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层控矿床是当前矿床学界讨论最热烈的课题之一。它是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呈层状或基本上呈层状展布的一类矿床。矿床的形成往往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成矿过程,既有同生沉积(或火山-沉积)作用为基础的部分,又有后生成矿作用(如岩浆、变质和热液等)的叠加和改造部分。因而它是介于同生和后生之间,既受沉积作用(或火山-沉积作用)的控制,又受构造、岩浆活动及各类热液作用相互影响而生成的复成因矿床。它是构造—岩浆—沉积作用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2.
层控矿床是一类具有受一定地层控制,并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矿床。它的形成既与沉积作用或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又与造山运动、岩浆活动有关。中国的层控矿床,不仅类型多、分布广,而且从太古代一直到新生代,几乎各时期、各个地质构造单元中,都赋存有规模巨大的层控矿床的踪迹。这是因为中国层控矿床,不仅受到地球、地壳(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演化和发展的制约,并且更重要的是受到我国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建造的演化规  相似文献   

3.
谭顺道 《沉积学报》1986,4(2):111-121
前言地层不但对层状及层控金属矿床的成矿和空间分布有毫无疑问的影响,对某些肯定与岩浆-热液系统有关的金属矿床也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某些具体矿床的归类及“层控矿床”一词的概念上存在着分歧意见。本文将不卷入这些争论,只从广阔的、区域的角度粗浅地讨论一下地层对金属矿床成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而且涉及的对象将不是沉积的层状矿床,主要是层控矿床和某些多数人都认为不属层控矿床的而与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4.
褶皱构造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控制的矿床.在成因上属复生类矿床.沉积矿床或矿源层由于古地下热水溶液的改造而成层控矿床(沉积-再造型);也可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而成沉积-变质型;或是在沉积成矿的基础上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所致(沉积或沉积变质-叠加型).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明山钨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山钨矿是具有三种矿化类型的大型矿床,即层间细脉带似层状型、石英大脉型和石英网脉型。近年来对矿床成因提出了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是层间细脉带矿化的成因问题。广西冶金地质272队的勘探报告和270队的勘探设计书都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成因。冶金部南岭钨矿专题组把大明山钨矿归于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万兵提出大明山钨矿是层控成因,马林青等则认为是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成因。嗣后,还有人继续著文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和岩浆热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矿床学家A·茅塞尔把“层控”这一概念引入到矿床学中.1967年在他领导下,根据层控理论,于奥地利的Felbertal下古生界地层中找到一个大型的白钨矿床,此后,“层控矿床”这一概念在矿床学中得到了大的发展.在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孟宪民等曾引进国外有关同生成矿的理论,提出“沿地层找矿”的找矿指导思想,强调了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近十年,特别是1976年乌尔夫主编的《层状和层控矿床手册》一书问世后,层控矿床一词在我国矿床学界广泛流传,对层控矿床的研究也逐渐达到了高潮.开始,一些产于一定时代地层中而又未发现其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被确认为层控矿床,这就对过去认为热液矿床—定与岩浆有关的岩浆—源论进行了否定,这对矿床成因的深  相似文献   

7.
骆文娟 《地球科学》2014,39(10):1343-1354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广泛分布着赋存Fe-Ti-V氧化物矿的层状辉长岩体和赋存Cu-Ni-PGE硫化物矿的镁铁超镁铁岩体,系统归纳并分析了这两类成矿岩浆在控矿因素、岩浆性质、岩浆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比Cu-Ni-PGE硫化物矿床和Fe-Ti-V氧化物矿床差异,认为岩浆分异程度、部分熔融程度、挥发分(S和P)以及是否存在地壳混染是造成这两类矿床成矿差异的原因.一系列的矿床实例分析表明高Ti或低Ti性质并不是玄武质岩浆成矿专属性的决定性因素,Fe-Ti-V氧化物矿床和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与各自的控矿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贵州汞、铅-锌层控矿床成矿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良佐 《矿床地质》1984,3(1):83-92
汞、铅-锌层控矿床均产于一定地层、岩相和岩性中,它们的分布远离岩浆岩体,成矿温度低。多年来,不少中外地质工作者把这类矿床列为低温热液矿床(岩浆期后热液或远温式矿床)。近年来,随着层控矿床研究的进展,对它的成因也有了一些新认识和突破。本文在综合研究贵州汞、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质的初始来源、沉积环境、成矿作用方式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孟宪民将赋存于东川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命名为“东川式铜矿”。该类矿床广泛分布于康滇地轴昆阳群(会理群)落雪组地层中(图1),并严格受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控制,基本上是沉积变质的或火山沉积变质的成层矿床。简而言之,就是一定层位的矿床。据此,笔者将这类矿床更名为“东川式层控铜矿”。此类矿床在成岩阶段就已基本形成,尔后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区域变质、地壳运动、次火山一岩浆  相似文献   

10.
广西铅锌矿床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群耀 《矿床地质》1984,3(3):47-56
广西铅锌矿床的成因,过去基本划为远源的中低温岩浆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但随着层控矿床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的认识也有所变化。广西的铅锌矿床(除个别外)基本具有如下特征:①矿体大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层间裂隙、层间破碎带以及含矿地层中,少部分呈复杂的脉状产于穿层断裂中;②大多数矿体在空间上与岩浆岩无明显关系,部分虽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但又受层位控制;③矿体都严格受一定层位、一定沉积相控制;④矿石基本具有反映沉积层理的条带  相似文献   

