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概述: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即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是医院的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图像主要来源于医院的放射医疗设备(如X-CT、UFCT、MAI机以及PET等)。传统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方式主要是根据由特定影像设备产生的胶片,凭借医生多年的诊断经验判断是否有病变及其具体情况。这种利用胶片的诊断和存储方式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医院的管理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取代胶片保存手段应用于医院管理的想法已产生了,PACS正是这种思想发展的结果。PACS…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中国推广普及型CT,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QA、QC体系的原则,制定中型医院CT室“CT室组织行为规范”,“CT扫描技术规范”;“CT诊断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PACS PACS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中文译名为“图像存档及通讯系统”。这一术语始铸于1981年夏,由迈阿密大学医学院A.J.Duerinckx提出。曾有人建议以Image代Picture,但经过争论还是采用后者。中文译名似没有反映出其中的差别。不过,确切地讲这里所说的PACS应指Digital PACS。其目的是把从不同地点各成像装置(如  相似文献   

4.
医学影像存储和通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PACS的发展和特点:DICOM3.0的现状;PACS的通讯和存储技术:并对PACS的效益进行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数据资料的特点和系统服务功能的要求,采用当今先进的大型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管理和服务系统数据库。本文对该数据库的总体设计和建立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意义:依托医院PACS安装和实施的契机,充分利用医院的病例特点和中医诊疗优势,通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对医学影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达到摒弃影像诊断传统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的目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影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以得到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的同时建立相关不同疾病分类的教学模块,填补国内在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和科研计算机评价体系方面的空白,为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液压阻尼系统(HDS)控制立式圆柱钢制储罐的地震反应,建立了安装HDS储罐的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从频域对安装HDS后储罐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HDS的减震效果和HDS和HDS参数对储罐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应用VSAT技术^[1]建立大震现场紧急通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规定了该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未来陆地地震救灾移动卫星通讯计划,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和为移动用户可能提供的通讯业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断层带及周围块体系统的非连续运动变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块体系统非连续变形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严谨的运动学、力学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包括空间大地测量,跨断层测量,形变测量等)分析断层带及其周围块体系统非连续运动变形的基本方程和方法。此方法除具有有限单元法的优点外,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形状的弹性块体划分,对不同的断层和块体间的接触、滑动、张开选取不同物理参数,并把系统的大位移和大变形视为小位移和小变形的迭加。文中给出了计算公式和正反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数字地震学研究,扩大并加深了我们对地壳、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震源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基于CDSN二期技术改造建立的CDSN数据通信系统,研发CDSN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A seri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sulfate (PACS) coagulants, which have different SO42–/Al3+ and OH/Al (γ) mole ratio,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sing AlCl3·6H2O, Al2(SO4)3·18H2O and Na2CO3 as raw materials. The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of PACS for removing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from surface water was evaluated, and the effect of SO42–/Al3+ mole ratio and γ value in coagulants PACS on DOC and UV254 removal was determined.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pH and dosage of the selected PACS with a SO42–/Al3+ ratio of 0.0664 and a γ value of 2.0, which achieved the best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for the removal of DOC and UV254 of all PACS coagulants, on the removal of DOC and UV254 and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in treated 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on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with γ value of 2.0.