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1985,11(3):44-44
日本气象厅现在每天发布2—3次降水概率预报,效果较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后的发展动向是: 1.增加预报发布次数: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每天发布2—3次,计划今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 2.增加预报时段:现在降水概率预报仅预报当天9—15时、15—21时及第二天9—21时的降水概率。拟再增加其他时段的概率预报。 3.增加不同类型降水概率的预报:现在的降水概率是指6小时或12小时时段内1毫米以上降水的概率。但是,很多用户需要10毫米、20毫米以上等不同降水等级的概率。现行的降水概率是“地点概率”,但像大雨这类现象,“地点概率”难以应用,不如使用“地区概率”更合适。  相似文献   

2.
1981年5月10日广西出现了一次强暴雨过程,100毫米以上的降水面积达300×20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都安、马山一带,其中4至9时六小时内,都安降水达198.5毫米;最大一小时降水量都安为91毫米,马山为102毫米,分别占过程降水的68%、87%。由于降水高度集中,致使石山、丘陵地区山洪爆发,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4,(4):37-39
我县是关中地区主要产棉区之一,每年播种面积都在五万亩以上。棉花在生长期内,常遭受到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直接影响到产量的稳定提高。因此,必须分析研究棉花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就我县1960年以来各年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以下分析。一、降水根据历年资料记载,我县棉花在整个生长期内需总降水量350—550毫米,降水的适宜与否,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4,(3):55-56
我县历年7月份雨量多寡分布不均,多至330毫米,少则仅降100毫米。雨量多时,山洪暴发。雨量少时,易发生夏旱,造成粮食歉收。气象站能否较准确地预报出7月份的降水趋势,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的大问题。也是落实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的实际行动。同志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去年5月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分析、制作汛期雨量预报的工作,报出了1973年7月份为雨量高峰月的正确预报。  相似文献   

5.
淄博市位于鲁中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十年九旱”,5毫米以上的降水可谓关键性降水。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出现≥5毫米的降水过程58次。 本文统计分析的资料样本年代为1971—1980年,春季指3—5月。本市五站中有一站日降水量≥5mm,即作为一次淄博≥5mm的降水过程样本。  相似文献   

6.
杨荆安 《湖北气象》2008,27(3):287-288
2008年4月随着我国南方地区相继进入多雨期,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出现数次暴雨过程。根据全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国家气象站逐日08时至08时24小时雨量实况资料,将受同一天气系统影响而出现的10站或10站以上24小时雨量≥50mm的降水过程以及1站或1站以上24小时雨量≥200mm的降水过程统计为一次暴雨过程(连续出现时只统计一次1。根据上述统计标准,4月份全国各地共出现7次暴雨过程,对其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数值预报产品在日常业务中已被广泛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量很大,如进一步充分利用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利用日本500百帕数值预报资料,通过选择正涡度中心“关键区”的方法,并结合本站地面资料,初步研制了盛夏7、8月份中雨以上(大于或等于10毫米)降水的定量预报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涡度因子在降水客观预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无霜期短。特别是初霜冻对大秋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大,是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在“农业学大赛”的群众运动中,我们决心为农业大上贡献力量,首先做好主要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1988年7月23日至24日,昌吉州出现了一次大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米泉20.3毫米、阜康31.6毫米、天池43.8毫米、吉木萨尔20.0毫米、奇台28.6毫米、木垒46.0毫米(日降水量40.0毫米),这是近几年来本地区一次较大的区域性降水之一.本文通过对这次大降水的天气学分析,一方面作为学习《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一书中“新疆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和预报”的习作,另一方面也为本地区大降水的短期预报提供某些诊断判据.  相似文献   

10.
郭锡钦 《气象》1984,10(3):30-31
翻斗式雨量计的基点位置,由于室内外情况有差别,在使用前无法调整得很精确。所以,至少要在室外试用一个月以上,特别是经历了几次大雨过程以后,才能看出基点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和调整多少。判断的办法是从试用期记录中选出大雨过程(即一次降水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的降水总量在10毫米以上者,时间可以是一天或几天),求出雨量筒记录与翻斗式雨量计记录之差,然后用雨量筒记录去除此差值,求出百分误差。 《规范》里规定:“如多次发现10毫米以上雨量的差值超过±4%,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整基点位置。”若偏差虽大于4%(请注意: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上时,该仪器的精度为±4%),但有正有负,没有规律,则暂时不要调整基点,要查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天气概况1991年12月—92年2月,我省降水明显偏多,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1991年12月和92年1月上旬和2月底。降水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黄河以北地区多为10—30毫米,其它地区多在40—70毫米之间。各地市季平均降水量:淄博、枣庄、威海、青岛、潍坊、临沂六地市在50毫米以上,淄博最多为65.4毫米;德州、聊城、惠民、济南四地市不足35毫米,聊城最少,为15.0毫米;其他地市在40—5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降水量4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7.2毫米(偏多62%),较上年同期偏少17.1毫米(偏少28%)。  相似文献   

