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煤活动对唐山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InSAR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和数学模型理论计算,采空塌后期场区地基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采空区顶部的土体而不是岩体。城市规划区内局部有5层可采煤层,尤其是-200m以下的煤层停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已完全塌落、压密、再造。而塌后期的土体底部粘土隔水层被拉裂,在双层水位作用下发生潜蚀形成土洞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陷,影响城市建设场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引入定量描述岩体结构特征和风化程度的地质强度指标(GSI),采用Hoek Brown强度准则估计岩体力学参数,同时与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计算得到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基于GSI的Hoek-Brown法得到的中等风化凝灰质砂岩、微风化凝灰质砂岩和微风化安山玄武岩岩体的c值分别为4.03、6.20、6.10 MPa,φ值分别为31.96°、34.37°和33.87°。基于RMR评分的Hoek-Brown法得到的c值分别为4.42、6.44、7.24 MPa,φ值分别为28.92°、32.43°和34.5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准则确定的核电场地岩体力学强度指标比较合理,得到的岩体力学指标可以作为核电站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必勇  徐俊 《岩土力学》2005,26(Z2):119-122
对杨家坪煤炭采空区主要岩层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结构的野外调查、岩块与结构面室内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经验估算,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等。对各种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得到了岩块、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并用岩体工程分类及Hoek-Brown经验方法对各类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了估算。在分析对比基础上,考虑了岩体所处地质条件,给出了各种岩体的计算参数建议值。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建议参数值能较好地反映采空区岩体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空区场地建筑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煤矿采空区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查明采空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现场勘察和室内模拟研究方法。并结合采空区活化特点,对采空区场地建筑适宜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地基处理和建筑物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稳定采空区场地并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建筑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分析,并对采空区地基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判。提出一种适合于采空区地基的荷载影响深度 确定方法,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场地不同区域剩余变形进行预测,提出考虑活化变形、剩余变形、附加变形的采空区建筑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建筑荷载相同时判别系数越小(0.10 (自重应力)、0.08 、0.07 、0.05 ),荷载影响深度越大;判别系数相同时建筑荷载越大,荷载影响深度也随之非线性增大。(2)对于一般采空区地基,宜采用 (附加应力)= 0.10 判别标准确定荷载影响深度;对于复杂采空区地基,宜采用 0.05 判别标准确定荷载影响深度。(3)在常规方法上( 0.20 )确定的荷载影响深度 ,对于采空区地基经对比分析,1.4 和1.8 荷载影响深度可作为一般采空区地基和复杂采空区地基工程设计参考。(4)在不引起活化变形的最高层数建筑荷载下,地表剩余变形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采空区建筑地基沉降变形主要是土层附加压缩变形。(5)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内边缘沉降较大、不均匀沉降明显,不宜作为建设场地;采空区中央沉降较小,没有明显不均匀沉降,宜作为建设场地。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煤矿采空区场地作为新建高层住宅小区场地,通过开采条件、地表移动变形综合确定煤矿采空区的稳定性;采用工程类比法、采空区特征判别法、活化影响因素分析法、地表剩余变形判别法等判别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建议采空区场地采取吸收地表沉陷变形的柔性措施和抵抗地表沉陷变形的刚性措施来确保拟建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夏开宗  陈从新  付华  郑允  邓洋洋 《岩土力学》2016,37(5):1434-1440
以典型陡倾结构面条件下的金属矿山--程潮铁矿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的地表变形监测资料及宏观破坏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的岩层移动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采空区顶板岩体破坏扩展至地表引起塌陷阶段;第2阶段为采空区周边围岩向采空区的倾倒破坏阶段,并得出了倾倒滑移区的地表岩体变形规律:岩体主要发生水平移动,水平移动值大于沉降值;变形先以缓慢变形为主,然后进入一个快速变形阶段,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开采沉陷和地形引起的应力同向叠加作用,使得地表岩体沿下坡方向的变形值增大,特别是水平移动值。同时揭示了矿区岩层移动角的分布特征;南部岩层移动角大于北部,究其原因是北部受最为发育的NNW、NNE结构面影响,倾倒破坏较为严重。所得成果为其他类似的金属矿山工程提供可借鉴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9,(4):651-657
某水电站集镇移民点场地上部分建筑的地基基坑开挖时发现基岩中陡倾角裂隙集中发育,岩体切割破碎,建筑施工陷入停滞,为查明该移民点场地下方15m范围内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在集镇新址采用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方法进行综合物探测试。从测试成果分析来看,测区场地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其中由表层开挖松弛岩体或回填块碎石土与第二层强风化强卸荷岩体组成的岩体其深度一般在5~22m之间,地震波速在510~1800m/s之间,此层岩体中纵向走向的结构面较横向发育;第三层中~微风化岩体的地震波速在3300~3670m/s之间,岩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综合物探在集镇新址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水电站集镇移民点场地上部分建筑的地基基坑开挖时发现基岩中陡倾角裂隙集中发育,岩体切割破碎,建筑施工陷入停滞,为查明该移民点场地下方15m范围内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在集镇新址采用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方法进行综合物探测试。从测试成果分析来看,测区场地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其中由表层开挖松弛岩体或回填块碎石土与第二层强风化强卸荷岩体组成的岩体其深度一般在5~22m之间,地震波速在510~1800m/s之间,此层岩体中纵向走向的结构面较横向发育;第三层中~微风化岩体的地震波速在3300~3670m/s之间,岩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符合贵州西部山区煤矿采空区场地及地形特点的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及AHP法(层次分析法)归纳了主控因素,量化分析后提出贵州西部山区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主要受地形坡度、停采时长、采深采厚比等影响,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其应用的可行性,指出了相关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对类似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东彦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5):249-251,255
