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变形监测是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变形体测量,获取其动态位移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对变形体安危状况做出预警。主要研究GPS变形监测的基准稳定性分析之F检验法,结合三峡库区云阳县专业监测滑坡具体工程,对GPS滑坡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基准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赤军 《地学前缘》2002,9(2):393-400
介绍了全球垂直基准 (GVD)在监测与全球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变化、现今地壳运动中的作用 ,论及GVD与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的关系 ,对如何建立全球垂直基准及其精度作了讨论。研究表明只要按文中的方法进行卫星激光测距 (SLR)、全球定位系统 (GPS)观测与重力测量 ,则可使全球垂直基准比现今世界各地高程之差约 2m要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王兴国  林斌 《福建地质》2002,21(4):230-234
在布设隧道工程GPS控制网过程中,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需对工程GPS控制网进行基准设计,有的工程要求边长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应对起算数据进行处理。有的工程要求采用一点一方位为控制网起算,以保证GPS网内符合精度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5.
GPS技术在大地测量、维护大地坐标系和进行全球板块运动或区域地壳形变监测中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仍存在基准选取、系统参数对高程形变影响等问题。比较了平差过程中的不同基准模型,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性,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得出附加系统参数和附有约束条件的网平差计算模型,最后对西安地区布设的GPS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进行计算,比较了不同的平差方案,得出系统参数和不同基准模型对地面沉降数据处理的影响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是库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GPS监测作为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三峡库区三级GPS监测网的构建,为全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统一的坐标基准,为库区GPS基准网提供了准确的起算数据,为分析各滑坡体基准点的位移变形和稳定性提供了参考。实践表明,GPS监测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体的地表变形情况及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监测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带的活动性以及水口库区因蓄水所诱发的地壳形变,而在福建沿海建立的由12个测点组成的GPS监测网,迄今为止,进行了2次联测,一次在1995年,一次在1997年。本文对这2次的观测概况、数据处理以及精度分析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福建沿海地壳水平位移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荣宝 《地质与资源》2005,14(2):146-148
地质、矿产、交通、国土、测绘等众多行业都与空间数据密切相关.空间数据基准框架决定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出发,简述了我国目前大地坐标框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方案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守伟 《福建地质》2011,30(2):170-176
通过龙岩市框架网和C级GPS控制网的建立,探讨在山地、丘陵和高差相对较大地区,解决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以及分析了龙岩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精度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有业 《山西地质》2012,(3):117-119,121
本论文以沙曲矿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矿区控制网的布设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全球定位技术在矿山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结合了沙曲煤矿实际的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及工程精度的要求,平面控制网采用四级短边、边连接形式的GPS网,GPS不但有精度高、速度快而且同时不受观测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因此在矿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GPS网测量的高程为大地高,理论应对测量结果进行高程拟合即大地水准面精化才能得到水准高,而该论文GPS网点的高程直接由水准测量测定,不进行高程拟合,也不使用大地水准面模型求定,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网,对控制网在外业施测时的注意事项都一一进行了说明,GPS以它的实用性及优越性给矿山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GPS测量技术 ,重点介绍了福建地壳形变GPS观测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及其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并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框架点GPS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海市高速公路网及若干主要国道的道路框架点GPS控制网施测及观测数据处理为例,详细分析和总结了中长距离道路导线形式GPS控制网的设计布设方法、网的稳定度和数据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林斌  邱荣乐  张国喜 《福建地质》2001,20(3):149-152
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所应用的两种随机软件与PowerADJ3.0软件作了比较,及在基线向量解算,构网评差及高程拟合作出简要论述,并提出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几点值得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上海某石化厂厂区间石化管线三维坐标测量首级控制网(GPS平面控制网、精密水准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与讨论了对基点进行严格筛选的必要性,为保证GPS网的精度对基准点进行了检核,并对三维控制网的稳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6.
苏艳红  刘沙 《山东地质》2011,(5):30-32,38
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前进,利用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通过对胜利油田单基站CORS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在胜利油区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应用方式及精度分析的论述,对单基站CORS系统在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汶川县城区某斜坡危岩体破坏模式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岩体是西南地区威胁交通和居民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特别是“5.12”地震造成了原危岩体的崩塌,同时又形成了大量新的危岩体。汶川县城区某斜坡危岩体可归纳为三种破坏模式:拉裂-滑移式、整体剪切错落式和弯折-拉裂-倾倒式。危岩体失稳后,落石将会以弹跳、滚动和滑动方式沿坡体下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来确定落石的动能、落距和弹跳高度,采取GPS2型主动防护网、RX-075型被动防护网及落石槽相结合的措施,确保213国道和居民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9.
GPS技术在煤矿区域测量控制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GPS技术在煤矿区域测量控制网中的典型应用,就煤矿井田区域控制网的网型结构、高级控制点联测、野外观测时间、控制网精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多年来本单位建立煤矿GPS控制网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洞群部分包括导流洞、明流洞、排沙洞、发电洞、孔板洞、灌溉洞等各种隧洞108条。洞群施工控制网是在小浪底GPS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的,为便于施工和快速放样,首先建立以每条遂洞轴线为北方向的坐标系,并将隧洞原设计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转换为每条隧洞的施工坐标。在开挖测量中,用全站仪配合CASIO fx-4800机算器,计算超欠挖及隧洞拱顶变形值。为保证隧洞施工与设计一致,在断面测量中还使用了瑞士徕卡公司新生产的AMT3000激光无棱镜断面仪,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