌类地名居多,地形地貌类地名凝聚在地势高峻的山区,水文类地名大多数分布于沅江和湘江流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关系紧密,其中,姓氏命名类地名反映了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建筑园林类和美好寓意类地名是当地民俗、建筑、信仰等文化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永轩  董明  蔡磊  李程程  张冲  潘笑  甄艺津 《北京测绘》2023,(10):1327-1331
地名是一种具有地理位置指向性与历史文化内涵社会性的重要信息资源。北京市地名管理工作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传承古都优秀历史文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数据时代下,应充分利用好地名数据资源,挖掘提取有效信息,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文章分析了北京市地名大数据的特征,分别从地名管理、文化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论述,为地名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地名与城市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与城市规划牛汝辰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一、城南规划应与城市地名规划同步城市地名对于城市的交通、邮电、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城市地名应不断走向规律化,这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城市地名缺乏科学管理,继续保持杂乱的分布状态,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