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华 《山西地质》2013,(6):59-62
山西平顺天脊山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第六批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包括通天峡、天脊山和神龙湾3个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6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地质遗迹39处,地方级地质遗迹5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为岩石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大类的泉水景观、河流景观和瀑布景观,其中最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流水侵蚀地貌景观和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2.
郑炎贵 《安徽地质》2005,15(1):64-68
天柱山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科考与旅游的资源主要是十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与生物景观以及底蕴深厚的古皖人文景观。近年来,国家地质公园制度的出台并实施,为天柱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带来了机遇,这不仅可以促进天柱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同时也丰富了天柱山旅游业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天柱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天柱山旅游资源丰度和品位、蕴涵价值和前景、开发条件和实力,尤其是旅游地学的开发利用阐述了申报和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以现代山地冰川地貌景观为核心,辅以古冰川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景观,融类型丰富、规模宏大的地表碳酸盐岩钙华堆积地貌、各类水体景观和构造地质遗迹资源为一体。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地学意义。研究表明,该地质公园在冰川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和岩石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为典型的地学科普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19,(1):169-172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以现代山地冰川地貌景观为核心,辅以古冰川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景观,融类型丰富、规模宏大的地表碳酸盐岩钙华堆积地貌、各类水体景观和构造地质遗迹资源为一体。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地学意义。研究表明,该地质公园在冰川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和岩石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为典型的地学科普意义。  相似文献   

5.
螺髻山冰川地质遗迹景观地具有丰富的资源景观,如古冰川地貌景观、温泉景观、岩溶景观、土林景观。其中尤以螺髻山上有限的范围内却保存着齐全的各类冰川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是螺髻山地区宝贵的资源。文章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螺髻山冰川构造地质公园的构想建议。本项研究旨在以开发地质资源达到保护地质遗迹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董茜  李江风  方世明  马筱 《地球学报》2015,36(6):799-806
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以(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及山地生态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个大类、20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5处。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岩石学、化石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园内多处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等发起的“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究会——中国三清山”,于2006年7月24~28日在江西上饶市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基本理论问题、花岗岩景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火成岩,它既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最佳物证,其地貌景观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仅在中国以花岗岩地质地貌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区就达30多处,是构成景区最多的一类岩石,说明了花岗岩地貌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随着花岗岩景区的日益增多,广大游客在游览中…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0,(2):332-337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冰川地貌、变质岩、构造形迹与峡谷、湖泊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通过野外调查与相关资料研究,对大理冰期剖面、苍山两处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美学、科普教育、地学旅游、人文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国内、国际同类型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其能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本研究结果可供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冰川地貌、变质岩、构造形迹与峡谷、湖泊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通过野外调查与相关资料研究,对大理冰期剖面、苍山两处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美学、科普教育、地学旅游、人文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国内、国际同类型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其能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本研究结果可供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质剖面。完整地记录了冰  相似文献   

11.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突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高、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了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并对地质公园内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岩溶洞穴、岩溶漏斗、泥盆纪标准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以及山岳、峡谷地貌等,其中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1处,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有12处。   相似文献   

12.
彭措 《甘肃地质》2014,(1):F0003-F0003
甘肃天祝马牙雪山峡谷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距武威市和省会兰州市约140公里,其主体位于天祝县城西南58公里的炭山岭镇,属以自然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集山、水、石、木及人文地理、水利工程、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类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内保存的马牙雪山古冰川地貌、金沙峡深切峡谷地貌、本康丹霞地貌和石门三岔枕状熔岩等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3.
川西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极具美学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仅有部分地质遗迹分布区建成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程度较大,不能满足川西高原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通过调查及系统资料收集,对川西高原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分类、分布规模、空间区划等特征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地区的地质遗迹共分为三大类、十一类、二十四亚类;整体分布区划分为三个地质遗迹分区(川西北高原地质遗迹分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质遗迹分区、邛崃山-大雪山极高山地质遗迹分区)和十三个地质遗迹小区(石渠丘状高原-高平原地质遗迹小区、壤塘-黑水中起伏高原地质遗迹小区、若尔盖湿地地质遗迹小区、金沙江中游峡谷地质遗迹小区、沙鲁里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雅砻江中游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九寨沟-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雪宝顶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汶川-茂县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四姑娘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丹巴矿山地质遗迹小区、贡嘎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踏卡矿山地质遗迹小区),为后续挖掘旅游开发价值并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47-352
川西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极具美学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仅有部分地质遗迹分布区建成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程度较大,不能满足川西高原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通过调查及系统资料收集,对川西高原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分类、分布规模、空间区划等特征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地区的地质遗迹共分为三大类、十一类、二十四亚类;整体分布区划分为三个地质遗迹分区(川西北高原地质遗迹分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质遗迹分区、邛崃山-大雪山极高山地质遗迹分区)和十三个地质遗迹小区(石渠丘状高原-高平原地质遗迹小区、壤塘-黑水中起伏高原地质遗迹小区、若尔盖湿地地质遗迹小区、金沙江中游峡谷地质遗迹小区、沙鲁里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雅砻江中游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九寨沟-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雪宝顶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汶川-茂县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四姑娘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丹巴矿山地质遗迹小区、贡嘎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踏卡矿山地质遗迹小区),为后续挖掘旅游开发价值并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和笔者长期地质观察的基础上,针对庐山跨世纪的第四纪冰川之争,介绍了庐山白垩纪以来由S形复背斜-地垒式断块山-变质核杂岩的成山过程、地层岩石分布状况及第四纪冰期时的山体地质结构与地貌;就庐山地区冰蚀地貌与冰期、间冰期沉积物争议问题介绍了观察结果与认识。通过更新世冰期与全新世亚热带湿润多雨气候形成的地貌与沉积物对比,揭示了二者的显著差异及泥石流与冰碛的不同;阐明了冰期后流水作用对冰蚀地形的强烈改造作用,以及庐山典型的冰蚀与水蚀复合地貌景观。最后指出,庐山第四纪山岳冰川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构造地貌、特凉的小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特厚特硬的莲沱组砂岩是冰川遗迹保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庐山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奠基之地和世界上中低纬度、中低山第四纪山岳冰川遗迹保存完美的唯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龙门山地质公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门山突出的特色是内陆推覆造山。本文就其间最具代表性的龙门山中段建立地质公园进行了论述。将公园内半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分为三大类23亚类。按景观、景点、景区和旅游区四个级别进行分区;以导向性景观、重要性景观和配套性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龙门山中段具有建立以导向性景观为主体,以重要性景观为重要内容,开展多功能、多层次为目的的地质公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是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审定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晋城市陵川县境内,包括王莽岭和黄围—门河2个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0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33处,省级地质遗迹31处,地方级地质遗迹2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貌、地质构造、古生物和水体景观大类。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2-678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是米仓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岩溶地貌、峡谷地貌以及流水地貌为代表,可划分为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在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米仓山构造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对于系统认识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是米仓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岩溶地貌、峡谷地貌以及流水地貌为代表,可划分为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4大类、10小类共计171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在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米仓山构造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研究对于系统认识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安泽 《地质论评》2007,53(B08):227-228
中国的花岗岩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发现,在岩石类型、成因类型上,世界上已知的类型中国几乎都有。特别是中国的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不仅多样化程度高,而且美学观赏价值优于世界其他各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试从中国花岗岩地质地理分布、地貌景观类型划分、旅游开发价值、花岗岩景区建设及今后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及到花岗岩景区游览的广大公众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