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总体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东华  刘建军 《测绘学报》2015,44(7):822-825
保持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是我国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对我国1∶5万、1∶2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持续快速更新,每年更新一次、发布一版。本文介绍了动态更新的总体技术思路,阐述了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派生数据库联动更新、多时态数据库管理服务等主体技术方法,并介绍了主要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我省对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管理我省主体功能区划过程中一系列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指标项评价数据、国土开发空间综合评价数据、空间分析数据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成果数据等。同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国土空间指数计算、动态试划、成果分析,为政府各部门制定后续政策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为我省的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健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该文以主体功能区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地理国情信息中的地表现状数据与DEM数据,结合专题调查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空间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基于规则的分类模型等技术,研究细化上位主体功能区进行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定的方法、指标与分类体系、与上位主体功能区的衔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功能单元的市县主体功能分区方法和流程。并以榆林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划定了榆林市42920 km2的市县级主体功能分区。探索将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尺度延伸到具体的地理单元,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基础性作用,为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动态数据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娇娇  唐新明  杨平  汪汇兵  翟亮 《测绘科学》2006,31(1):123-124,136
现有的时空数据库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动态“版本-差量”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进行了建库试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和管理复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方便的查询任意时刻的空间信息及其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常态化主体功能区监测,动态地掌握主体功能区的运行态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研究依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江苏省情,针对江苏省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包括4个指标组和14个指标项的监测评价体系框架,并以这套评价体系为基础获取了重点开发区2015年的本底数据,为监测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前后的差异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探索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目标的软件系统,达到更新技术标准统一规范,质量检验高效严谨,数据管理科学合理,从而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应需适时更新”提供快捷方便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典型多部门群协作工作。本文首先提出并实现基于OGC Web体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将多源、分散数据和模型,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库、决策分析模型库,开发主体功能区分析评价、成果管理、规划在线演示可视化等子系统,从而实现"数据—模型—分析评价—可视化"综合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实践证明,该平台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和各省主体功能区支撑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分布特性和时态特性,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从数据的收集、组织与处理、数据库建立等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实现了数据库的动态关联与更新、时空回溯以及动态可视化等。最后通过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分析,提出对系统软件测试的测评建议。该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也为今后的应用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分布特性和时态特性,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从数据的收集、组织与处理、数据库建立等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实现了数据库的动态关联与更新、时空回溯以及动态可视化等。最后通过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分析,提出对系统软件测试的测评建议。该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也为今后的应用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就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简要梳理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周期和更新模式,讨论了数据获取中的网格管理技术,深入分析了不同变化发现手段的特点和控制点,提出了建立变化发现信息管理的新思路,分析了数据库优化策略和增量更新方法,讨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中的质量检验问题并提出了图库异步的检验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凭借地理信息强大的建库、空间分析、制图、信息服务及管理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区划工作定量化水平、工作效率及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并简述了青海省主体功能区的试划方案以及试划区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保持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是我国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启动了1∶25万数据库的更新工作,利用1∶5万数据库动态更新成果,对1∶25万数据库进行快速联动更新。本文介绍了纵向跨尺度、横向跨类型的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增量和联动的更新技术思路,阐述了数据库联动建模表达、地形数据库跨尺度联动更新、制图数据库随地形数据库联动更新、DEM数据库随地形数据库联动更新等主体技术方法。本文的技术方法被用于研制适用于规模化更新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软件系统,以及支撑1∶25万数据库的快速联动更新,初步形成了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阐述了数据库系统建设中图库一体化、数据质检入库以及数据动态更新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全面描述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为其他数字城市或数字省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测绘》2016,(3)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泸州市2010-2014年地表覆盖变化进行监测。结合《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分析了泸州市地表覆盖构成与转移、变化动态度、可利用土地资源与潜在退耕地。监测分析结论能为泸州市加强空间管理、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国家基础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本文对国、省基础时空数据库联动更新方法开展研究,并实现了联动更新关键技术。通过研究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模式和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设计了联动更新方法技术路线和要素联动更新模型,并进行了联动更新系统开发,开展1∶10 000地形数据联动更新1∶50 000地形数据的生产试验,经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对于国、省基础时空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测绘在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从定期全面更新向持续动态更新的转变并维护数据库的现势性已经成为提高测绘保障和地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利用1∶50000动态更新数据库成果,联动更新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库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7.
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是我国继"十一五"全面更新工程成功实施后的新举措。本文重点介绍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关键技术设计、组织实施特点及进展等。  相似文献   

18.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包括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两大方面。从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出发,提出通过建立空天地众源动态观测网络,实现众源数据动态获取和观测,开展基础性、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建成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在其基础上开展时空分析与数据挖掘,进行网络化地理国情信息发布与服务,形成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向红梅  谭立力  曾光清 《测绘科学》2016,41(11):189-193
针对基于图幅地形图更新方式满足不了信息化测绘时代对地理信息数据实时综合服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增量更新与动态管理的方法。采用信息映射机制设计地物要素编码,使生产图形和空间数据库共用一套数据标准,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信息一体化管理;设计生产建库一体化的管理方案,免除更新入库的预处理和转换工作;采用面向地物要素的增量更新技术和基于数据库的缩编更新方法,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管理。文章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动态管理中得到验证,为大比例尺地理数据动态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齐中华  刘达  张俊  房龙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1):158-159,164,168
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本文采用基于DLG信息的重点要素快速变化发现技术,对省(市)级基础测绘成果与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进行了变化检测,达到了项目更新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更新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