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本文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测得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的δ13CPDB值为-3.1‰~-8.8‰.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沙子江矿床及邻区矿床中与矿化密切有关的脉石矿物的稳定同位素,测知沙子江矿床方解石的δ13CPDB值为-2.8‰~-11.0‰,集中于-5‰~-9‰;表明矿化剂CO2主要来自地幔,混有少量有机质和沉积碳酸盐物质。δ13CPDB与δ18OSMOW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暗示流体去气(CO2)是方解石沉淀的主控因素。铀沉淀为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去气作用导致成矿流体中碳酸铀酰络离子的解体,有利于铀的沉淀。S2-作为还原剂对铀沉淀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沙子江矿床黄铁矿的δ34SCDT值为-18.36‰~-8.92‰,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的花岗岩,而邻区孟公界和白毛冲矿床的δ34SCDT值为-30.51‰~-27.64‰,更多地继承了赋矿花岗岩源岩中沉积硫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小水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1)小水"交点型"铀矿床矿石主要由沥青铀矿、方解石和萤石等矿物组成,方解石产于矿脉两壁,萤石和沥青铀矿沉淀于矿脉中间部位;(2)沥青铀矿年龄为71.8~75.2 Ma,与围岩基性脉岩(120~100Ma)之间存在较大的矿岩时差;(3)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δD为-124.44‰~-97.08‰,δ18OSMON为7.40‰~11.02‰,具有幔源同位素组成特征;(4)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矿石与辉绿岩表现出相似性,与下庄花岗岩则具有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下庄矿田小水"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来自地幔,铀源可能直接来自与辉绿岩具有相似源区性质的富集地幔;推测铀的沉淀成矿与富含CO2、F、H2S、U等组分的超临界态成矿流体在临界点附近发生沸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云杰 《地质与勘探》2014,50(4):641-648
龙首山地区是西北重要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产区之一,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内的矿床和部分矿点的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δ13C VPDB的值在-1.50‰~-6.33‰之间,δ18OSMOW值为-2.577~5.051‰之间。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海相碳酸盐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但以大气降水形成为主。  相似文献   

5.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处辽宁青城子矿田东南部,为一大型蚀变岩型矿床。矿床产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由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形成,历经石英-黄铁矿、石英-碳酸盐两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Na Cl-H2O型体系热液。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石英-黄铁矿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5.2‰~18.4‰,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7.4‰~-13.2‰,氢同位素δD组成为-89.3‰~-92.2‰,反应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并伴有少量的大气降水。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7‰~17.8‰,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12.3‰~-13.5‰,氢同位素组成δD为-87.7‰~-90.4‰,表明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6.
新疆萨喀尔得铜矿属中低温热液型,该矿石英和方解石样品中δ13CPDB值为-17.3‰~-0.7‰,δ18OSMOW为16.2‰~22.4‰,δ18OH2O水值为6.9‰~12.5‰,δD变化于-73.8‰~-52.4‰之间。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发生循环加热的建造水,并混合变质水和岩浆水;成矿早期流体中的C主要来源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晚期有深部岩浆水的加入。δ34S值变化范围为0.2‰~6.1‰,表明流体中的S主要来自岩浆或上地幔。  相似文献   

7.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44,自引:15,他引:44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很可能与降温作用和灰岩的溶解或去碳酸盐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荒沟山铅锌矿床为吉南老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产于元古宙老岭群珍珠门组之中,受地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在成矿后期,矿床经历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其对成矿元素的进一步富集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热液叠加成矿作用中流体的来源及特征,采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C、H、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热液叠加成矿期各阶段流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_2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δDH_2O为-74.8‰~-87.4‰,δ~(18)OH_2O为8.3‰~9.8‰,δ~(13)CV-PDB为-9.6‰~-10.8‰,具岩浆水的特点。Ⅱ阶段即方铅矿-石英阶段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NaCl-H_2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δDH_2O为-91.4‰~-93.9‰,δ~(18)OH_2O为3.3‰~4.7‰,δ~(13)CV-PDB为-9.5‰~-10.5‰,具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流体的特点,但仍以岩浆水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富宁县者桑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南者桑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的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特征。研究表明:存在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和含液体CO2包裹体4种流体包裹体类型;液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3.4~248.2℃,盐度为0.18%~6.45%,密度为0.85~1.0 g/cm3,成矿压力为10.9~59.4 MPa,成矿深度为0.2~2.2 km;各成矿阶段石英及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还原环境。δ18OH2O值为-6.1‰~4.9‰;δDV-SMOW值为-40.3‰~-74.8‰,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大气降水,岩矿石有机碳含量达到0.12%~0.45%,金品位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黄铁矿及毒砂δ34SV-CDT值为9.2‰~10.2‰,表明者桑金矿床成矿热液中硫化物沉淀所需硫源为围岩中有机质与硫酸盐反应提供的还原硫。成矿热液在下渗过程中混合建造水,受到岩浆烘烤作用及地温梯度影响后再向上循环,金矿化发生在成矿流体的热循环与赋矿围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并在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0.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南段,有铜金多金属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140余处,盆地发育和成矿作用与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密切相关。为了探索该矿集区成矿热液的来源,研究了该区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区内成矿流体系统可分为紫金山子系统与公郎弧子系统。公郎弧子系统内铜钴矿床成矿流体的δD为-83.8‰~-69‰,δ18O为4.17‰~10.45‰,δ13C为-13.6‰~3.7‰,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及地层水。紫金山子系统内金、铅锌、铁矿床成矿流体的δD为-117.4‰~-76‰,δ18O为5.32‰~9.56‰,δ13C为-10.07‰~-1.5‰;锑矿成矿流体的δD为-95‰~-78‰,δ18O为4.5‰~32.3‰,δ13C为-26.4‰~-1.9‰,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层水以及岩浆水。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在该盆地内,成矿流体自南西向北东大规模迁移过程中,先形成温度、盐度较高的公郎弧子系统,随着流体向北东推进,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流体成分发生变化,演变为紫金山子系统。  相似文献   

