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临朐山旺及其邻区广泛出露中新世基性火山岩, 并保存完整的火山机构, 与之同时代的玛珥湖位于这些基性火山岩的环绕之中. 玛珥湖内保存了完整的沉积序列, 湖相沉积物中赋存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保存异常完好的动植物化石. 研究表明, 本区玄武质火山岩属于裂隙式和受断裂控制的中心式火山活动的产物. 在对研究区火山岩及其玛珥湖沉积物内呈稀散状态的火山灰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重点开展了山旺中新世玄武质火山喷出气体成分和含量的实验室定量测试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山旺地区中新世玄武质火山喷出的S, Cl, F 和H2O含量分别为0.18~0.24, 0.03~0.05, 0.03~0.05和0.4~0.6 wt%(质量分数);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火山活动相比, 山旺中新世火山喷出气体S的含量较高. 山旺中新世火山喷出气体(包括S, Cl和F)对当时周围地区的环境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 火山喷发除喷出大量氟化物气体导致周围地区动物死于氟中毒外, 还喷出了以S和Cl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火山气体造成当时火山盆地内温度急剧下降、形成酸雨, 甚至破坏大气臭氧层. 山旺中新世火山活动的综合环境效应能够引起周围地区生物非正常死亡或集群死亡级别的环境变化, 可以导致山旺火山盆地内生物大批死亡. 山旺玛珥湖沉积物内保存异常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多数赋存在富含火山灰的页岩中, 并且其上覆的页岩中火山灰含量也较高. 这些证据支持火山活动导致了本区生物非正常死亡或集群死亡, 并被其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快速覆盖和埋葬, 形成保存完好的山旺古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天池火山位于中国和朝鲜两国边境线上, 借助国际合作, 对分布于中朝两国境内的天池火山喷发物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考查, 选择层序完整的火山喷发物剖面, 对天池火山进行整体研究. 在此基础上, 系统测定了天池火山历史时期大喷发从早期到晚期喷出的气体成分和含量, 进而探讨了该火山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造成的火山灾害, 并利用天池火山气体成分和含量开展了该火山未来喷发危险性及其潜在火山灾害预测研究, 这一方法对进一步开展我国大陆活火山的喷发预测及其火山灾害防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要综述了火山喷发过程中喷入大气圈内不同成分的火山气体含量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和造成的火山灾害 ,并介绍了利用火山喷出气体成分和含量的变异特征进行长尺度火山喷发预测的原理与方法。认为当前在中国开展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喷出气体成分和含量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 ,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天池火山玻璃和长石微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和5000年前2次大喷发产生的浮岩和火山灰的微观特征,通过TEM-EDX和SEM-EDX分析了浮岩中的火山玻璃和长石晶屑的表面特征及风化层厚度。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3·74μm,1000年前大喷发为0·98μm;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长石表面风化溶蚀度大于1000年前大喷发物中的长石;两次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化学组成与火山玻璃相比富Al和Fe而Si减少。综合上述特征认为,天池火山喷发物中矿物的微观特征的差异与火山喷发年代和喷发环境有关。因此,系统研究天池火山喷发物的微观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蒋雨函  高小其  王阳洋  张磊 《地震》2020,40(3):65-82
在系统介绍中国新疆北天山地区和台湾南部地区泥火山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北天山和台湾南部地区的泥火山均沿着断裂带分布, 主要位于背斜轴部, 泥火山分布区地层多出露为含泥岩层。对两个地区泥火山喷出物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固体喷发物的矿物成分相似, 如石英、 蒙脱石等; 液体喷出物的泥浆温度与冒泡频率相近, 但最大气泡直径与气体流量有很大差别。又分别对两地区液体、 气体喷出物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液体喷出物均盐度高; 甲烷是大多数泥火山喷发气体的主要成分, 一些泥火山喷发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区域构造地质和气候条件不同, 导致两地泥火山喷出物存在差异。从现有研究来看, 两地泥火山的喷发都是岩层的孔隙压力增大造成的。两个地区泥火山与当地地震活动之间表现出良好的对应关系。泥火山的地球化学参数可能是地震活动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天池火山——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近代火山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历史、喷发规模、喷发物类型的调查和研究,提出该火山是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大型近代活动火山.建议开展对该火山的动态监测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火山一次近代喷发物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国最具有潜在灾害性喷发危险的活动火山。在开展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历史的研究中,通过野外考察、粒度分析、岩石化学研究,识别出了一套新的火山喷发物。这套喷发物分布于天池水面东北侧,为一套灰色多层火山碎屑堆积,厚约9.2m。下伏公元1668年的火山空降堆积。粒度分析表明,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喷发物以空降堆积为主,夹一层薄层涌浪堆积,火山喷发类型为射气岩浆型。涌浪堆积碎屑物的分数维值为2.71。空降堆积的分数维值小于涌浪堆积,综合投点求出的分数维值为2.36。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鸡骨架状玻屑,无黏土矿物,为原生火山爆发堆积。火山碎屑堆积物中的浮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浆成分为粗面质。根据历史记录、地层层序关系、堆积物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测堆积物的形成时间为公元1903年  相似文献   