11.
试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海底火山热泉(喷气)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十分复杂,虽经过多年的地质研究,人们对矿床成因的认识亦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多数认为矿床成因与龙箱盖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亦有人提出为层控矿床,总之,众说纷云。 1982年以来,笔者经过对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海底火山热泉(喷气)沉积加岩浆改造型床。海底火山热泉(喷气)沉积作用形成了层状矿化(体)和地层中锡的高含量,后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而且使早期形成的矿化  相似文献   

12.
卢庆兰 《吉林地质》1990,9(2):39-48
辽河群层控铅锌矿床包括沉积变质的层状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的脉状矿床和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迭加改造的不规则矿床。这些矿床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构成矿石的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流体包体、同位素组成等标型特征和成因信息,揭示了成矿规律和各类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为在该区找矿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3.
脉状铅锌(铜、银)多金属热液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矿床学分类研究中对沉积岩容贱金属矿床的命名和分类尚未统一,其中一类赋矿围岩为沉积岩、矿体受构造(断层、褶皱等)控制呈脉状产出的、成矿金属为铅锌铜银多金属的矿床成为缺失环节,缺少系统的归纳总结。但该类矿床是造山作用的产物,对其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有助于了解造山作用中的矿质迁移和沉淀过程。本文将该类矿床资料收集,对其成矿特征、控矿构造、成矿流体、矿质来源等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此类矿床与造山作用或造山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矿物质表现为多源性,包括基底围岩、岩浆来源以及幔源贡献。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流体、变质流体、盆地卤水等多种来源,部分矿床的成矿流体受大气水影响。该类型矿床与MVT铅锌矿床有相似之处,但在成矿环境、控矿因素、金属来源以及成矿流体来源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蔡仕明 《福建地质》2008,27(2):195-198
简要介绍建阳水吉“层控”型矿床特征,并对“层控”型矿床中硫、氢、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层控”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不大,矿质来自岩浆热液作用或海底火山喷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两阶段成矿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其上叠加蚀变和矿化。层状矿体中的铜是由含铜流体交代块状硫化物矿石形成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经历了两次成矿作用:第一成矿阶段.在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矿为主;第二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侵人,一方面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发生矽卡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另一方面岩浆流体对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等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层控矿床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控矿床是目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它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层控矿床的含义和分类,现今还缺乏统一的意见。我们认为,固体矿床可分为内生、外生和复生三大类。后者经历了多次不同的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应限于在复生矿床这一大类范围之内,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所控制的矿床。在全局上,矿床成带状、层状,而在局部则既有层状、也有脉状和不规则状。它具有同生沉积的特点,也具有后期热液成矿的特征。这类矿床混淆了内生成矿和外生成矿的严格界线,所以长期对该类矿床的成因都是有争议的。有人把基本上未经改造的外生矿床和某些内生矿床都划为层控矿床,这样未免把范围过于扩大化了,使层控矿床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如此,势必使矿床分类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7.
黔西滇东北铅锌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黔西、滇东北一带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过去多认为属于与岩浆源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或远温矿床。随着成矿理论特别是层控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测试手段的提高,对矿床成因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已有不少的新看法,也总结出若干的基本特点:①矿床严格受地层层位和沉积相的控制。②矿体与岩性关系密切,具多层性,大多数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层间滑动带中。③所有的矿床与岩浆岩均无空间关系。④矿石类型简单,缺乏明显的热液蚀变标志。⑤矿石保留着可反映沉积特征的层(纹)理构造。⑥矿体的就位和富化与生物屑、有机质密切相关。这些特点我们认为符合层控矿床最一般的成因标志。本文拟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石、围岩等的测试资料和成岩成矿特点,试图对本区铅锌矿床的成因作一初步探讨。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铜矿床集中区.该区铅锌铜矿主要控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及东岗岭组中段,以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炭质泥岩控矿为特征;控矿构造主要为复式背、向斜的翼部单斜构造,燕山晚期再次成矿时,与含矿层叠加的断裂和岩浆侵入构造则是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床形成是经深循环作用使含矿热卤水进入沉积盆地局部沉积而成,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晚期,燕山期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带形成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层状侵入体及其韵律层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状侵入体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记录了岩浆的演化分异过程。围绕韵律层理的成因 ,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成层机制 ,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类 :一类与岩浆流动和动力成层有关 ,包括流动分异、对流成层、化学成因等 ;另一类为非动力成层机制 ,主要有火成堆积、重力分异、压实作用和固化收缩等观点。影响韵律形成的因素很多 ,通常包括岩浆成分、对流作用、扩散作用、热梯度、氧逸度、温度和压力等。在评述这些成层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结合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特点 ,认为该岩体的韵律结构是在岩浆的固化收缩和压实作用下 ,晶体定向生长和自组织排列的结果 ,是二元 (辉石 ,斜长石 )、固 (岩石 )—液 (岩浆 )相转变系统中动量、能量和物种质量的复杂耦合所形成的分形自组织现象。对层状侵入体的进一步研究应集中在加强实验 (尤其是高温高压实验 )、引入非线性分析以及与成矿研究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铅锌矿床的黄铁矿、闪锌矿中某些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确定矿床的成因提供某些有用的信息。 文中所指的层控型铅锌矿床系指多数产在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矿床,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发现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侵入体,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围岩蚀变微弱,金属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系指与中、酸性花岗岩类有一定成因和空间关系的矿床,这类矿床大部分形成钨、锡、钼、铜、铅锌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