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彦 《中国地名》2011,(4):12-13
汉口鄱阳街139号,原为汉口三教街41号。这座房子是1920年英国人修建的三层楼公寓,叫怡合新房,专门租给外国人居住。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农民问题顾问洛卓莫夫就住在二楼。8月7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就在他家里召开。事隔84年,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寻找历史的记忆,探访“八七”会议会址,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张彦 《中国地名》2012,(6):42-43
汉口是长江、汉水交汇处的一方热土,系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在武汉三镇中,它形成的最晚,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近百年来,汉口以华中、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而闻名于世。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口这个地名也伴随这些变迁而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成为这种飞跃的注脚。汉口名称由来。汉口者,汉水入长江之口也。也就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市硚口区沿河大道与民族路交汇地带有个集家嘴,位于汉水入江口北岸,也叫集稼嘴,接驾嘴。据《汉口丛谈》记载:明武宗正修十六年(1521)世宗朱厚熜从安陆州经汉水赴京继承皇位,途经汉口。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的汉水入江口岸渡口称为"接驾嘴",汉阳岸又称为"南岸接驾嘴""南岸嘴"。除"接驾嘴"外,还有"报驾巷"(今名鲍家巷)和"接驾嘴河街"。集家嘴码头从清初至今,一直是商业繁华地区,由于主要做粮食运转之用。接驾嘴后讹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结构和布局的角度入手,基于单要素引力模型和最小累计阻力,建立空间可达性与绿地规模质量和空间阻力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将空间阻力因素区分为步行阻力和人口密度。在考虑空间阻力的实际情况下,构建分布矩阵,优化提出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并以武汉市汉口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GIS技术并通过网格划分,计算该区域内城市公共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汉口地区公共绿地分布的实际情况,给出其规划的建议性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4):4-4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相似文献   

6.
长江干流河道对流域输沙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仕宝  杨世伦  李鹏 《地理学报》2006,61(5):461-470
利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测站1956~2004年的输沙量资料,对干流未测区域的来沙进行了估计。根据泥沙平衡 (Sediment budget) 概念,对长江干流河道的冲淤对来水来沙的响应以及对入海泥沙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长江干流屏山至大通河道平均淤积速率为88.58×106 t/a,河道淤积占总的来沙量及大通站输沙量比例分别为14%与21%。由于河道淤积,大通站输沙量减少了17.5%。总体来说上游淤积较轻,宜昌至汉口区间淤积严重,汉口至大通区间为微冲。长江干流的河道冲淤与流域总的来沙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各段河道的冲淤对流域来沙的响应各不一样。上游的冲淤与流域的径流量和来沙量均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宜昌-汉口段河道冲淤的变化与宜昌站的来沙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影响汉口-大通间河道的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流域的来水量,河道的冲淤与大通站径流量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整个长江干流的冲淤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有效地减轻了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同时也降低了洞庭湖的对长江干流泥沙的调节作用;长江上游干流河道淤积增强,中下游河道出现冲刷,但不同的河段表现不一;中下游河道冲刷量小于预测值,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直接导致了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田园 《中国地名》2012,(8):56-57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传说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15公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其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4):6-6
本世纪,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个人的伟大实践都与湖北密切相关,而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相会也是在湖北,即相会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指出城市滨水区开发是滨水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从城市游憩功能开发的角度 ,提出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基本原则。以武汉市为例 ,在重点论述汉口外滩、汉阳南岸嘴和武昌东湖三个滨水区游憩功能开发的基础上 ,提出以滨水区建设为中心的武汉市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长江干流径流的时序结构与长期记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宜昌、汉口、大通3个典型控制站的长期月径流序列,本文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消除波动趋势法 (DFA) 等手段,识别长江干流径流序列的趋势、突变、周期振荡等时序结构及其长期记忆特征。主要结论有:①长江干流径流序列存在明显的准15年周期振荡特征,该周期振荡1970s以来受到某种扰动而弱化;② 宜昌站径流序列于1926 年、1970 年发生两次突变,均以径流减少为特征;汉口站径流序列于1955a发生突变,也以径流减少为特征;大通站径流于1955年、1988年发生两次突变,前者以径流减少为特征,后者以增加为特征;③ 长江干流月径流序列存在较强的确定性成分,长期记忆特征明显;集水面积越大,径流序列的长期记忆越强,表现出明显的记忆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1.
长江宜昌-武汉河段泥沙年冲淤量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炯心 《地理学报》2005,60(2):337-348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 (Sediment budget) 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泥沙冲淤过程对水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所研究河段的输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在平均的意义上,年输入沙量为年输出沙量的1.1345倍,由此求得总净来沙中有11.85%淤积在河道中。河段出口输出沙量随时间而增大,大致在1980年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1980年以前河段出口输出沙量的增大,与3口分沙减少 (等价于河段净来沙增多) 和下荆江人工裁弯 (使河道输沙能力增大,因而可以将更多的泥沙输送到河段出口以下) 有关,1980年以后的减少,则与宜昌站来沙量的显著减少有关。建立了1980~1997年间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与宜昌站年来沙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估算出使宜昌-汉口河段不淤的宜昌站临界来沙量为3亿t/a。为了定量评价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于河段冲淤量的相对贡献,我们以1980~1997年和1955~1997年两个时间系列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3%、31.56%、25.77%、32.71%和3.73%。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该文指出城市滨水区开发是滨水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城市游憩功能开发的角度,提出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基本原则,以武汉市为你,在重点论述汉口外滩,汉最最南岸嘴和武昌东湖三个滨水区游憩功能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以滨水区建设为中心的武汉市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与汊道演变及其相互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北港汊道是长江口的主要汊道,由三部分组成:分汊口段、南北港段和横沙以下水下三角洲段。其中分汉口段自七丫口至吴淞长约34公里,河宽由10公里扩宽至15公里,宝钢码头即位于其间,连同上游白茆沙河段通常称为南支。分汊口段下接南、北港二  相似文献   

