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复杂地层结构的2D、3D剖面显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计算机图形学扫描线区域填充算法应用于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是图形工程应用领域的扩展。这里应用改进扫描线算法,实现了复杂地质结构的地质属性填充的二维、三维剖面图绘制.为地质专家直观观察地质空间数据.有效分析空间数据提供了逻辑思维空间平台。这里分析了改进扫描线算法的实现技术思路,并讨论了剖面树ST和有效表AT的数据结构及其改进扫描线算法实现步骤和面向对象类封装的实现软件结构,最后还给出了该算法应用Delphi和OpenGL实现二维、三维复杂地质属性剖面图绘制实例。这些实例表明了这种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AutoCAD2004是地质勘查行业使用较多的数字化制图软件,在制作地质图件方面给予地质工作者极大的帮助,但在制作剖面图、地质柱状图等涉及地质岩.性花纹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对地质岩性花纹的自定义,组成岩性花纹图案库,利用AutoCAD2004的图案填充功能进行作图,提高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编制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过程中,准确地将岩心轴夹角(轴心角)校正到剖面图上,使之更好地符合地质实际情况,这对于分析地质构造、进行岩(矿)层层位的对比和连接,以及提高储量计算的精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校正方法,有计算法、表算法和图算法三种。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剖面图算法对地层尖灭、透镜体、地层缺失处理能力差,算法精度难以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地层分布模型自匹配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首先,构建了工程钻孔数据结构;然后,根据地层分布规律定义地层分布模式,并推导出各个模式下地层剖面线生长策略和规则,通过地层分布模型规则和匹配算法判断地层点的剖面线从属关系;最后,将剖面线点集连接成线,并进行标注与地图整饰。笔者算法克服了传统钻孔相邻连接造成的连续性差、一致性欠缺的缺点,能够对地质剖面的歼灭、透镜体、地层缺失现象有准确地处理。实验表明,采用本文算法所构建的地质剖面图能准确、高效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层分布,广泛适用于工程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地质曲面建模的精确度和合理性,完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平、剖面三维联动编辑功能,针对"地质工程师三维助手"建模软件中构建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提出了三角网交换边算法,并在此软件中编码实现并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三角网交换边算法在编辑二维和三维三角网的同时,能够联动编辑对应的等高线平面图和剖面图,并自动更新三角网的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6.
花卫华  肖旖旎  王振娟  郑鹏  闻龙  刘修国 《地球科学》2022,47(11):4256-4266
为了解决目前剖面图生成的实时性、鲁棒性和准确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从图像空间出发,利用双模板缓冲技术解决剖切问题的计算瓶颈,同时借助RTT(Render to Texture)相机技术和高分辨率技术实现任意直线切割下的剖面图高精度输出,最后将剖面图矢量化以获得带有属性的矢量图.实验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矢量地质剖面图实时生成技术具有可实现性.通过与传统剖切对比,证明我们的方法在剖切效率上有高达99.9%的提升,实现了剖面图生成的实时性且输出的矢量剖面图地质界线一致且清晰.为地质行业进入三维化时代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实时剖面图生成的新思路,对剖面图实时生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四纪地质理论绘制岩土工程剖面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依据,它有助于剖面图的编制、提高剖面图的真实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部面图是地质制图经常采用的一种制图方法和表现形式。地质、水文地质图,一般都镶配有相应的剖面图。剖面图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功能: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制图区地貌特征;反映地面以下一定厚度的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特征;地形、地貌与地下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切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制图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仍存在一些不够一致的情况。本文不涉及水文地质剖面图专题内容的编图原则和表示方法,仅就图切剖面图制作中的几个制图问题作一小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Surpac系统的地质勘查自动化制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地质图件自动化绘制是地质制图领域的重要目标。Surpac作为应用广泛的三维矿业软件,其绘制图件规范与我国地质勘查规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某金属矿山为例,针对岩性图案、钻孔结构、样沟、样号等多种地质信息的绘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利用地质数据库,通过Surpac软件可以快速准确、批量化的绘制符合我国地质勘查规范的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和块体模型剖面图等地质图件,极大的发展了适应我国标准的地质图件自动绘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质体边界数据是油藏数值动态模拟、盆地模拟、油气分布预测等应用的基础数据。过去,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图或有关剖面图对地质体边界单元数据进行提取,这种方法不便于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计算,且工作量极大。作者应用八方向测试算法和改进的左方向技术,用Visual C++语言编程并实现二维地质体单元边界的自动搜索。该方法对松辽盆地某剖面数据进行实际运算和处理,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航空物探平剖图自动绘制的可视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浩军 《物探与化探》2004,28(2):147-149