8.
《地球》2020,(5)
正汉语中常把自然灾害叫做"天灾"。其实,"天灾"有一些的确是来自天上,像龙卷风、大暴雨,导致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的陨石冲击等等;而另外一些"天灾"则是来自地下,如地震,海啸和火山活动等。还有一些"天灾"虽然源自地下,却是"祸从天降",这就是火山灰喷发。什么是火山灰?火山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就是喷出地面的岩浆,称为熔岩。气体喷发物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还会混有二氧化碳、二氧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火山活动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新世以来,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多次喷发并造成严重灾害的火山,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性的活动火山,文章主要阐述了全新世和近代火山活动及其喷发物,并对火山的现代活动与未来火山活动及其灾害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天池全新世以来的火山喷发与灾害风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以来的喷发及其构造活动,其中喷发物以玄武质、碱流质为主,规模大。文中着重探讨了天池火山的风险性和未来的火山灾害。可为制定火山灾害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历史和喷出物层序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千年大喷发以来空降堆积物,尤其是灰白色空降浮岩层之上的粗面质杂色空降浮岩的地层划分仍具有较大争议。文中通过对野外地层的详细观察,对2层空降浮岩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沉积间隔,认为2期空降浮岩均应划分为千年大喷发的喷发物。下部赤峰期灰白色空降浮岩成分较为均一,呈棱角状,正粒序,分选较好;上部圆池期喷发为脉动式喷发,岩性为富土黄色浮岩和富黑色浮岩颗粒互层,浮岩呈棱角状,粒序不明显,分选较好。2期浮岩粒度呈正态分布,在中值和分选系数图中均投点于空降堆积区内。浮岩内斑晶以长石和辉石为主,但圆池期黑色浮岩内斑晶含量略高。赤峰期空降浮岩为灰白色碱流质,气孔较大,连续贯通,气孔壁薄。圆池期土黄色空降浮岩为粗面质,气孔连通,气孔壁略厚;黑色浮岩颗粒成分虽然也投点为粗面质,但Si O2含量明显较低,气孔度低,气孔壁厚。圆池期喷发强度较赤峰期喷发强度弱。多种岩浆成分说明长白山天池火山下具有复杂的岩浆系统,多种岩浆可能以分层的形式存在,赤峰期仅喷出了上部的碱流岩,圆池期的脉动式喷发喷出了不同层位的岩浆。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月15日汤加一座海底火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式喷发,喷出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并进入平流层,形成巨大火山灰云团,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汤加火山的地质构造背景、喷发历史、喷发过程、灾害影响、喷发机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详述此次汤加火山喷发的过程及灾害影响,由此引申到当前国内活火山的活动状态.长白山天池火山...  相似文献   

13.
火山灾害     
无论是靠近还是远离火山的地方都会遭受到火山活动带来的灾害 ,火山灾害大多是由火山喷发直接造成 ,也有一些是火山平静时产生的。火山喷发的气体、火山泥流 ,火山引起的山崩 ,火山熔岩流 ,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灰都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例如 ,1980年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山的火山泥流、山崩、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灰 ,1989年至 1990年阿拉斯加多面堡头山的火山泥流 ,196 0年、1986年和 1990年夏威夷 kilanea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熔岩流 ;195 0年、1984年 ,冒纳罗亚火山溶岩流 ;哥伦比亚内华达德1985年的火山泥流 ;Hulla火山 1994年的火山泥流…  相似文献   

14.
ODP 1143站最上部的3层火山灰深度(mcd)分别为5.55 m(本文称之为A层)、42.66 m(B层)、48.25 m(C层), 其厚度均为-2 cm. 微古生物资料初步限定它们的年龄分别为-0.07 Ma、-0.80 Ma和-1.0 Ma. 这些火山灰层主要由70-150 μm的火山玻璃碎屑组成.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 这3层火山灰分别与Toba第四纪3次火山喷发物(YTT, OTT及HDT)相对应. Toba火山喷发物在南海的发现暗示其喷发作用多发生在为南海夏季风期间, 喷发强度可能要比原先估计的更强.  相似文献   

