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云南天文台一九九五年度学术论文汇总、上报中科院成果、鉴定成果及获奖项目一、发表论文:(共98篇)1国际著名刊物(共14篇)1)BLLac天体中相对论正负电子的辐射特性=ASignatureofRelativisticElectronPositronB...  相似文献   

2.
XRB、SGR和GRB简介X射线爆发(X-rayBursters,以下简称XRB)、软γ射线复现(Soft-gammaRepeaters,以下简称SGR)和γ射线爆发(γ-raaBursters,以下简称GRB)都是天空中暂现、转瞬即逝的高能现象,三...  相似文献   

3.
XPer的新发射相:光谱与红外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恒荣  夏剑萍 《天文学报》1995,36(4):438-441
XPer的新发射相:光谱与红外观测杭恒荣,夏剑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联合实验室关键词Be星/X射线双星,发射线,JHK测光1引言XPer是一颗Be/X射线双星(4U0352+30)的光学对应体[1-3],中子星的...  相似文献   

4.
对BLLac天体PKS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的光变时标,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所致。由此可解释X射线谱的观测特征,特别是X射线幂律谱高频端的陡化。  相似文献   

5.
用同步-自康普顿机制(SSC)来解释1994年5月在BLlac天体Mrk421中观测到的TeV-X射线爆发,认为此Tex-X射线爆发是由一个高能成分产生的,它具有平坦的电子能量分布,其低能段上能谱指数αe≈0.25,这个爆发成分独立另一个低能成分(或宁静成分)此宁静成分具有较陡的电子能量分布,它产生宁静态的辐射能谱。大多数射电爆发表明电子能量分布有坦谱,能谱指数αe≈0.2-0.4,与这个事实一起  相似文献   

6.
对BL Lac天体PKS 2155-304的多波段同时性观测表明,1-10keV左右的X射线谱可用近似幂律谱和6-7keV之间的吸收峰很好地描述,观测到光变时标tD≤2000秒。这说明X射线很可能是产生于中心黑洞附近的内部区域而穿过源外部“冷“的气体到达观测者的。因此,本文假定1-10keV左右的X射线是在中心天体附近区域产生,观测到的谱则是原始谱在穿过周围较“冷“的等离子体介质时,受到康普顿软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具有多波段谱指数及流量观测资料的59 个Blazar 天体作为样本,我们研究了各波段流量之间,谱指数之间的可能的相关性。新的可能的限制已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结果暗示:(1) 同步自康普顿机制是Blazar 天体γ射线辐射的主要机制。(2) 相对论电子与吸收积盘热光子的逆康普顿散射是Blazar 天体γ射线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机制。(3)BLLac 天体不是“纯非热辐射”的天体,它们也具有强的热辐射。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红移不同光度AGN的大蓝包位置进行了统计检验,主要统计方法是对比软X射线波段谱指数(αsx)分布与“直线”连接紫外1050A和软X射线0.5keV的幂指数(αuv-sz)分布,经过平均值统计和K-S检验,表明二分布是类似的。因此,在1050A至0.5keV中可能是幂律谱,统计预言大蓝包峰值在1050A附近,这个统计结果在软X选低光度AGN样本(WF93)上亦能得到,这表明WF93样品尽管普  相似文献   

9.
Rieger  E 甘为群 《天文学报》1993,34(4):430-435
本文收集了SMM运行期间(1980.2-1989.11)与地面观测相对应的太阳白光耀斑HXRBS和GRS观测资料,就白光耀斑与硬X-射线发射及伽玛射线发射之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白光耀斑与伽玛射线发射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白光耀斑也并非全具有强硬X-射线发射,对那些只具有对较弱的硬X-射线发射的白光耀斑,我们发现低能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驱动连续发射,因而它们可能起源于色球,而对那些具  相似文献   

