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应变检测技术在预制桩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于桩基质量检测工作中。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曲线解释经验。.表明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于检测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及桩基承载力,有其自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郭生浦  梁涛  刘永翔  杜聿麟 《物探与化探》1998,22(3):234-235,233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一种桩基质量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提供桩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检测桩的完整性。由于采用数吨锤锤击,同时又实测了桩顶的力信号和速度信号,因此,其实测数据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本文仅就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预应力管桩的完整性检测方面做一讨论,同时还给出了与完整性检测密切相关的砼纵波平均波速。  相似文献   

3.
杜维斌  吴跟党 《安徽地质》2003,13(2):157-159
桩基低应变动力反射波法检测,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施工工艺及地质条件对测试曲线的影响,提出了反射波曲线综合分析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章杰 《岩土工程技术》1995,(1):30-32,39
本文介绍了桩基检测工程信息检索系统(PDBS)的设计思想、运行环境、软件功能、用户界面和安全性控制等,并结合工程应用加以说明。这套系统的开发完成,对于桩基检测特别是动力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桩基础检测技术.针对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断桩、缩颈、扩颈、离析等质量问题,简要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现场数据采集和室内试验数据分析,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桩基检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工程实践中得到了相应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郭生浦 《物探与化探》1997,21(3):239-240,224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高层建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日益增多,大直径灌注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怎样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质量成了桩基检测界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完整性已基本解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跨孔超声波透视法、低应变动测法、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及钻探抽心法。但极限承载力的检测至今还是一个难题。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其设计承载力都是近千吨,用静载,费钱、费力、费时,有时则是场地条件不允许。本文列举典型实例说明,对于大直径灌注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能较好地解决承载力检测这个问题。和静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7.
王新涛 《岩土力学》1993,14(4):69-7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动力学研究室自80年代以来,在发展桩基动力检测技术所进行的工作。对桩基动力检测的应力波理论做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工程应用。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测量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均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桩基承载力计算软件 WANG-PCP,是个半解析半数值的计算方法,突破了以前的分析模式,大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易于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同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软件 WANG-PIP,使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属国际首创,并已获得美国版权。研制成功了 RAP 型动力验桩仪系列,在加速度和动应变测量方面均已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并已推广应用到十几个省市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和试验,做了上万根桩的动力检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提高了动力验桩测量和分析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两类常见的沉管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桩基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动力检测方法,同要准确地判断两类桩基质量问题,必须准确计算缺陷的位置,对桩基的工艺特点和施工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对动力检测理论有透彻的理解。同时,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动力检测的特殊性进行了专门分析。  相似文献   

9.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桩基动力检测方法应用现状的简要回顾,分析了桩基高应变和低应变动测的特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桩基检测和测试结果分析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CT技术在某大桥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超声波CT技术,对重庆某大桥桩基进行检测.经分析表明,扇形法数据的采集能取得丰富的桩基内部结构数据,CT层析成像技术能正确反演桩基内部结构.通过实例说明超声波CT技术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准确率、高效率的检测介质内部结构的技术,在基础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