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韦京华 《广西气象》1999,20(3):30-31
通过找出金柑结果大小年变异的年份,分析两种类型年份的气象条件,得出金柑第一次开花花芽分化阶段出现长期低温天气和开花,果实膨大时期遇高温,干旱天气是造成融安县金柑小年结果的气候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2.
热害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柑桔产区农业气象灾害之一。80年代以来,晚春~初夏多次发生异常高温。本文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和柑桔产量,结合开花、座果观测,初步分析了异常高温导致温州蜜柑落花落果的气象指标,为柑桔热害的预报及其防御提供依据。一、柑桔异常高温天气气候背景柑桔开花到幼果期正值春末初夏,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大陆高压主要在长江以北活动,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增强,夏季风日益强盛,影响范围日渐扩大,江南天气多变,同时,气温在波动中升高,且升温过程起伏很大,有的年份还会发生异常高温。80年代以来,这种异常高温天气出现机率有所升高,而此时正值温州蜜柑开花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是影响柑桔座果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2018年奉贤黄桃休眠—花期各物候期、同期气象要素及1980—2018年黄桃花期逐日日平均、日最小相对湿度等资料,用对比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16年影响黄桃开花坐果的主要气象致灾因子、39年花期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黄桃开花始期—开花盛期遭遇持续6 d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的低湿天气,每天09:00—20:00各整点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小于等于50%,导致当年坐果大幅偏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桃花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均呈下降趋势,两者突变年份均为2000年,且3月下旬及4月上旬低湿天气出现概率高,提升了黄桃花期遭遇低湿致灾的风险。2009—2018年开花始期与5 d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 ℃首日(简称10 ℃首日)呈显著性正相关。建立基于10 ℃首日的黄桃开花始期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为协同应对低湿天气提供预测服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兴县气象观测站1958 ~2011年的9、10月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雨日资料,对新兴县的寒露风气候特征作了统计分析.统计发现:新兴县1958~2011年共出现了54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总天数为290 d,平均每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天数为5.4d,最长一次寒露风天气过程达19 d,每年出现寒露风的概率为74.1%,平均每年有1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最多年份出现3次寒露风天气过程,还有10年出现2次寒露风的天气过程.新兴县寒露风类型:湿型占29.6%,干型占64.8%,混合型占5.6%.新兴县寒露风年景:重度的年份占16.7%,中度的年份占20.4%;轻度的年份占37.0%,无寒露风的年份占25.9%.  相似文献   

5.
金柑的结果母枝是由当年抽发的梢形成,其年内抽梢迟早及次数多少对产量丰歉有直接影响。我们观测发现,金柑抽梢除与品种、树龄有关外,还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对融安县金柑抽梢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探讨,以便为金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5年广西灵山早熟荔枝品种“三月红”遭受高温热害的调查及对果实各发育阶段气象条件的分析,并与近10年同期气象条件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开花授粉--果实缓慢生长阶段(Ⅰ期)的低温寡照天气会影响荔枝座果率和成熟期,与品质优劣没有直接关系;(2)秋冬春连旱年份,若荔枝果实进入Ⅱb期后未遭受高温天气影响,则不会影响果实品质,而降水充足的年份,即使荔枝果实进入Ⅱb期遭受高温天气影响,也不会导致高温热害现象发生;(3)秋冬春持续严重干旱和果实成熟阶段的高温共同胁迫既影响荔枝产量,也会严重影响荔枝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三系的花时与天气条件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在晴好天气条件下,不育系在一天中开花时间总是比保持系和恢复系延迟,而且开花时间也较分散。但在阴天条件下(有时有小阵雨),保持系的开花时间显著延迟,而不育系的开花时间和集中程度与晴好天气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表1和表2分别为我站1977年6月16日在晴天条件下和6月18日在阴天条件下于泽潭公社明星大队对春繁珍汕品种的观测结果(表中A_1,A_2,…,B_1,B_2,…,为不同观测  相似文献   

8.
