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煤田物探与矿井物探技术的6大突出进展,即三维地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与动态解释得到推广、地震勘探正在实现从构造勘探向岩性勘探的跨越、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矿井物探技术重新得到重视、以“嵌入式”服务为标志的煤矿安全生产地质保障模式出现了可喜创新等;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我们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加快我国煤炭物探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并对今后煤炭物探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六十年来矿井物探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煤矿矿井物探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详细介绍了主要矿井物探方法技术(矿井地震法、矿井电磁法)的研究应用新进展,提出了目前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矿井物探是地面勘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相对于常规的矿井地质手段而言,具有更准确、更快捷、更方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煤矿现代化安全生产中必备的探测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开采进入尾声,深部煤层的勘探与开发成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为了探索瞬变电磁在煤炭领域的发展突破方向,本文从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及应用等方面对瞬变电磁法用于煤田探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首先介绍近年来瞬变电磁法在地面和井下的最新进展,包括时变点电荷载流微元理论、瞬变电磁全空间理论、修正式中心回线法、电性源短偏移深部探测法、小回线大电流法、矿井强干扰处理技术、地形影响校正技术、联合时-频处理技术、以及在井下和有低阻覆盖时观测数据的处理技术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说明瞬变电磁法在煤炭领域的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田领域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电性源近场探测理论和全空间物理场基础理论,开发精细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地面-井下联合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1991年12月2日至6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桂林地球物理学会在桂林举行了第2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5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和3位苏联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自第1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会议以来9年中的进展,主要为:1.单一方法发展到综合物探,当时只用直流电法和少量地震方法,目前,无线电波透视法、多频地面地磁法、地质雷达、地震反射波法、瑞利面波法、高精度重力法、核物探、遥感等方法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岩溶物  相似文献   

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五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1月 6~ 9日在北京成功举行 ,本专辑刊载的是会议上交流的一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近些年来 ,尤其是自第四届大地电磁学术讨论会以后 3年来 ,中国在地球电磁法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其中也刊载了与会国外专家的部分论文。本专辑的 2 8篇论文和 2篇简讯 ,包括大地电磁、瞬变电磁、地磁测深、电磁法测井、直流电法、自然电位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大地电磁网 (Network -MT)、电磁阵列剖面法 (EMAP、CEMP)和参考道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新成果。由我国最近自主研制完成的海底大地电磁测深仪器和技术、分布式被动源电磁系统的成果也在本专辑中发表。各种电磁法数据处理、反演和成像的新技术、新方法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 ,有关研究成果体现在本专辑中 ,如用于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的小波分析技术、用于成像的曲线对比反演技术、偏移成像技术、用共轭梯度法进行三维电阻率反演和电阻率成像的新技术等。瞬变电磁法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 ,如关于关断电流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瞬变场响应滞后现象的研究、瞬变电磁资料和大地电磁资料联合反演的研究及其在矿床勘探和地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钻孔空间进行孔中地球物理探测是矿井勘探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钻孔物探技术可以有效延伸勘探的距离、范围,提升对孔周地质条件的勘探精度.文章结合国内常用矿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近年来矿井钻孔物探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深部化、地质条件复杂化的发展形势,以及安全精准开采对地质探查的高精度要求,分析了矿井钻孔物探技术在基础理论、技术体系、仪器设备、工程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井下钻孔地质地球物理精细探查技术体系、孔中多地球物理场协同观测及耦合分析、井下钻孔随钻多场多参数采集技术与装备、综合提升煤矿井下探测信息智能化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未来发展思考,为矿井钻孔物探技术与装备持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琼 《国际地震动态》2012,(8):13-16,26
以科学引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分析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2010年科研论文的产出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增强,发表论文的质量提高较快,论文的被引用量及下载量均大幅增加,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情况差别较大,地震预测预报、震灾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论文科研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汤吉  王立凤 《地震地质》2006,28(1):157-157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10—12日在成都举行。来自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苏丹等国的代表11名,来自国内60多个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2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电磁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以来第1次举办的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刘光鼎、刘宝、徐世浙和何继善4位院士专门为本次会议发来贺信。会议主席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首先致欢迎词,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国泽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讲话并宣读了国际电磁会议主席A.Junge教授的贺信,白登海研究员代表国际电磁委员会工作组讲话,日本友人M.Uyeshima也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议围绕“21世纪电磁勘探方法的进展与应用”主题,针对各类电法、磁法和电磁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展示与经验交流,内容包括MT,CSAMT,TEM,GDS,DC,IP,GPR,NMR,GMS和AEM等方法领域。会议共收到论文73篇,35名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30余篇论文进行了展示交流。论文涉及提高观测资料质量的新技术,电磁方法在深部结构探测、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探、工程与环境探测和地  相似文献   

9.