15.
华北东部海兴一带出露2座第四纪火山,即小山火山和大山火山,并在边庄附近隐伏了火山岩。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显示:小山火山为玛珥式火山,喷发方式为射汽岩浆喷发,影响范围仅限于火口附近,喷发物为火山渣、晶屑和火山灰;大山火山早期为爆破式喷发,后有岩浆侵入,喷发强度和规模均不大,产生了火山渣、火山集块岩和致密熔岩颈。边庄隐伏火山岩为气孔状和致密火山岩及火山角砾岩,喷发方式以弱爆破式喷发和熔岩流溢为主,喷发时代为早更新世。小山火山渣和边庄隐伏火山岩成分为玄武质,而大山火山岩Si O2含量低,属于霞石岩。氧化物含量不显示线性关系,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岩浆演化关系。3处火山岩均富集轻稀土,边庄隐伏火山岩富大离子亲石元素,无高场强元素Zr、Hf、Ti亏损,大山和小山样品强烈富集Th、U、Nb和Ta,明显负K和Ti。3处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对独立的火山结构,虽均可能来自软流圈,但明显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天文峰剖面全新世喷发物中长石表面风化溶蚀显微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显示: 天文峰剖面从顶部黑色浮岩向下到暗灰色浮岩中,长石表面发育风化溶蚀不同的显微形貌结构。其特征有,风化初期的溶蚀作用主要在双晶缝、解理缝等结构薄弱部位,形成规模较小的溶孔和溶缝等,随着风化溶蚀程度的增加,已经形成的溶蚀痕迹进一步扩大、合并、相互贯通而形成矩形溶孔或棱柱状溶孔。长石晶体上溶蚀痕迹的扩大受长石晶体各向异性的控制。天文峰剖面火山喷发物时代越早,长石颗粒表面风化溶蚀程度越强,结构越复杂; 火山喷发物时代越晚,长石颗粒表面风化溶蚀程度越弱,结构越简单。即长石表面风化溶蚀程度与火山喷发的时代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长石颗粒表面的显微形貌结构,认为漫江林场浮岩与天文峰剖面中灰色浮岩应是火山同一次喷发的产物。长石表面风化溶蚀度可以作为判定火山喷发精细序列的一个代用指标。能谱分析显示,较新鲜的长石表面与风化溶蚀的长石化学组成不同。长石风化溶蚀的显微形貌和化学组成反映了它是天然风化、溶解、淋滤,最后又有物质沉淀的自然成因。Fe元素则可能与微生物作用有关。详细研究长石表面的风化溶蚀特征,它将有可能成为从岩石微观方面探讨火山喷发后环境变化和火山喷发期次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热区逸出气体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天池火山地热区逸出气体的化学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讨论了这些气体的物质来源.提出该区逸出气体主要源自壳内幔源岩浆残留体;长白地热区可能与古火山喷发通道相连,其下方有一稳定的地热水和深源气储库,储库热水温度约(166±9)℃;锦江地热区逸出气体可能是通过活动构造带快速由深部向地表迁移的.  相似文献   

18.
白头山火山公元1199/1200年喷发的火山气体总量估算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较系统地研究了白头山火山公元1199/1200年喷发物的基础上,利用“岩石学方法”(Petrologic method),估算出此次喷发向大气圈输送了109.88 × 10~6t HCl,196.80×10~6tHF,1477.84×10~6tH2O蒸汽,23.14×10~6tSO2和35.43×10~6tH2SO4气溶胶.如此大量的火山气体及气溶胶进入大气圈直至平流层,可能会造成气候与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19.
火山层的对比和源区识别取决于其年龄的相近和成分的相似,然而,一些成分变化较大的火山层,则较难实现火山灰的对比.长白山千年大喷发(公元10世纪中叶)产生的火山灰在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日本和格陵兰冰芯等地均有出现,在第四纪环境与火山序列研究领域是一层极为重要的等时对比参考.但是,长白山西侧对于此层火山灰的成分特征有着较大的不一致性,很难实现区域内的对比分析,从而不能作为一个绝对的等时参考.本文对长白山千年大喷发近源的黑色和灰色浮岩中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矿物进行成分测试,同时得到了远源四海龙湾沉积物火山灰层中与火山玻璃共生的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微晶的成分.结果显示,四海龙湾玛珥湖火山灰具有与千年大喷发黑色浮岩一致的矿物组成,即为普通辉石-透辉石和钛磁铁矿的微晶,与灰色浮岩的富铁钙铁辉石和钛铁矿截然不同,说明四海龙湾中的火山灰应主要来自于千年大喷发黑色浮岩喷发阶段,即为粗面质的喷发阶段,而碱流质的灰色浮岩相关的火山玻璃占少数.本文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微晶方法为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火山灰对比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天池火山在全新世曾多次喷发,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上认定至少有3期喷发物:距今约5,000a前淡黄色碱流质浮岩、距今约1,000a前灰白色碱流质浮岩和碎屑流以及距今约300a的黑色粗面质浮岩和熔结凝灰岩。喷发物斑晶矿物中含有众多熔体包裹体,形貌特征各有不同。经Leitz1350高温热台对天池火山全新世3期喷发物长石中熔体包裹体的均一法测温实验,结果表明第1,3喷发期的岩浆温度相差不大,而千年大喷发期较为复杂,揭示当时有2个不同温度段的熔体存在,为大喷发可能由2种岩浆注入和混合而触发的论点提供了线索。实验还证实,个体小的熔体包裹体易于均一,而个体较大的、尤其是含有大量子晶的熔体包裹体则很难均一;均一温度与熔体包裹体大小、何时从较快升温速率变为较慢升温速率、是否为初次升温时测量得出有关。同一颗熔体包裹体多次数升温至均一,每次得到的均一温度不同,而且每升温一次得到的均一温度均比前一次高,证实了均一过程中的确有H扩散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