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江巨洪前期物理因子的配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冯利华 《地理科学》2002,22(4):504-507
提出了长江巨洪前期物理因子配置的概念,在每一次巨洪发生之前,影响巨洪的主要物理因子之间一般都会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出现一些固有的配置,这些配置正是长江发生巨洪的强信号,对长江巨洪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现有的长江洪水成因研究 ,总结了形成长江洪水的四大物理因子 (大气因子、下垫面因子、地球物理因子、天文因子 ) ,在强调物理因子综合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形成长江巨洪的 3个主导因子 ,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 ,对长江洪水成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综合评述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现有的长江洪水成因研究,总结了形成长江洪水的四大物理因子(大气因子,下垫面因子,地球物理因子,天文因子),在强调物理因子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形成长江巨洪的3个主导因子,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对长江洪水成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评述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8特枯年、2000~2006年长江中下游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及湖口等水文实测资料,对2006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特大枯水水情条件下的径流变化和江、湖与水库的调节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径流变化出现洪季不洪、枯季不枯特征,洪季来水量不到平常年的60%~70%,枯季基本维持平常年的来水量;其中长江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季不洪的主要因素,三峡在枯水期间的调蓄对维持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量有一定的贡献,洞庭湖与鄱阳湖两大湖泊在枯季因干流水位显著降低形成的胁迫效应是长江中下游枯季不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7,(7):45-45
解除长江洪患,是中下游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2009年,三峡工程将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6.
新课引入 展示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的材料,要求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以此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三峡水库蓄水利用已有13年,对坝下游洪、枯水位和河道形态调整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通过对1955-2016年长江中游水位、河道地形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① 坝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枯水位下降、洪水位变化不大,最低水位上升,最高水位下降趋势;② 2002年10月-2015年10月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冲刷量的95.5%,冲淤分布由蓄水前“冲槽淤滩”转为“滩槽均冲”,不同蓄水阶段存在差异;③ 河槽冲刷过程中,上荆江及以上河段枯水位下降趋势趋缓,下荆江及以下河段下降速率增加,应采取防控措施遏制河道水位下降趋势;④ 枯水河槽冲刷是长江中下游航道水深提升的基础,枯水位降幅小于深槽下切深度,在河道和航道整治工程综合作用下航道尺度提升,提前5年实现了2020年航道尺度规划目标;⑤ 平滩水位以上河槽形态调整不大,在河床粗化、岸滩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河道综合阻力增加,出现了中洪水流量—高水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三峡水库汛期调蓄作用可有效提升中下游洪水防御能力,但不排除遭遇支流洪水叠加效应,中下游洪水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4种形式,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宝钢水源长江引水方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并为陈行水库的选址、库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长江河口建库,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推算最长连续取不到合格水的天数,它是确定库容的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河口咸潮入侵规律及淡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汉潮汐河口,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归槽等4种形式,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南支-南港河希纵向上存在3条盐度梯度急剧春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宝钢水源长江引水方案的形成超了重要作用,并为陈行水库的选址、库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长江河口建库,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推算最长连续取不到合格水的天数,它是确定库容的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10.
1954~2005年三江平原自然湿地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ArcGIS9.1为数据处理平台,从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中提取自然湿地空间分布信息,分别将其与三江平原的地貌、地形、水系等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6个时期三江平原自然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 a来,三江平原自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由1954年的353×104 hm2减少至2005年的81×104 hm2;低河漫滩上的自然湿地面积占三江平原自然湿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54年的42.5%增加至2005年的64.7%,6个时期平均,有57.2%的自然湿地分布在低河漫滩上,21.3%分布在高河漫滩上;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30~60 m高程上;0°~1°的坡度范围内,几乎分布了三江平原所有的自然湿地;坡向对自然湿地分布的影响不大;近年来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0~1 km的河漫滩上;湖泊周围的自然湿地分布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汛期降水与ENSO不同位相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本世纪以来较长年代的降水资源,分析了ENSO与我国各地汛期降水间的联系。结果表,不仅ENSO暖位相与冷位相我国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而且ElNino年与其次年、LaNino年与其次年降水距平面分率的分布均存在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ENSO循环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主要形成区——唐乃亥以上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 El Nino 现象及 La Nina 现象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的对应关系,探讨了 ENSO 事件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ENSO 现象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丰枯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伴随着 El Nino 事件的发生,黄河上游出现枯水的概率较大,而黄河上游的洪水常伴随着 La Nina 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Firstly, the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bove Tangnag ar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 data, and effects of EI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on the high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possess consanguineous relationship with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s a whole, the probability of low flow occurrence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relatively great along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event. Moreover, the flood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occurs frequently with the occurrence of La Nina event. Besides, the results also show dissimilarity of El Nino event occurring time exerts greater impact on high flow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hat is, the probability of drought will be greater in the same year if El Nino event occurs in spring, the high-flow may happen in this year if El Nino occurs in summer or autumn; the longer the continuous period of El Nino is, the lower the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相似文献   

14.
ENSO循环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ScholarsoftheinternationalmeteorologicalandoceanographicalcirclesgenerallythinkElNinoeventhasoccurredwhenthepositivedeparturesofmeansea-surfacetemperature(SST)atEquatorialEastPacificOceanArea(lyingbetween0o-10oS,180o-90oW)occurcontinuallywith0.5oCexteedingthelong-rangemeanandcontinualperiodlastinghalfayear.TheyalsothinkLaNinaeventhasoccurredwhenthestrongernegativedeparturesoccur.SouthernOscillationoccurringsynchronouslywithElNinoindicatesitisaneventwithalternative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5.
江淮流域大洪水的发生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冯利华 《地理科学》2000,20(5):427-430
对江淮流域的大洪水进行分析 ,得出如下三点新的认识 :(1)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 ,江淮流域一般容易出现大洪水 ;(2 )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 ,江淮流域容易出现大洪水 ,甚至是特大洪水 ;(3)在太阳黑子活动磁周期转变年前后的厄尔尼诺同年或次年 ,江淮流域更容易出现大洪水 ,甚至是特大洪水。这些认识可以为长期及超长期的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洪水前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冯利华 《热带地理》1997,17(3):303-306
本文根据大量历史洪水和有关资料,分析了浙江省的洪水前兆,为本区洪水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疆洪旱灾害与大尺度气候强迫因子的联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通过对新疆洪灾灾害历史资料和太阳黑子、ENSO事件年数据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分析,表明在太阳黑子极低值年或不活跃年,新疆易发生重大洪灾,而在太阳黑子低值年或相对不活跃年,新疆也易发生重大旱灾。近200a来,新疆重大洪旱灾害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太阳黑子的低谷时期。ENSO事件对新疆夏季降水的影响效应明显。因而该事件对新疆的洪旱灾害也产生了影响。对近50年来灾害统计资料分析显示,与拉尼娜年相比,在厄尔尼诺年新疆更易发生洪旱灾害。20世纪后半段新疆洪旱灾害指数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夏季NAO指数与新疆洪水灾害之间存在大致上的反相关系。而冬季NAO指数与新疆干旱灾害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反相关系。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Flood disasters have been serious since the ancient bines. AJthough we have Strengthened the harnessingofbig rive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4 the threat still edeStS (see FigUre l). The Yellow myer hasbeen well known for its flood disasters since long time %o in China. There more than 1500 river burstShappened to the Yellow hiver in the paSt 2000 or 3000 years. Whereas floods of the Changjiang caverwere comparatively not serious in history, but its flood disasters hav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