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通过风氧化煤各项指标的分析,提出了各种风氧化煤——煤或粘土、强氧化煤、氧化煤和正常煤的划分指标,并对控制煤层风氧化的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煤的含硫量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万县长江大桥420m钢筋混凝土箱形拱用劲性骨架施工时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钢管混凝土应力历程的计算结果;并用模型试验验证了所编制的LSB-NS计算程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煤结构与煤变质程度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的芳香性和缩合程度,查明了由褐煤到低变质烟煤,从低变质烟煤到高变质烟煤,再到无烟煤,煤结构变化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可以根据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划分煤变质阶段。   相似文献   

8.
9.
唐亚兰 《矿床地质》1988,7(3):89-96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了手标本和显微镜下研究、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成分分析以及 X 射线、红外光谱和顺磁共振分析。阐明了煤化过程中不同变质程度煤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探讨了其中的变化规律,确定出煤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渐变过程,是非芳环结构不断破坏,芳环结构不断稠合的过程。内部结构的变化使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岩石学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伴随围岩粘土矿物组合和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平庄煤盆地演化及聚煤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区地质概况平庄盆地包括平庄煤盆地、四龙煤盆地等20个次一级的相对独立的聚煤盆地。平庄煤盆地面积约720km2,是一个半地堑式基底不平的断陷盆地。含煤地层为杏园组和无宝山组 ,元宝山组是盆地内主要含煤地层。层序是以不整合及相应的整合界面为边界的一种成因地层单元〔1〕。成因地层分析的中心思想是建立等时性地层格架〔2〕。平庄煤盆地的煤系地层共划出5个沉积幕(图1),其中第Ⅰ~Ⅱ沉图1平庄煤盆地成因地层层序划分积幕起到了对盆地的填平补齐作用 ;第Ⅲ沉积幕末期 ,即湖泊初始萎缩时期 ,局部有聚煤事件发生 ;第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的叠加变质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起 《地学前缘》1999,6(Z1):1-8
中国煤变质具有多阶段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的特点;部分中国煤经历过3个变质演化阶段: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的第1演化阶段。以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为特征的第2演化阶段和以奠定煤变质格局为主的第3演化阶段。除煤的深成变质普遍存在外,区域岩浆热变质为另一种中国煤的主要变质模型;多热源叠加变质是中国大多数中、高煤级煤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影响最显著;中国煤的叠加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第2演化阶段;文中归纳出5种叠加变质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12.
抚顺煤田煤变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顺煤田的煤变质表现为一种具有浅成、高温、作用时间较短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特征。在西露天矿坑内和龙凤矿井下见有十分发育的接触热变质带,接触热变质煤未形成良好的天然焦,而是形成“炭渣状煤”或“烧变煤”。煤变质带明显,在平面上和垂向上都有所反映。煤变质带的分布与后期侵入的辉绿岩的分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煤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起 《现代地质》1992,6(4):437-443
本文从4个方面扼要地讨论了煤变质作用的近期进展。在煤级参数方面对镜质体反射率及其缺点和弥补的方法做了介绍,简述了近来提出的新的煤级参数。在煤化作用机理与特点方面概述了涉及煤化作用的煤结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煤化过程的演变中与镜质体反射率、挥发份的内在联系;煤化作用跃变与沥青化作用;“惰性组的煤化径迹”——煤化作用的一个新的方面。新的煤变质作用类型探讨。煤变质因素和煤化作用平衡,煤变质作用研究应用于其它地质学科。最后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煤变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阜康大黄山煤矿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山前坳陷东段,多项煤变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变质程度沿煤层走向分带较为明显,沿煤层倾向上煤变质程度虽未突变,但挥发份却随深度加深明显减少.结合煤矿区域构造特征,煤层的变质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动力变质作用为辅.同时推测深大断裂有利于隐伏热异常形成,它的多期次活动可为地下水从地壳内部获得热量提供通道,并为煤层变质提供热源.  相似文献   

15.
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系的X射线衍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 《矿物岩石》1998,18(3):8-11
通过对湘中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及其顶板泥岩的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是湘中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系变质的主要原因,对测水组煤系化学结构影响较大,动力变质作用仅起局部和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岩浆热变质作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岩浆热变质作用的数学模型,以北京房山侵入体为例,模拟出不同区域温度场下的煤接触变质,探讨了侵入体—围岩系统的特征。其结果表明房山侵入体造成的煤接触变质范围相当有限,并且该侵入体就位应处于较高的区域温度场中,反映出中、晚侏罗世开始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持续。  相似文献   

17.
抚顺煤田接触热变质带及其煤变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抚顺煤田西露天矿的大比便尺填图以及横向追索,发现大量的接触热变质“烧变煤”的存在,观察到接触热变质带与辉绿岩呈明显的热接触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浆岩研究指出抚顺煤田煤变质为一种具有浅成、高温,作用时间较短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各种煤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考察煤变质程度的新指标-变质系数,不仅合理,而且能较精确地反映出煤的变质程度。  相似文献   

19.
湘中南地区煤变质与地质构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伟尔 《地质论评》2000,46(1):64-70
对耒阳一临武径向构造带内的白沙含煤向斜用计算机计算镜质组反射率椭球确定了古构造应力场方向,发现其工变质分带没有联系。笔者还将研究区中的其他几个向斜工的变质程度与构造形迹,构造复杂程度、煤受构造破坏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变质指标等值线延展方向与向斜轴不平行而呈大角度相交;受抗日 强烈的向斜陡翼的煤变质程度并不高于受挤压相对弱的缓倾斜翼;祁阳山字型构造中煤变质指标等值线延展方向穿切前弧而  相似文献   

20.
石炭井矿区煤变质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炭井矿区是西北重要的炼、配焦煤供应基地之一,由于生产年代长远,矿区内已面临着煤炭资源枯竭的重大问题。为使老矿区能够恢复生产活力,本文对矿区煤类变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作了分析探讨,证实矿区深部仍有大量优质煤类贮存。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出煤层在上覆地层压力下挥发分变化特点,本文作出一种新型的剖面图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