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类矿床成因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矿床学上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二十年来,矿床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随着大量新的地质资料的不断涌现,古典矿床学的学科范畴和传统概念,面临着现实的严峻挑战。盐类矿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产物,“沙洲说”作为成盐理论的基础,也已稳固地统治了盐矿成因理论一百余年之久,这可能是古典矿床学中罕见的事例。但是,二十年来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盐类矿床和现代蒸发岩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资料,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成因观点,使一百多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沙洲说”和“沙漠说”成盐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内生成盐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盐类的沉积成因,提出了它的形成机理的一些假设。一些沉积学研究者对盐类沉积过程中的温度影响和卤水演变(主要是混合)直接引起的沉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研究。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研究工作也指出了传统成盐理论的许多问题;承认内生作用在某些盐类沉积中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认为巨大的盐类沉积是内生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钾盐矿床母液来源的新途径——深卤补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类矿床(特别是钾盐矿床)母液来源和成因模式,自十九世纪以来,以海水为主要来源的“沙坝说”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各种类型钾盐矿床的不断发现,相继提出了“沙漠说”、萨布哈浅滩说以及“干化深盆”说等,至本世纪六十年代,在非洲西海岸和巴西东海岸先后发现了富含CaCl_2组成的钾盐矿;死海和红海深部发现了富CaCl_2的热卤水存在,这些都为深卤补给形成钾盐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为此,我们认为广泛地了解世界各种类型钾盐矿床的地质条件和成矿理论,不仅对开扩我们的思路是有益的,而且对今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去找寻钾盐矿床也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孙富海  孔源 《地质与资源》2013,22(5):422-425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石油、地质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邯邢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段及孔店组上部白云岩段地层是盐类矿产赋存的主要层位,是寻找盐类矿产的前提条件,并提出寻找此类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临界成矿地质条件”系指具有“临界性质”的成矿地质条件。沉积或受变质沉积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古地理和水动力条件 ;内生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构造条件 ;石油的生油和贮油条件所表现出的临界性质十分明显 ;风化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应该是各类矿床都具备的 ,但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深入研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促进矿床学的进展 ,达到定量化的境地 ,同时成矿预测不应只是简单地据其某些大致相似的条件去类比、预测 ,而要努力寻找并发现最关键的具有临界性质的成矿地质条件 ,这样才不致使预测工作陷于盲目。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由于全球裂谷构造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在矿床学科中的运用,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资料,使矿床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传统矿床学的习惯概念正面临现实的严峻挑战,面临一个重大变革时期。现在,必须把系列地质事件联系起来,从成矿地质作用的整体观念出发来研究矿床模式、矿床系列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试图就盐类物质与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关系问题论述这类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情况,并试从裂谷学说、纬度和古纬度、气候和古气候、生物作用以及水动力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正> (一)奥克谢尼乌斯提出的沙洲说(1877)一直在盐类矿床的成因理论中占着统治地位。这个理论是以德国的苦灰世钾盐沉积的特征为根据,以海水蒸发结果为依据,以卡拉布加兹湾作为现代实例而建立起来的,为盐类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模式。稍后,沃尔瑟根据现代盐湖的成盐作用,提出了沙漠说(1894),后来又得到葛利普的支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质调查史中矿床发现的时间规律来预测一个地区的资源潜力,或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发现的矿床数,叫做历史分析法或时率法。D.F.赫威特在1929年研究英国康瓦尔锡矿的历史兴衰时首先从数学上总结了这方面的规律。他以年代为自变量、发现矿床频数为因变量拟合的曲线,人称赫威特曲线。据报道,应用赫威特曲线预言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情况有惊人的正确性。本文以攀西地区为例,总结该区地质工作中矿床发现的时间规律,预测今后十年可能获得的地质成果,供该区规划时参考。工作中得到秦震、周信国高级工程师热情支持、指导,陈居堂工程师提供了系统的综合性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9.