矿井多极供电电阻率法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技术在坑道安全掘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矿井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技术的提出与发展,着重分析"多极供电观测"数据处理、成果表达及其应用效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需求,论文认为高分辨率超前预测预报是矿井电阻率法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升我国地震学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增强我国地震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国外优秀科研论文在我国期刊上发表。本文以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办的《地震研究进展(英文)》(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为例,详细探讨了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方法,旨在为推动我国地震学英文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来,中国煤炭电法勘探经历了三十六年的发展过程.根据煤炭地质勘探任务和电法勘探技术特点,中国煤炭电法勘探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1989年,以地面直流电法为主的勘探阶段;1990年-1999年,以煤矿井下直流电法为主的勘探阶段;2000年-2015年,以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法为主的勘探阶段.文中分析了不同阶段主要方法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成果,结合当前煤炭电法勘探的应用与技术现状,根据煤矿安全生产需求,指出了我国煤炭电法勘探在基础理论、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以及仪器装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1年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在芒场矿田外围马鞍山、孔明测区开展的物探勘查为例,分析物探方法在本区"攻深找盲"的成果与有效性。鉴于矿区浅部资源已日渐枯竭,急需探明外围及深部可接替资源,投入本次物探勘查,方法手段为激发极化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CNKI数据库对地震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文献的综合性进行分析,包括其文献发表年份、文献的研究机构和文献的资源类型;其次对登载地震工程的相关期刊进行分析,包括发表年份、发表期刊和关键词分析;最后对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包括其发表年份和类型、关键词的分析等。研究认为:目前地震工程的研究领域成果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研究机构,发表在少数几个期刊上,而研究的核心内容却没有确定,因此其他机构可以发挥在地震工程不同领域的影响力来提升文献数量,从而间接改变论文整体数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物理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球物理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为国内外众多数据库收录,2013年曾获"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期刊,主要报道地球物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刊载是否必要?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快报等.欢迎您的来稿.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地震工程》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地震工程科学领域的建筑工程和其他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防震和减灾的专业科技期刊。1985年正式创刊,季刊,每季初月末出版。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该刊既是地球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同时也是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本刊主要发表该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和成果,其内容包括:强震观测与分析;工程结构抗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对我国地震地下流体文献在1982—202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研究热点、发文机构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文献的各项特征及反映的规律,为学科发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的研究中,高产作者是我国地下流体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较为单一的地震预报转变为地震预报、地球化学、井震结合等,近年研究趋向多元化、综合化;中国地震局下属的研究所和相关机构是地下流体研究的主要力量,是该类文章发表的主力军;与其他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结合高新观测技术探索多尺度协同化观测新模式可能是该领域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物探方法在滇池补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包括地震、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高频大地电磁法等在内的多种物探方法在滇池补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物探方法分别应用在河床冲积层、断层带和岩溶探测上,使得物探方法在对物探异常的分辨上能够相互印证,提高了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探测深度上采用适合浅部勘探的物探方法和适合深部勘探的物探方...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物理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球物理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为国内外众多数据库收录,2013年曾获"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期刊,主要报道地球物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刊载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快报等.主要接受中文稿件,欢迎您投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水库大坝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库大坝病害检测与治理问题需要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水库大坝现场环境的不同,以及大坝渗漏的程度不同,目前常用的各种大坝渗漏物探技术都有其多解性与局限性,不能单独实现对大坝渗漏路径的较快速、较精确的探测.本文对大坝渗漏综合物探技术体系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大坝渗漏综合物探技术体系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粗略后精细,各种物探技术互相结合、互相验证、相互补充、相互约束"的探测原则,并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先采用大地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整体探测,再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法进行局部探测的大坝渗漏综合物探技术体系方案,并在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区长埋深隧洞勘测技术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隧洞地质勘查中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钻探等手段在多山区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近些年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逐渐面向工程勘探,而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在异常判断方面存在局限性,鉴于此在工程勘探中往往运用多种地球物探方法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单一物探方法的多解性,提高物探解释的质量以及精度.本文以南水北调某工程为例,在某受水段分别布置了大地电磁法、地震浅层反射物探方法,其中大地电磁法主要用于辅助查明隧洞覆盖层厚度、地层岩性、隐伏构造、地下水位等工程地质条件,地震浅层反射用于查明小规模的地质构造(小断层、溶洞等)的勘查,经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有效的查明了工程受水区的基本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