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朝 《地球》2014,(5):52-54
5月12日是中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全国各地举行多种应急演练和宣传活动,以提升城市灾难处置能力,增强民众自救避险意识。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者的社会贡献──对日本地震预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盖勒作为9月1日防灾训练的一环,日本在1993年也召开了以东海地震为对象的“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并就是否有必要发布警戒宣言的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想借此机会再次指出现行地震预报计划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蓝颖春 《地球》2014,(5):48-51
为了迎接5月12日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5月8日在京举行,主题为“城镇化与防灾”。  相似文献   

4.
烈度,过去是按照判定表由人进行判断,而在1996年,烈度判定发展为将地震仪记录的原始波形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计测烈度”。从此排除了由人的判断而引起的误差,使实时烈度信息的发布和观测点的高密度设置成为现实。一想到“地震”这两个字,打开电视机用不上几分钟就能看到各地地震烈度的信息。这样一个传媒系统,日本可以说其防灾体系在世界上也是值得骄傲的。  相似文献   

5.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6.
《地球》2009,(2):1-1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的“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展开防灾、减灾、救灾。  相似文献   

7.
地震工程师们于1984年7月25日被告知,一次较大地震在象东京、洛杉矶或旧金山那样的都市造成的损失和死亡数字可能是令人惊愕的,但是,预先的防灾工作可以减少其余震的这类损失。日本东京都所属的26个市镇之一国分寺的城市规划者中村八郎说,一项十年的防灾计划已在这个具有九万人口的市镇实施,该地区现在是日本的一个模式。他说,一旦预期的大地震袭击东京,这项计划将会减小破坏,并有助于挽救生命。在该地区已建立“防灾中心”,  相似文献   

8.
蓝颖春 《地球》2014,(5):92-95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北京、上海、陕西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至14日晚9时官方发布的消息称,汶川地震已造成死亡人数达14866人,四川尚有25788人被埋。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9.
据1989年1月10日获悉,作为人们担心在首都圈发生直下型大地震(“南关东大地震”)的防灾对策,日本国土厅正为将东京的23区等指定为“地震防灾对策推进地区(暂名)”进行讨论研究。为此,他们打算在1月底听取由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指定加强地震防灾对策地区专门委员会研究讨论的有关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为构筑抗灾性强的国度,制定以减少牺牲者人数和减轻灾害为目标,通过促进各式各样从政府到每一个国民主体的积极参与,更有效地实施政府整体的防灾对策,达到“自然灾害牺牲者为零”的要求,2008年7月15日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决定2009年度防灾对策和重点灾害、地震对策项目及其预算概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