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智囊机构提出的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将引发社会动乱的“预言”说起,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制,并提出了“土地永包制”观点,从根本上遏制“圈地风”,真正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最根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征地难”、“交地难”已成为制约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的一个“瓶颈”,因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问题引起群众拒绝交地或群众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次解放思想再教育、再讨论活动中,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深入探讨当前征地工作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改革征地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党全国人民极为关注的党的十六大已经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4.
还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土地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究其根源,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待遇趋于平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原来打着集体经济招牌的企业渐渐脱下“集体”的外衣;企业改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小型国企、集体企业纷纷转为民营。多种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1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国家对保护耕地提出了“开源、节流、保护、挖潜”的四项具体要求,以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作为“开源挖潜”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开发复垦对缓和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作用日趋显。但由于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转模式及经营体制等问题,影响了开发复垦的力度、进度和质量。为此,我们以长兴县土地开发复垦为例,剖析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弟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既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又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开化县努力寻找土地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土地管理融合到经济建设中,做足土地经济文章,带活了当地经济,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虽然经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三年的专项治理,但由于我区农村土地产权没有明晰,一些历史纠纷没有调处,新的纠纷不断发生,土地纠纷问题依然成为阻碍我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解决好影响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土地纠纷问题成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讷河市是一块四季分明、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域辽阔,素有“黑土明珠”、“北国粮仓”之美誉的“宝地”,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百名产粮大县、全国卫生城、“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是我省“经济十强县”。  相似文献   

9.
王丽军 《国土资源》2011,(10):54-55
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背景下的战略调整,“经济转型”将贯穿“十二五”规划,引发各个行业的质变,以GDP指标为纲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调整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三农”,一个中国社会特有的词汇。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问题,即一方土地能不能富裕一方的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