11.
李子颖  李胜祥 《铀矿地质》2000,16(3):129-135
本文扼要介绍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比弗洛支地区脉型 (veintype)和阿萨巴斯卡盆地中与不整合面有关的 (Unconformity associated)铀资源概况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类铀矿化成矿作用的共同特征 ,指出控矿的核心因素是热点活动与构造作用的叠加。这从本质上与我国华南铀矿富集区的控矿因素是相似的。因此 ,通过两个铀矿富集区的对比 ,认识铀成矿作用的本质 ,拓宽找矿思路 ,对于探索寻找新成矿区和新类型铀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下庄矿田气热高温铀成矿特征及年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徐达忠  刘林清  胡宝群 《铀矿地质》1999,15(5):266-270,278
本文报道了在下庄矿田花岗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剪切构造糜棱岩带中,存在受深色蚀变岩制约的气热高温型铀成矿,它是下庄矿田发生于晚侏罗世的一次重要铀成矿作用。文中指出了韧性剪切带及气热交代蚀变岩是铀成矿的共同控制因素,同时划分了4种气热高温矿石组合类型,对各组合电子探针分析的化学成分作了较详细介绍。文章还披露了作者所测的3个矿石晶质铀矿U-Pb同位素年龄(为165—146Ma),表明属晚侏罗世成矿。此外,对以往所划分的成矿期次提出了修改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3.
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青山 《甘肃地质》2008,17(1):23-29
龙首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十分发育。钠交代岩几乎全由新生的钠长石及少量新生绿泥石、方解石和粉末状赤铁矿组成。钠交代岩及其中的铀矿化与花岗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从稳定同位素资料说明,铀主要来自花岗岩,成矿热液以再平衡混合岩浆水为主。钠交代岩及其铀矿化的空间定位受NW向大断裂及其次级近EW向断裂的控制,其多期活动有利于铀矿化形成。大型特大型钠交代岩体保存较完整是形成铀矿床的必要条件之一。铀矿体有明显的扩散晕,在物化探方法配合下,寻找盲矿。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若尔盖铀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兵 《矿物岩石》2002,22(4):47-51
若尔盖轴矿床位于西秦岭铀成矿带下志留统硅岩和灰岩建造中,在分析不同类型地层、岩石、矿石及矿物中的碳、硫、铅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探讨成矿物质及成矿介质溶液的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及深部,成矿水溶液具岩浆水及深循环水混合特点,且成矿期含矿热液在围岩地层中又发生过叠加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表生汲取卸“载”富集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和与其伴生的主要地质事件是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本文所提出的成矿模式,着重说明矿液循环过程。断裂带内活动的矿液分为两股:一股来自大气降水,自上而下,从围岩中汲取了铀,称载铀液;一股主要来自地壳深部,自下至上,含H_2S等还原物质,谓卸铀体。这两股成因、组份、性质回然不同的溶液在一定深度上相遇混合,使铀沉淀。在此过程中,断裂带中地下热水的纵向循环导致了矿液的贝努利横向循环,致使矿液源源不断地流向成矿区,使那里的成矿作用在某一时期内持续不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盛源盆地铀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万良 《江西地质》2000,14(2):113-122
盛源盆地是我国一个重要产铀盆地,具深源地质作用和深源成矿特点,3个火山岩型铀矿床有3种矿石类型,即U-赤铁矿型,U-胶磷矿型和U-萤石型,前二者属火山沉积型铀矿化,后者是火山期后火山热液作用的产物,EW向断裂是主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有壳源,也有慢源,铀成矿与地幔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诸广铀成矿区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成矿作用受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18.
刘翔 《铀矿地质》1998,14(3):142-149
本文以322矿田为例,对穿越矿田的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予以讨论。论述了矿田内铀矿床的形成、分布与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揭示了丰州拉分盆地的形成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认为遂川-热水走滑断裂系是322矿田的主控条件,走滑断裂的脉动性控制了铀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最后简要地分析了322矿田的找矿前景和走滑断裂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万洋山—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带,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深部构造控制。岩带内北东、北北东、东西、南北及北西向五组线型断裂构造及规模不一的中心型环状构造发育。铀成矿的时空分布,受中生代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交汇区的宏观制约。矿床定位与中心型小环状构造交切及不同方向的线型断裂交叉密切有关。矿源既来自铀源层和花岗岩,也来自上地幔岩浆源。区域内地质-成矿事件复杂,经过了槽、台、洼三大演化阶段。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动次数最多,最强烈。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地洼阶段中晚期,即白垩-第三纪。铀成矿以内生热液(热水)为主,叠加有后生淋积矿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903矿床地质背景、矿化特征、矿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受构造和层位双重控制,铀源主要来自花岗岩,矿床成因属表生淋积型铀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