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它对人类的活动是有影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宽,人类活动和气候关系更加密切。不利的气候条件能给人类带来损失和灾害。据统计,每年自然灾害给世界造成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是由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当然,有利的气候条件也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如何利用气候条件和规律,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近三四十年,气候已作为人类的资源予以开发和利用。为此,  相似文献   

2.
李跃清 《四川气象》1999,19(1):20-23,63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如何预测它的未来演变趋势,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异大的区域之一,四川由于高原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复杂,旱涝灾害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气候灾害对四川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的丰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1994年我省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旱连伏旱,…  相似文献   

3.
詹兆渝  胡雪 《四川气象》1996,16(1):37-39
四川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詹兆渝,胡雪(四川省气象局应用气候所,邮码610072)1气象灾害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任何一种超出社会正常承受能力的,作用于人类生态的破坏都是灾害。由此可见,气象灾害就是指特定的气象条件对人类本身所构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今天,由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学会和我们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召开了世界气象日座谈会。紧紧围绕今年的主题“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进行了座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个主题正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所说,一是表达了对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二是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是实施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的时候成立的。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的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5.
主编语     
<正>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需要规避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同时需要充分依赖和利用大自然赋予的环境与资源,相依共存,和谐发展。而气象工作在其中则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及时提供供趋利避害所需的服务产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统计研究都表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都会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例如,本期封面报告给出的一组研究结果,显示了在能源领域,尤其是与风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如何预测它的未来演变趋势,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天气连着千家万户,气候影响各行各业,气象灾害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气候变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水作为地球气候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也对地球生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人类的诞生、生存和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发挥气象服务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气象服务作用的关键在于增强意识人类能成长为地球的主人,首先得益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特别是能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为了生存的需要,人类尝试着自觉而有意识地观察并总结气候的变化规律,逐渐学会了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基本方式。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气象技术逐渐成熟发展,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88-1997世界气候计划》前言中指出,"气候既是有益于人类的一项重要资源,但  相似文献   

9.
1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服务 《气象》2011年第3期 翟盘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摘要: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气候学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气候的科学。最近五十多年,地球气候明显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的气候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和暴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 言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引起的约占85%,而干旱又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1]。干旱出现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也大,再加上其对资源、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因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干旱也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7%,主要位于西北。西北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80%以上。这里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复杂,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西北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干旱,西北平均年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天气气候与工农业生产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认为天气气候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与资源的一部分,但是人类活动也会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引起天气气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今天是国际减灾日,省直各界各部门的领导、专家和群众代表在这里集会,一是纪念国际减灾日,二是正式成立江西省减灾协会。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代表对我的信任,推选我担任江西省减灾协会会长,我将不辜负同志们的委托,与大家一道把江西的减灾工作搞好。 古往今来,自然灾害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几千年来都坚韧不拔、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正是这种斗争,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为全面地、大规模地抗御自…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气候水资源分析和开发利用及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异大的区域之一。四川由于高原、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复杂,旱涝灾害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气候灾害对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特别是农业的丰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1994年我省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伏连旱,有8000多万亩农田受灾,损失粮食27亿公斤;1981年7月13日的特大暴雨洪灾,淹没城市57座、场镇779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1998年的特…  相似文献   

14.
前言气候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现代化社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日益增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显露。增强人们的气候意识,保护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已引起全球重视。在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SWCC)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评价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和战略。一致认为:保护气候、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气候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的中心课题。21世纪的气候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决定着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量气候模拟需要巨大的计算机资源,而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PC机的空闲资源加以利用以实现气候模拟中集合预报的思想则不失为互联钢时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6.
气候资源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河南省气候资源工作的思考林俊英卢广建(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同其它自然资源一样,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明确地把气候作为一种资源的概念是1979年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趋利避害,向自然夺取农产品的一场生产斗争。甘肃地处高原,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因而,更要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以来,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如联合国环境大会、联合国粮食大会、世界水资源大会、世界沙漠化大会、世界气候大会、国际干旱会议等,均认为气候是影响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最为敏感和最难预测的环境因子。人类要获得足夠的粮食和资源,以应付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也就必须分析和研究气候问题以及气候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这种志势使得气候工作迅速推进,气候研究的领域迅速扩充,超出了经典气候学的范畴。迄今为止,已有几部气候学的专著概  相似文献   

19.
气候风险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气候保险通过转移分散风险成为应对气候风险的有效机制。文中首先在辨析气候保险的概念和市场机制等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气候保险存在逆向选择风险与难以满足大数法则、存在道德风险与反馈效应的问题;其次梳理了发达国家气候保险的发展情况,其风险分散和转移功能比较强,保费一部分存在政府补贴,一般采取政府紧急贷款、再保险和保险衍生品的方式进一步分散风险,但是也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中国气候保险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着难以满足大数法则的问题,道德风险尚无明确体现,并提出建议:完善气象站基础设施、制定自然灾害风险地图、提高公众和敏感行业气候保险的购买意愿等尽量使气候保险满足大数法则;促使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考虑非经济成本,未雨绸缪避免道德风险及反馈效应;适时发展气候再保险和保险衍生品,建立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0.
1国际防灾减灾面临的一些问题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联合国曾经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热带气旋、地震、洪涝、雷暴与龙卷、雪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风暴潮与海啸、热浪、雪崩),其中大部分是气象灾害引起的。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由气象现象引起的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每年由气象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1965年以来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达20亿人口,有300万人失去了生命。当今世界,经济的发达与社会的发展,使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