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遥感技术探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已日趋普遍。该技术不但应用于陆地资源的勘探,而且也应用于海洋要素的探测。我国当前也正在积极开展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此,本文介绍美国遥感技术教育的一些侧面。 遥感技术教育对遥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对遥感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因而也是非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迄今已近20年,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海洋遥感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然而,产业化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海洋遥感技术的深入发展;为海岸带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治 《海洋科学》1994,18(3):20-22
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海洋科学的各个领域,即遥感技术与海洋科学紧密结合,可发展成一门年轻的卫星海洋学。卫星海洋学不是萌生于海洋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所促成。泛称的海洋遥感(O-ceanographicRemote Sensing)是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的遥感,采用光学遥感技术监测海洋中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方法,其内容亦涉及到海洋各个学科,其中海洋遥感地质即是。海洋遥感地质属海洋环境遥感中的一部分,主要对海岸带及其浅海地质地貌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译。党和国家对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需要长期连续地大面积观测海洋本身的变化,海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应运而生,为人们从空间观测海洋现象提供了科学手段与技术可能。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收集到文献资料 ,着重分析了海洋环境要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概括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与渔业捕捞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介绍了国际上海洋渔业应用的主要遥感卫星平台及其特征 ,并综述了世界上主要渔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速、预报服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制定了长远的自主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构建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视监测三大系列的海洋卫星,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自主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空间监测网,在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在海洋水色、海洋微波(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并对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回顾国内外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的卫星海洋遥感技术起步较早,目前的技术也较为成熟。总结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我国已发射3颗自主海洋遥感卫星,HY-1A、HY-1B和HY-2A,HY-2A卫星数据达到了定量化和精细化,和国外同类卫星的测量精度相当。基于国内外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我国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及自主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海洋渔业卫生遥感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收集到文献资料,着重分析了海洋环境要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与渔业捕捞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上海洋渔业应用的主要遥感卫星平台及其特征,并综述了世界上主要渔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速、预报服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洋在沿海国家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海洋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从卫星平台观测和研究海洋海岸带的各种现象,从而获取海岸带信息,分析海岸带变化。文章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获取高分辨率SAR影像并与无人机光学正射影像进行对比研究,获取了海岸带开发利用信息分布状况,分析了两种手段获取结果的差异性原因,为深入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的特点,宏观、快速、高效地获取海岸带信息,并实时监测海岸带动态变化,将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在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艳君  张鹰  王进华 《海洋科学》2002,26(10):51-54
以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为例,介绍了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原则,并着重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功能区划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够高兴,准确地进行功能区地物识别分类,制作出高精度的区划底图,促进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  相似文献   

11.
吴克勤 《海洋科学》1978,2(3):47-49
利用人造卫星遥感某些海洋要素是从六十年代的气象卫星开始的,气象卫星的实践证实了利用遥感技术观测海洋的可能性。因此,到七十年代,有人提出海洋卫星的设想,这就是发射专用的海洋卫星观测占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如大洋上的风、浪、流、海面温度、盐度、石油污染、水色、海冰等。美国预计在今年发射海洋卫星“Sea-Sat-A,标志着遥感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回顾一下遥感技术的发展进程,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新阶段对海洋调查和海洋科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姜宗辰  马毅  杨俊芳 《海洋科学》2021,45(3):94-107
海上溢油事故危害海洋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开展基于遥感技术的海面溢油量的估算研究,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油膜厚度反演是溢油量估算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搭建室外实验场景,模拟真实海面溢油环境,基于现场实测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海面溢油厚度反演研究.本文将深度学习与遥感技术融合,提出了基于自扩展深度置信网...  相似文献   

13.
声遥感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从原理上说,电磁波遥感技术(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能对海洋表面的某些特征,例如表层水温、波高,悬浮物的扩散范围等,进行有效的遥感测量,而海洋声学遥感系统则可以监测海洋内部某些特性的变化情况。由图1可见,声波在低频范围内的吸收系数比电磁波小得多,100Hz时,它们相差约6个数量级,在  相似文献   

14.
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观测和研究海洋,以海洋及海岸事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回顾了海洋遥感发展的4个阶段,介绍了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动态监测以及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精确化和定量化研究、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海洋小卫星遥感的应用是未来海洋遥感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快速发展的日本海洋遥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林 《海洋信息》1998,(4):F003-F003
日本是世界海洋大国,海洋探测技术,特别是海洋遥感技术发达。海洋观测已从空间、海面和水下构成了对海洋的立体探测系统。卫星遥感主要探测海面风、海流、海洋水色、光学特性及海冰等。  相似文献   

16.
崔丽静  尚承金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33-36,i002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空间数据管理科学和智能化高新技术,它是由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数学等相互作用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有向数据自动化处理研究、数据结构研究、空间关系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研究发展的趋势。在海洋地质中,地理信息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海底地形地貌模拟、海洋地质资料科学管理与共享、海洋地质资料处理等。随着全球尺度海洋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及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地质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7.
道克敏 《海洋科学》1978,2(4):19-20
当前,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海底的地壳结构,是海洋研究中的两个热门课题。遥感技术,从空中用电磁波(红外、激光、微波等)对海面附近进行遥感;声学技术,从海面用声波对海底地层进行遥测,是分别用于研究这两个课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飞速发展的卫星遥感技术为海洋学研究提供了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表层资料,而海洋表层信息实际上反映了海洋内部状态。此研究总结了海洋表层—次表层反演与重构方法,将其归类为模式同化方法、统计重构方法以及表面强迫准地转(SQG,Surface Quasi-Geostrophic)方法,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海洋信息反演与资料同化和融合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差距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观测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学研究的两大支柱。发展海洋事业,应优先发展海洋观测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较存在的差距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内容包括:遥感技术,浮标和潜标技术,船用观测调查技术,滨海台站观测技术,污染监测技术,海洋标准计量和通用技术。文章最后对发展我国海洋观测技术提出了几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数字海洋”原型系统构建和运行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  刘健  石绥祥  董文  池天河 《海洋学报》2010,32(1):153-160
1 引言 "数字海洋"伴随"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应运而生,是"数字地球"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理论和技术在海洋工作领域的体现和再创新[1-5].国外与"数字海洋"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基于遥感技术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区域性海洋观测如信息服务系统等,比较典型的有GOOS,美国的改善海洋观测系统(IOOS)、澳大利亚的BLUELINK等系统[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