韦京华 《广西气象》1998,19(4):43-44
金柑的结果母枝是由当年抽发的梢形成,其年内抽梢迟早及次数多少对产量丰歉有直接影响。我们观测发现,金柑抽梢除与品种,树龄有关外,还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对融安县金柑抽梢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探讨,以便为金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危害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轻干热风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减少1—3克,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年份千粒重可减少3—5克,减产达10%以上,因此,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依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而确定的干热风气象指标,统计分析了35个台站廿年的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一、干热风的天气类型 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史印山  谷永利  林艳 《气象》2009,35(6):63-69
选取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961-2007年165个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高温天气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7月份,大于37℃的强高温天气和大于40℃的极端高温天气90%以上都出现在这一时段;(2)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出现次数和同期降水量成反相关关系;干旱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多,降水偏多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少;(3)高温天气较多和较少年份北半球500hPa环流形势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同期,前期也有明显的反映,前期环流的明显差异为预测高温天气的出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龙眼成花差、花而不实和寒 (冻 )害问题是制约广西龙眼发展的三大农业气象问题。根据调研资料及生产实践资料分析研究认为 :暖冬、冬春季连续低温阴雨 ,光照不足 ,是造成成花差和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在使用常规药物控梢促花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新型药物促花 ,提高果园整体成花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用ECMF作为基本资料,对北半球超长波进行分型后,做寒潮中期预报。并对伴随寒潮天气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采取逐步逼近的预报方式,制作了冬半年天气服务预报系统,实现了预报客观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典型气象年生成方法及原始气象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分析建筑热环境性能及其能耗需要代表当地平均气候状况的逐时典型气象年数据。根据我国现有的4次定时气象数据,选取建筑气候标准(GB50178-93)的7个气候区的代表城市,运用美国Sandia典型气象年方法,产生了代表城市的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用标准气象年数据。着重论述了针对原始气象数据的缺测情况,在生成典型气象年时的数据处理过程和质量控制原则,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用标准气象数据库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峡坝区截流期气候背景及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贤为  鞠笑声  王有民 《气象》1997,23(6):13-18
根据宜昌最近四十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和一百多年流量资料,详细分析了大江截流期(10—12月)坝区的一般气候特征和可能影响施工的气温、降水、风、天气现象等演变规律。最后,着重探讨了坝址在截流期(11月)的流量和上游汇水区前期降水量的统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量的长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旱涝季度,年度预报和集成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玺  田武文 《高原气象》1998,17(4):427-436
在大量天气预报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理环境,气候背景,大型天气过程的转型及“突变”、太阳活动及天文原因选取预报因子,分析了降水特征,确定了旱涝指标。并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建立了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和田地区冬季林果业冻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林果业冻害情况、冻害特点及冻害地理分布,分析了2008年和田地区冬季林果业冻害形成的原因。显示2008年冬季林果业冻害是低温、连阴降雪、冰冻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温天气是造成林果业冻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锦銮  何键  陈新光 《气象》2006,32(2):116-120
根据6种不同类型的农田小气候的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菜田土温、果树园内气温、鱼塘水温与气象站同类型气温的相关关系;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以气象站同类气温为自变量的菜田土温、果树园内气温、鱼塘水温等预报模型。各模型的回归效果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平均绝对误差均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Visual Basic 6.0,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了方便实用的“农用天气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冬季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振玲  谢以扬  周惠  朱玉强 《气象》2005,31(10):47-50
使用短期气候趋势预报原理与短期空气质量预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1~7月的气候特征(背景)、天气形势以及各种相关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综合预报。利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度(2003.11~2004.3)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试预测。即:在2003年冬季气候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2003冬季相似年份的天气形势、污染气象条件,确定污染潜势和气象参数。并运用现业务使用的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计算冬季各月的逐日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最后综合2003年冬季气候特征预测和日空气质量计算结果,做出冬季空气污染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0/2011年度玉林市龙眼秋梢抽生期一开花着果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得出2011年挂果率高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8-9月份的光温水条件配合较好对秋梢抽生相当有利,紧接着从10月份开始出现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冬季和早春的气候也比较寒冷,在干旱和寒冷的双重作用下,非常有利于控制冬梢和促进花芽分化,也...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06年地面天气图和500hPa高空图,将影响福州的天气形势分为10型,结合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统计2002-2006年福州全年、冬半年和夏半年不同天气形势型的出现率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分析不同天气形势下大气扩散能力的强弱以及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锋前暖区和地面倒槽是最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型,台风(热带辐合带)和低涡锋面是最有利于扩散的天气型;冬半年高压后部、锋前暖区和地面倒槽对污染物浓度增大的影响最大,低涡锋面、高压脊和高压底部对污染物浓度减小的影响最大;夏半年台风(热带辐合带)及外围、低涡锋面、副热带高压对污染物浓度减小的影响最大,其他天气型影响下污染物浓度变化幅度均为正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