根据煤层开采后影响上覆岩层及地表而产生移动和变形的时间的变化关系定性分析采空区稳定性,而且采用FLAC3D模拟了在施加地面建筑载荷后地表变形情况,确定了采空区需要处理的范围;依据建筑物荷载集度及其重要程度,采用了不同注浆处治对策.通过对采空区上覆岩体的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了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宋战平  程建铝  严魁泗  李宁 《岩土力学》2006,27(Z2):249-253
在岩溶区隧道施工中,隧道顶部既有较大尺度溶洞引起的隧道顶板跨塌是威胁隧道施工的主要问题之一。从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溶洞与隧道间岩层的受力,岩层力学性质和围岩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出发,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影响岩层稳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隧道顶部既有较大尺度溶洞引起的隧道施工期顶板的破坏问题归结为两端简支或4边固支薄层岩板的失稳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模型。采用弹性板理论,对不同力学模型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推导了建立在岩体抗拉和抗剪强度准则基础上的岩溶隧道顶板岩层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对武都水库导流洞既有溶洞影响下典型洞段隧道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跟踪施工调查的顶板稳定情况性态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核电站安全性评价中,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是核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拟建四川棱电站选址于沉积岩地层。沉积岩场地的共同特点是岩体的不均匀性,即成层性,有不同的倾角,各层有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有不同的风化程度,有的位于盆地中,有的位于盆地边缘。这些特性,使场地地震动反应计算更加困难。因此,要准确评价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反应的影响,就必须解决如下问题:场地软硬程度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特性;沉积岩场地的风化程度对场地地震波的放大特性;在盆地中的沉积岩场地的“盆地效应”对地震波的放大特性;地震波本身的随机性;沉积岩场地的地震动反应分析模型及工程分析计算软件研究。  相似文献   

14.
裂隙化硬岩洞室围岩失稳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永华  姚爱军  刘晓明 《岩土力学》2004,25(7):1085-1088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及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华北某大型地下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展示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拟建徐州工业园区南湖小学场地下存在多层采空区,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根据项目规划、煤层开采情况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在场地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地采空区地基注浆治理设计,确定了采空区治理范围、深度、注浆孔平面布置及工作量、注浆施工工艺顺序、注浆主要材料及浆液比级。注浆施工结束后,采用钻孔取心、波速测试、室内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钻孔压水试验等方法对场地注浆效果进行了综合检测,所得检测结果均达到预期的注浆效果,场地注浆充填治理的质量达到了采空区治理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场地注浆治理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岩体结构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力学是解决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国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岩体工程建筑的基础理论。但是工程界仍感到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低。作者认为原因有两条:(1)岩体力学研究与地质研究脱节,(2)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不能反映岩体力学的真实规律。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是从材料力学和土力学移植过来的,实质上是连续介质力学,不符合岩体的地质实际。  相似文献   

17.
山区建设中,保证建设场地的稳定是工程建设的前提。针对某山地建筑规划,利用Geo-Slope/W中的极限平衡分析法分析和评价了该场地在自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为类似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及场地内边坡防护、建筑地基基础形式与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就主采空区地表塌陷对铁路客运专线的危害性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及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对线路与主采空区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了量化评价,之后就小窑采空区场地对高等级铁路稳定性运用浅埋采空平衡拱的理论量化评价。以上两种量化评价的结果是可以保障线路与主采空区之间的安全距离,该小窑采空区顶板不受力,顶板地基稳定性差,最后文中对场地地基稳定性差的线路基础提出处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汪星晨 《地下水》2022,(1):195-196
以广东佛山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为评估区域,为保证工程场地施工安全,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研究区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场地适宜性差,工程防治地质灾害难度大,可能遭受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高,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大。预测研究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基坑边坡崩塌/滑坡和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在防治治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隧道拱顶塌方是一个渐进性破坏的过程,为研究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拱顶渐进性塌落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建立了深埋隧道三维渐进性塌落机制,推导了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塌方全过程塌落体曲面解析解,绘制了拱顶渐进性塌落形态三维曲面图,分析了相关参数单一变化时塌落体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各参数对塌落体重力和隧道支护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征岩体特征的无量纲参数、重度、孔隙水压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渐进性塌方塌落体形态、重力和支护力有显著影响;深埋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在渐进性塌方过程中逐渐减弱,主要体现为岩体强度随变形的发展逐渐衰减直至一个残余值,围岩强度的衰减情况和残余强度大小对塌落体重力和隧道支护力有一定影响。理论计算得到的隧道拱顶塌落形态与实际隧道工程F3断层破碎带隧道拱顶塌方范围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对预测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塌落体范围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软弱围岩深埋隧道施工设计及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