14.
张松 《中国地名》2011,(11):25-25
先叫“三义栈”后称“大柳树”在未正式定名北票前,北票市区这一带先后有两个民间约定俗成的称谓,先叫“三义栈”,后叫“大柳树”。  相似文献   

15.
许炯心 《山地学报》2008,26(1):15-21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Sediment budget)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输移比,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1955~1997年间河道泥沙输移比对水沙变化的响应.从总体上看,河道泥沙输移比有较显著的增大趋势.输移比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955~1962年为快速增大;1963~1975年亦为增大,但增速减慢;1976~1979年为迅速减小;1980~1997年为较快增大.在分析了若干水沙指标对河道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宜昌-汉口河段泥沙输移比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来水量越多、3口分流比越小,宜昌一汉口河段泥沙输移比越大;宜昌站来沙量越少,3口分沙比越大,泥沙输移比越大;宜昌站洪水流量越大,泥沙输移比越小.  相似文献   

16.
王家坪     
《中国地名》2011,(1):40-42
王家坪在延安城的西北方,隔延河与城相望。 村子处在两座大山脚下,左边的叫脑畔山,右边的叫花豹山。王家坪最初叫牡丹坪,因这里的老乡多种植牡丹花而得名。后来一位王姓的人家将多数地方买去,改名叫王家坪。当年,这里是中央军委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旧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0,(1):62-62
北京叫老虎洞的地名有九条,故宫里头有一个地方叫老虎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4):17-17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9号。其依托旧址而建,于1978年8月7日正式建立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是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亦称“怡和新房”)中的一个单元。当年,一楼是印度商人开的小百货店,二楼是苏联派驻武汉国民政府的农民问题顾问罗卓莫夫夫妇的住宅。1927年8月7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2011,(4):23-23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鄱阳街139号(原为三教街41号)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址旧属俄式楼房,为1920年英商罗惠公司修建的公寓,“怡和新房”139号位于这座公寓的中段。楼房属混砖结构,面积约523平方米。当时,楼下是一个印度人开设的小百货店。楼上是一位苏联农民运动顾问洛卓莫夫的家。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8,(6):46-48
1.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