10.
周曦  方成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4):401-407
本分析了南京大学太阳塔1991年10月24日用多波段光谱仪观测到的高时间分辨率(5s)的一个2N/X2.1级白光耀斑光谱,对耀斑谱线轮廓,连续发射强度,X射线和射电爆发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表明,该耀斑属I类白光耀斑,具有如下特征:(1)在白光耀斑的脉冲相期间,各波段光谱线心强度,连续辐射,谱线半宽以及线翼红不对称性与硬X射线高能波段的爆分同时达到极大;(2)Hα谱线在连续发射极大时半宽达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第22太阳周(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中发生过M级以上的X射线耀斑(Hα耀斑级别≥M级,并伴有X射线的耀斑)对应的395个活动区资料进行了耀斑指数的统计,得到的结果:1.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级别综合指数表,2.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总指数表,3.第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耀斑总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4.第22太阳周M级以上X射线濯斑总指数直方图,该图表明第22太阳周活动的极大年分别是1989和1991年,为第23周太阳活动预报提供了可用参数。  相似文献   

12.
运用自回归功率普研究Cyg X-1 X辐射的频谱特征,结果显示Cyg X-1转换态和高/软态时变频谱的连续成分,可以统一由有截断的幂律的成分描述,转换态存在小地3HZ的宽峰结构及准周期振荡(QPO)成分(4-12HZ),而高/软态完全可由截断幂律普描述,不存在显著的QPO。截断频率在各态相相当,在不同态的演化与平流为主的吸积流模型(ADAF(预期的情形一致。本文结果表明,自回归功率 研究X射线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X射线选择BLLac天体(XBLs)的完备样品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讨论了该样品各观测量的分析,最新发现的几例X射线和ROSAT选择的BLLac天体的Hubble关系及BLLac天体的红移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常将太阳高能观测划分为三个能段,软X 射线能段(0 .1keV~10keV) ,X 射线及软γ射线能段(0 .1 MeV~10 MeV) ,γ射线能段(1 MeV 以上) 。本文就各个能段的探测技术,包括成像系统和探测器,作了全面的调研,重点在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线性状态空间模型(Linear State Space Modil-LSSM),将CygX-1的功率谱分解为LSSM产生的模型功率谱和剩余功率谱两部分。集中分析剩余功率谱,结果显示,CygX-1在低/硬 态、转换态和高/软态三种状态的剩余功率谱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其中高/软态和低/硬 态的剩余功率谱存在一个宽峰结构,中心频率分别为~8Hz和~5Hz,低/硬 态的剩余功率谱在~0.07Hz达到极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两类射电源FR-Ⅰ和FR-Ⅱ型的射电-光学—X-ray的谱特征。FR-Ⅰ射电源的射电-光学谱比FR-Ⅱ射电源平得多(△αro≈0.19);但对于光学-X-ray和射电-X-ray谱,FR-Ⅰ却比FR-Ⅱ陡得多(△αox≈0.40;△αrx≈0.10)。初步结果表明,FR-Ⅱ(G)可能是FR-Ⅱ(Q)向FR-Ⅰ过渡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1997年2月27日和3月1日坚天座座X-1的两次空间数据观测。发现千赫兹QPO频率同X射线能谱有一定相关,其和赤类似于另一个X射线同源4U1605-52,讨论了分析结果对了解吸积及QPO产生过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两类射电源FR-Ⅰ和FR-Ⅱ型的射电-光学-X-ray的谱特征。FR-Ⅰ射电源的射电-光学谱比FR-Ⅱ射电源平得多;但对于光学-X-ray和射电-X-ray谱,FR-Ⅰ却比FR-Ⅱ陡得多。初步结果表明:FR-Ⅱ(G)可能是FR-Ⅱ(Q)向FR-Ⅰ过渡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用同步自康普顿机制(SSC)来解释1994年5月在BLLac天体Mrk421中观测到的TeVX射线爆发.认为此TevX射线爆发是由一个高能成分产生的,它具有平坦的电子能量分布,其低能段上能谱指数αe≈025.这个爆发成分独立于另一个低能成分(或宁静成分).此宁静成分具有较陡的电子能量分布,它产生宁静态的辐射能谱.大多数射电爆发表明电子能量分布有坦谱,能谱指数αe~02-04.与这个事实一起,上述结果意味着活动星系核中粒子加速的基本机制产生平坦的电子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程凌翔  李惕碚 《天文学报》1994,35(1):109-112
脉冲星PSR1951+32的X射线脉冲辐射程凌翔,李惕碚,孙学军,马宇蒨,吴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主题词:脉冲星-X射线源1987年6月,用频率387MHz的射电观测发现了脉冲星PSR1951+32[1],同年7月,在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