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ACS as a coagulant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SO42–/Al3+ mole ratio and γ value. Both for the selected PACS and for PAC, the best DOC and UV254 removal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pH from 5.0 to 8.2 and at the coagulation dose of 5.0 mg/L as Al. Under the optimum coagulation conditions, the selected PACS gave higher DOC and UV254 removal efficiencies, and lower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treated water than PAC. The maximum removal of DOC and UV254 for PACS was approximately 88.0% and 93.0%, respectively. At the optimum coagulant dose and pH 6.5, the concentration of residual aluminum in treated water by both selected PACS and PAC can comply with the regulated limits. The major mechanisms of NOM removal by PACS and PAC coagulation involve complexation‐charge‐neutralization‐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纤维板层型肝癌的CT/MRI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通过RIS/PACS系统获取病理诊断为纤维板层型肝癌的患者7例,对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并探讨其特异性征象。结果:纤维板层型肝癌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CT/MRI表现:一般直径>10cm的单体肿瘤,边界清晰。无肝硬化背景。肿瘤实质成分动脉期混杂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趋于均匀。肿瘤内部见星状低密度影,增强可能延迟强化。结论: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容积穿梭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结合形态学参数对腮腺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诊腮腺肿瘤患者100例,术前均行容积穿梭CT灌注成像检查,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将所得影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及pacs系统,观察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形态学参数(位置、大小、密度、边界、颈部淋巴结、增强扫描强化幅值)及时间-密度曲线(TDC)类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多行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及肌上皮瘤)间的形态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结合形态学参数对腮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患者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在老年或癌症晚期等难以耐受食道造影的食管气管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0年在我院因高度怀疑食管气管瘘行MSCT及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共纳入研究48例。所有图像经过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多平面、气管树容积再现及经气管树中心曲面重建后传至PACS,由两位医师盲法阅片,记录是否有食管气管瘘及阳性病例的大小;气管镜由操作者记录是否有食管气管瘘及阳性病例的大小。比较不同方法间对瘘口、大瘘口(直径>1cm)、小瘘口(直径<1cm)的检出率及MSCT与气管镜间大小比较。比较MSCT与气管镜检查对真阳性病例瘘口的大小。两位医师间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不同评价方法间采用卡方检验,MSCT与气管镜检查的大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当P<0.05时有显著差异。结果:联合所有图像对所有食管气管瘘的检出率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达93%、75%及86%,不同方法对所有瘘口的检出有显著差异,其中矢状位与横断位对瘘口的检出率较高。在所有阳性病例中不同方法间对大瘘口的检出率,各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其中联合所有图像对大瘘口的检出率达100%,矢状位与横断位对大瘘口的检出率较高;而对小瘘口的检出,各方法间无显著差异。在所有真阳性病例中,气管镜中所测量的瘘口大小(13.70±11.70)mm,高于MSCT中测量的瘘口的大小(10.83±10.15)mm,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MSCT及其常见后处理方法在难以耐受食道造影的食管气管瘘患者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供气管网系统抗震可靠性优化提供了系统改造决策的依据,是对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研究的深化。结合供气管网系统抗震分析的递推分解算法,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供气管网系统抗震优化分析的方法,以沈阳市供气管网系统为例,进行了实际工程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振型分解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复模态理论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等效线性化的方法处理体系的非线性问题,然后采用复模态分析处理非经典的等效线性阻尼矩阵,将具有非经典阻尼的等效多自由度线性体系按复振型分解,将多自由度体系的随机反应分解为一系列一阶体系的复模态反应,从而求得体系的随机反应,最后进行体系的动力可靠度计算。通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概念明确、思路清晰,为一般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磙子FPS(Friction Pendu lum System)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可将它归结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系相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可推导出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在小角位移的情形下,可近似得到相应的无阻尼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它与观测结果吻合。这一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对方程的直接求解可提高仿真设计中正问题计算的效率,为设计包含该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DSZ-1型动三轴试验机研制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动三轴试验机是研究土的动力性质的最基本试验设备。作者研制成功的DSZ-1型电磁式动三轴试验机,气压轴承采用滚动隔膜,三轴室的下加压座采用直线运动轴承,激振器磁体采用八片拼装式,磁场励磁电源做成为调式,动三轴和自振柱共用一套控制、采集及气压系统。性能试验表明,该试验机动态响应好,运动可靠,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试验精度,并于2002年8月20日通过了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巨型框筒部分悬挂结构新体系,研究这种结构体系对地震反应特性,提出用阻尼器进行巨型框筒部分悬挂体系地震反应的控制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对结构体系进行地震随机振动分析、时程分析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研究了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控制器参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