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沙漠》2013,(2):634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漠》2013,33(1):312
20081《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2012,32(2):586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1.来稿要求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沙漠学科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以保证论文水平的提高或具有开拓与创新的方法与理论。2)论文以不超过10 000字为宜,要求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漠》2011,31(3)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1.来稿要求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  相似文献   

5.
沙漠是一种分布广泛,尚未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砂资源利用尤为重要。本文在整理近五年沙漠砂及沙漠砂混凝土的研究文献后,得出以下认识:(1)沙漠砂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抗剪强度、承载力、抗裂性能等,与水泥、粉煤灰、沙漠砂等组分的比例和应用的工况条件密切相关。不同成因和地区的沙漠砂的利用,需要确定其基本组成和最优配比;(2)研究或改进沙漠砂的方法主要是试验方法、数值模拟、统计方法、人工智能训练和预测等。本文则提出基于离散元法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能性,有助于快速获得更合理的沙漠砂组分配比、力学性质等。(3)目前,沙漠砂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存在于建筑领域,另外,沙漠砂还可助力现代沙漠农业的发展;作为热能储存材料,如CSP技术;轻工业制造材料,如玻璃,耐火材料等。以上工作为沙漠砂的资源化利用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6年青海省沙漠现状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TM景象为信息源,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青海省沙漠的TM图像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尾性数据库。通过对已建立的沙漠数据库的分析得出青海省沙漠广泛分布,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全省有沙漠面积4431749hm^2,占全省 6.184%,在45个县区级行政区域单元中26个县市有沙漠分布。  相似文献   

7.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   总被引:40,自引:20,他引:20  
王涛  赵哈林 《中国沙漠》2005,25(2):145-165
50多年来,在几代沙漠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沙漠科学从无到有,在从填补沙漠研究空白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沙漠化研究又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的沙漠科学,为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过去20 a来,北方约有 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有所改善,局部地区出现"人进沙退"的新局面。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我国沙漠科学研究和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得到了政府、地方民众、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8.
100 a来沙漠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根据20世纪各时期关于沙漠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回顾了100a来沙漠科学的发展历史,将沙漠科学的发展阶段归纳为:地质沙漠学、地理沙漠学、物理沙漠学、行星沙漠学、数理沙漠学和综合沙漠学等,阐述了每个发展阶段的研究工作特点和对沙漠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并成  贾富强 《地理学报》2014,69(11):1718-1724
侯仁之先生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深入沙漠地区进行历史地理考察,对沙区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在学科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及其演变规律,而且也为今天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以及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历史借鉴。他的学术思想及业绩,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沙漠》2011,31(5)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沙漠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本刊设置的栏目有:古气候与环境演变;沙漠与沙漠化;生物土壤与生态;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漠》1998,18(4):297-298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1998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沙漠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前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风沙灾害特别是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北方地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朱震达先生作为中国沙漠学科的创始人、世界知名的沙漠学家,是中国沙漠化研究的首倡者和先行者,在沙漠化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无论在沙漠化理论研究还是在防治实践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拟仅通过先生业已发表的学术著作,采撷其沙漠化研究中关于类型划分和治理区划的学术思想,以纪念恩师在建立和发展中国沙漠科学中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沙漠尘肺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沙漠边缘地区长期存在沙尘污染问题,在这些地区(包括西北的许多大城市)的居民健康长期受到危害,几百万当地居民患沙漠尘肺的危险性没有得到关注。近年来不断有沙漠尘肺的病例报道,笔者对国内外的沙漠尘肺的报道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建议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开展沙漠尘肺的调查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沙漠尘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旅游是一项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兴旅游产品.在分析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所具有的特点,即: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景区档次高,类型多样;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项目注重参与体验;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注重环保教育等.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漠型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冰颖 《中国沙漠》2021,41(1):75-81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沙漠旅游兴起,受到大众的喜爱,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促使很多观光型的沙漠主题景区开始向度假型转变.中国的沙漠型旅游景区逐年增多,也开始向着高品质、多元化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沙漠型景区建设成本高、融资困难,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通过相关的网站数据分析和国内外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沙漠》2022,(5):258-258
《中国沙漠》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沙漠学与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沙漠科学论文。设置的栏目有沙漠与沙漠化、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生物与土壤、天气与气候、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王涛 《中国沙漠》2008,28(1):1-7
50多年来,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科学从无到有,在填补研究领域空白,并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的同时,又为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15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有关研究所为主体的国家级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机构,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家,创建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沙漠和沙漠化科学及其研究体系,在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沙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遥感与信息系统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全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地区设有一批长期野外试验站(点),已为国家在有关沙漠开发利用和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得到了我国政府、地方人民、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已有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和防治实践的回顾与总结,就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男,汉族,1930年6月20日生于浙江海宁。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建人和奠基者。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科学高级顾问,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生态学会理事,国际沙漠开发委员会(IDDC)委员,第三届国际沙漠大会(TIDDC)主席,世界实验室(WL)沙漠化研究负责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已于2 0 0 3年1 2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我国50多年在沙漠与沙漠土地以及沙漠化防治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正如获得2 0 0 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所盛赞的“《中国沙漠与沙漠化》一书的出版是国家科学事业成熟的标志。……不要把这件事仅仅看成出版了一本书,它代表一门科学或者一种自然现象,例如沙漠科…  相似文献   

20.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7,17(1):77-79
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进展董光荣(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730000)位于中亚腹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其极端干旱的气候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而闻名于世。自上世纪末以来的近百年间,中外探险家和学者为了探索其奥秘,曾经断续地竞相考察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但从第四纪地质角度看,在该区干旱气候和沙漠环境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上依然存在较多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