12.
六月份是我县夏收、夏种、夏管的关键季节,准确地做出24小时降水过程预报对保证三夏生产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用PP法组建了六月份24小时降水过程的预报方程,经过统计检验和预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5,(6):31-32
“三天南风不由人”是我地以连续南风为前兆,降水为后果的一条常用天气谚语。用本站1962—1973年4月份资料,对14时连续三天偏南风(包括东到西所有偏南风向)过程进行统计,符合三天南风条件的共出现70次;其中58次未来72小时内有降水(占80.6%),30次未来24小时内有降水(占42.8%)。1962—1973年4月份共有降水110次,以三天南风过程为前兆的降水占了全部降水的52.7%。  相似文献   

14.
4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 ,但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华南等地降水偏少 ,部分地区存在旱情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降水偏多 ,日照偏少 ,部分地区土壤过湿 ,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 ,但月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局部地区出现冷 (冻 )害。北方地区出现了 3次沙尘天气 ,交通运输等受到影响。1 东北等地降水偏少 ,旱情发展4月份 ,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 4次降水过程。月降水量 ,江淮、江南、华南大部及渝、黔东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皖南、鄂东南、湘东北、赣北等地达 2 0 0~ 30 0mm ;东北…  相似文献   

15.
台风外围云团造成的暴雨,以前由于探测手段的限制难以及时发现和作出预报。随着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卫星云图的使用,这种暴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它一般都随付热带高压的南缘及西南缘的偏东气流运动,降水比较突然而且强度大,例如1981年9月22日20时至23日08时十二小时之内国营盐场降水达555.4毫米。另外如1982年11月28日20时至21时我县一个水文站上一小时内降水达160毫米,据有关总结以上两次特大暴雨过程均和热带云团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7月29日下了一场大雨以来,长达四十天未出现过一场≥10mm的好雨,从8月上旬末、中旬初起,由阳山地逐步到川坝地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群众叫做“24个秋老虎”,不仅大秋作物、复种作物受到影响,而且小麦也无法秋播下种。到底“秋老虎”何时结束?群众都盼着一场透雨。  相似文献   

17.
九月份正是青岛地区“三秋”大忙季节,九月份雨水的多寡,直接影响秋收、秋种、秋耕。青岛地区自1898年有资料以来,在86年的资料中,九月份降水情况少至无量,如1957年,多至405.8毫米,如1970年,是月际降水变化幅度最大的月份之一。九月降水虽然变化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采用“平稳时间序列”预报方法对青岛地区降水进行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岑士良 《气象》1980,6(5):36-36
贵州是平均拔海高度在一千米左右的低纬度高原山区,南部近海,夏季风可由海上长驱直入,雨量较为丰富。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比淮河流域的1000毫米多10%以上,为华北平原的600毫米的一倍左右。贵州又是我国降水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省内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日数为160—190天;比淮河流域的110天多50%以上,为华北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九年五月九日——十三日,在地面静止锋和高空低涡、切变线等系统的共同影响下,桂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过程,过程总降水量在一百毫米或以上的达二十七个县市,面积约六万五千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位于永福,达327.1毫米,24小时最大降水量,永福达200.8毫米。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强度以及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本文主要依据永福县的地面气象资料,从天气系统及地形两方面来分析这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研制的思路: 根据解释预报的要求,县站解释预报方法只是对上级台的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因此此方法只对市台预报武功有≥5毫米降水解释、消空和进行≥10毫米降水的订正。二、资料的选取和因子的筛选根据市台的分片预报,武功单独为一片,故选取本站1976年至1985年十年资料,由于此方法是进行≥10毫米的降水解释预报,而且是对市台≥5毫米降水进行解释和订正,所以选取的资料是≥5毫米降水,个例为59个,在59个个例中≥10毫米降水样本为34个。因子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