岩溶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作用形成的空间,是石油、天然气及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的良好贮集场所.目前已发现的洞穴矿物达一百多种.某些矿种的岩溶矿床,不但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储藏量和开采量也占有很大比重.根据已有资料,我国很多地区都已发现此类矿床,其中有的还具有相当的规模.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床类型,研究和总结工作没有跟上,有的已知矿点还没有详细的调查资料,均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临界成矿地质条件”指派指具有“临界性质”的成矿地质条件。沉积或受变质沉积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中古地理和水动力条件;内生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构造条件;石油的生油和贮油条件所表现出的临界性质十分明显;风化矿床的临界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是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应该是各类矿床都具备的,但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深入研究临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促进矿床学的进展,达到定量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明山“层控型”钨矿床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控矿床理论在许多矿种(包括钨矿)的找矿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明山矿区的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由于受构造和岩性的制约,以目前已经控制的主要部分,根据采样品位圈定的矿体来看,大体上是呈似层状的,易于联理到其“层控性”.然而,实际地质资料却与“层控型”的论据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依据实际地质资料,对大明山“层控型”钨矿床的“层控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试论钾盐矿床的成矿条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钾盐是钾肥的主要原料。钾盐矿床一直是我国地质找矿的重点。世界钾盐矿床研究表明,钾盐矿床比其它盐类矿床需要更为“苛刻”的成矿条件,表现在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物化学沉积条件、物源条件、干盐湖条件等。研究并总结世界钾盐矿床成矿条件,对在中国进一步找寻钾盐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东部是中国主要的盐类矿床聚集区,在东天山南缘形成了巨大的富钾硝酸盐盐湖成矿带。文章在系统总结东天山南缘富钾硝酸盐成矿带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特征和晶间卤水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富钾硝酸盐矿床成矿的地质条件、物质来源和气候因素,以及已有矿床的资源状况和资源潜力,指出富钾硝酸盐矿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盐类矿床,特殊的构造条件是该类矿床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因素,晶间卤水和层间、裂隙卤水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加强该区富钾硝酸盐矿床的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不仅可以丰富中国陆相盐类矿床成盐理论,而且可以为罗布泊钾盐基地提供后续资源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新疆新型钾、氮肥工业基地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在海相蒸发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常应用盐类矿物中的微量元素来研究钾盐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指示标志,Br、Rb就是其中很重要的2种微量元素。缺硫酸镁型钾盐矿床在成盐过程中会蒸发沉积形成氯化物型的盐类物质, Br、Rb按一定的规律分配到这些盐类物质中而不形成独立矿物。在盐类物质蒸发结晶过程中,Br、Rb在固_液相之间的分配主要受温度控制。文章通过Br和Rb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分配的热力学分析,建立了Br、Rb在盐类矿物相中的分配系数与温度间的热力学函数模型:,并探讨了利用这些公式来计算出钾盐矿床结晶作用形成盐类物质时的古温度,这对研究钾盐矿床形成时的古环境、物质基础条件、物理化学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某铬铁矿床是我国已知大型铬矿床之一.前人在该区进行了大最普查勘探及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年来,华北地质研究所和内蒙地质研究队铬矿组对该矿床的形成富集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工作,笔者也参与了此项研究.本文拟对该矿床的一些地质问题及成岩,成矿作用机理进行一些讨论.文中引用的资料大部分是集体工作成果.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桂林冶金地质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在磷、硫、钾等主要化工矿产的测井实践中利用“间接”找矿法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证实了一些探测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寻求与矿产有关的伴生元素及关系,定性地乃至定量地评价矿床及矿石品位,解决了一些地质疑难问题。为加速地质勘探速度,节约勘探费用和提高地质成果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测井工作现状来看,沉积型盐类矿床(包括钾盐,岩盐、碱、石膏等)目前的主要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幅员辽阔,黄金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很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矿床(点)遍布全国.我国是一个采金历史悠久的国家,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采金、探金经验,特别是建国三十年来,金矿地质工作发展很快,新矿床不断发现,老矿山焕发青春,黄金储量不断增长,蕴藏量居世界前列.随着金矿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地质资料的不断丰富和积累,总结各种不同类型金矿的赋存特点、分布规律,将进一步推动金矿地质工作的发展.本文试就我国主要金矿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作一概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王蕾 《铀矿地质》2011,(6):331-336,369
矿物包裹体在形成过程中保存了所在地质环境及不同阶段的物理化学条件信息,并且其形成后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自身物质的带出,因此对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是研究成矿地质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相山铀矿田邹家山、沙洲矿床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法计算矿床的成矿深度和剥蚀厚度。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320~1640m,剥蚀厚度320~416m;沙洲矿床成矿深度38~1425m,剥蚀厚度190~240m,大体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Haas(1976)图解法在沙洲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比较接近合理,邵洁涟等(1986)的经验公式法在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最为合理,Bischoff et al.(1991)T-ρ相图法误差均较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世强 《地质论评》1981,27(4):333-340
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过去认为是“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随着该区勘探工作的深入及矿床开采所获得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成因,曾提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复生矿床和叠生矿床两种观点。本文分三个方面就矿床的成因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西裘铜矿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裘矿床是一个中型黄铁矿型铜锌矿床.它在华南首次发现曾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现在矿区勘探已经结束,笔者根据矿区工作晚期所出现的一些新地质成果,结合以往的资料,就矿床特征及其成因问题,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