简要介绍了航空物探平面剖面图的自动绘制方法,给出了绘制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彩色渐变填充着色、彩色渐变渲染着色等几种可视化处理方法,并提出了着色中渐变度、透明度概念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合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重要的数据源,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运用综合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以成都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地质剖面构建需要准备的地质资料、剖面的部署原则和构建方法,并解决了剖面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同时代、同层位的不同地层之间的连接问题。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地质剖面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人员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刻画复杂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情况,有效实现复杂地质体交互式半自动建模,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叶茂松  解习农 《地球科学》2014,39(5):577-586
下切谷作为一种特殊的层序内部组成要素,其侵蚀-充填演化模式对于层序划分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古生物等资料,展开了对下切谷下切-充填的演化过程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相干切片识别出东西、南东、南北3类不同流向的下切谷.在地震剖面上,下切谷表现为以V型为主的形态特征,内部充填样式以前积、发散、上超等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海西-燕山运动期车排子凸起强烈隆升,基准面快速下降导致对下伏地层产生侵蚀,下切谷由此产生.古近系之后开始沉降,基准面重新上升使得下切谷开始接受沉积充填,充填时限与古岸线位置有关.对下切谷的演化控制因素讨论认为,下切谷的下切-充填演化受到构造、古地貌、古气候及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南 《物探与化探》2006,30(4):319-321,326
论述了用数字方法设计出地层弹性波速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地震射线追踪法的算法并用其对数字模型的反射、折射波时距曲线做了计算,通过实例分析了复杂速度结构与地震剖面的对应关系,可指导解释人员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任意设计地层模型进行计算,很快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宝宏 《云南地质》2005,24(3):345-350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环保、卫生填埋都将是处置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垃圾环保填埋场场址选择是填埋场建设的关键,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场址交通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周边环境条件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本文推荐利用灰色理论的灰色聚类法,进行填埋场场址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浅覆盖区地质调查中,钻探和物探等方法常用于揭示地质体三维空间分布。本文借用三维可视化方法,以运漕幅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钻孔资料和人工解译的地质图快速构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以展现研究区第四系宏观地层格架。文中详细介绍了模型构建的数据源及流程。最后,结合虚拟勘探线剖面成果模型,探索以立体形象的方式显示区域地层分布。所构建的第四系模型可称之为三维地质图,其价值即体现在形象的展现地质体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地质剖面图的计算机绘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地质剖面的计算机绘制技术-整体平移法,分层平移法,解决了剖面图形处理中两个关键问题,剖面上变倾角,变落差及任意切割交错关系的断层处理和地层曲线间的形态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云南地质》2011,30(4):454-459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辅助传统地质方法工作的同时,将复杂地质体形态、地质构造情况以三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较丰富的的视觉效果。首次把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贵州晴隆锑矿田找矿,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煤盆地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黑宝山—木耳气盆地形成的地质环境和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的构造格架、充填序列、沉积相的展布及煤层的分布、变化等规律,对于缺煤的黑龙江西部地区开展煤田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MAPGIS在地学制图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叙述MAPGIS在地学制图上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提出进一步提高地学图制图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