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二苯甲酰甲烷萃淋树酯的合成方法,讨论了该树酯对铀的吸附性能和分离富集铀的条件。该树酯对铀的吸附容量,动态法为3.90mg/g,静态法为3.62mg/g,吸附速率为1.45×10 ̄(-3)s ̄(-3),且铀与共存离子分离效果较好。应用于含铀岩石矿物的分离富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笨(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Ⅵ)-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苯(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Ⅳ)-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粘土交换吸附相的铀,钼,硒活动态测量的结果表明:在0号勘探线ZK0012孔-ZK0016孔附近地段,存在明显的铀,钼活动态含量异常,据此可以预测该地段深部可能存砂隐伏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铀矿体的走向为NW-SE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氧化石墨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得一种石墨烯海绵材料ATMP-GS,将制备的材料进行对铀的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pH、温度、ATMP-GS用量、吸附时间和铀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pH为5.0时ATMP-GS吸附铀的效果最好,吸附在3 h内即可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96 mg/g,温度对其吸附铀的能力影响不大。ATMP-GS吸附铀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均可较好地用来描述ATMP-GS对铀的吸附。对该材料进行了SEM、XRD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有较多地孔径分布,这将有利于铀的吸附进行。  相似文献   

6.
许冰  徐祖德  雷颖 《铀矿地质》1999,15(3):181-18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过程。电极由三辛胺萃取UO2(SO4)4-3形成的三辛胺-UO2(SO4)3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以三辛胺为离子交换剂构成。其结构简单,在铀含量为5×10-5-1×10-2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斜率接近Nernst理论值。本电极已初步应用于溶浸液中铀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33-241
首次根据系统整理的资料指出了埃利康矿区含铀带的含金性,并将其与阿尔丹地盾中部的热液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中阿尔丹的金-铀和金矿床划分为六种矿化类型,金-钛铀矿,金-日质铀矿,钛铀矿-银-金,斑岩金,金-流化物和在喀斯特中再沉积的金,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化在构造层中的中生代侵入岩中的位置,矿石中铀和金的互相关系以及金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活化的古老地盾上铀,金矿化的表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几种粘土矿物对Pb^2+的吸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土壤中常见的三种粘土矿物对Pb^2+的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种粘土矿物对Pb62+的吸附能力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对Pv^2+的吸附受PH的强烈影响,PH高有利于Pb^2+的吸附。与蒙脱石形成复合体形式的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不利于蒙脱石对Pb^2+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阿拉尔河下游沉积物对铀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阿拉尔河下游沉积物对水溶液中铀的吸附机制,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粒径、固液比、铀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沉积物吸附铀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阿拉尔河河流沉积物对铀的吸附在16 h左右趋于平衡;溶液pH值对沉积物吸附铀具有显著影响,当pH=6~7时,吸附率最大;在一定条件下,吸附率与固液比呈正相关,与粒径及铀初始浓度呈负相关;吸附量与固液比呈负相关,与铀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两个以上步骤共同控制;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沉积物对铀的吸附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是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作者运用放射性-遥感(即光-能谱)集成技术对鞍本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及铀成矿环境进行了研究,提出辽阳晚太古代花岗质穹窿构造和两条古深大断裂对该区构造格架、岩浆活动及铀成矿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在花岗质岩石的物源和成因方面得出了某些新的认识,并据此总结出铀成矿机理“三要点”,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区,指出弓长岭南部与连山关花岗岩体西部之间是最有利的成矿远景区。同时,运用该技术对燕山期花岗岩岩体进行了等级体制填图的探索,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玻璃,滤纸,离子交换剂等对铀的吸附作川,以及与铀浓度之间的关系。当铀的浓度为0.03%,氢离子浓度为0.3-0.1N时,玻璃对铀的吸附有所增加,当pH为2.28-6.44时对铀的吸附为常数,同时,指出了在该pH范围内,铀的浓度由0.3-0.0003%时,其吸附值与铀的浓度成线性关系。Na_2CO_3为0.001N-0.1N时,对铀的吸附为一常数,当0.5N时才有所降低。随氢离子和铀的浓度降低时,滤纸对铀的吸附率有所增高,当Na_2CO_3为0.1-1N和K_2CO_3为0.01-1N时,其吸附率可以忽略不计。二者浓度降低时,其吸附率剧增。但二者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形成络合物而其吸附率则下降。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73-475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具有良好的除铀效果,在所选择的条件下,活性炭吸附法对铀的去除率≥96%,同时对重金属铬、镉、铅、铜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用活性炭吸附法除铀,方法简单,除铀率高,特别适合实验室含铀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了前人4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西Erzgebirge矿田存在着三种含铀矿脉类型:(1)梳状石英-方解石-沥青铀矿(kku),(2)镁碳酸盐-沥青铀矿-萤石或紫色萤石(mgu),(3)Bi-Co-Ni(-Ag-U)(biconi),并对各矿脉类型中典型矿物的矿物学特征作了详细描述;阐明了上述三种矿脉类型在矿田不同脉型铀矿床的分布。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是biconi建造中发现有自然银、自然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志高  李占双 《地质论评》2002,48(4):430-436
新疆十红滩铀矿床是中国近年发现的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床。该矿档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艾西湖斜坡带西侧,赋矿地层为中株罗统西山窑组瓣状河-曲流河相的含煤碎屑岩系;矿体严格受发育于河道砂体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矿体形态呈卷状或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灰-深灰色疏松和次疏松细一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铀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全岩Pb同位素测定的主成矿年龄为24Ma。研究认为:晚株罗世后,持续干热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的发育,高含氧水在富铀地层砂体中持续向前运移,在富还原剂地球化学形成铀沉淀富集,是该铀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铀、金地化性质有很大不同,但可共生、其内因是铀、金都是变价元素、铀、金的沉淀都是从高价态向低价态转变的过程,外因是还原体的存在。文中还讨论了铀-金共生与铀-金矿床及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发现在铀(Ⅵ)-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铜)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使铀(Ⅵ)-TTA的络合吸附波的灵敏度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实验观察了底液组分、放置时间对催化电流的影响,确定了测铀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分析矿石中的痕量铀。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大营铀矿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砂岩型铀矿,详细研究该矿床铀矿物的赋存状态,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及之后的选冶开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利用电子探针和逐级化学提取分析以及α径迹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营铀矿铀的赋存状态。结果发现,铀一部分以铀矿物为主,主要是铀石,另外存在少量的水硅铀石和钛铀矿。在电子探针镜下观察,表明铀矿物呈微粒集合体形式存在于黄铁矿、方解石及有机质裂缝中。逐级化学提取分析发现,各形态铀的含量不均一,其中有机质黄铁矿态占40.88%;其次为碳酸盐态,占28.33%;另外残渣态占24.89%,少部分为离子吸附态和铁锰氧化态,分别占3.2%和2.64%。反映其中铀矿物形式的铀占53.22%,分散吸附态的铀占46.72%。分散吸附态的铀以有机质及黄铁矿吸附占主导。综上所述,大营铀矿铀的赋存状态主要为铀矿物和吸附两种形式,二者所占比例大体相当,以铀矿物存在的铀主要为铀石,以吸附形式存在的铀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和有机质中。  相似文献   

18.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文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9.
王克权  党建明 《铀矿地质》1994,10(5):308-315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0.
闵茂中  张富生 《矿物学报》1995,15(4):383-386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铀矿床中的含铀红色微晶石英,查明其中不可见铀主要呈超显微状沥青铀矿和铀石形式存在,从而改变了过去普遍认为该矿物集合体中的不可见分散铀是呈吸附状态存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