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汞丹山位于沂水县东北部,海拔415m。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受地质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这里曾经风景秀丽,风光怡人,但由于原杨庄镇办企业露天开采铁矿,遗留下大量露天废弃采坑,加之附近村民对保护矿柱的盗采,导致汞丹山西侧山体破碎损毁,对地质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不仅严重破坏了汞丹山的地质地貌,还造成山体裂缝和采坑边坡的滑动、崩塌。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岩土防治工程被广泛应用于泥石流灾害的治理,而工程的损毁程度会对工程的功能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影响效益的持续发挥。文章以汶川为研究区域,选取18条泥石流沟的岩土防治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考察,对防治工程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分为拦挡工程因子和排导工程因子2项,细化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坝基损毁度、坝肩损毁度、坝体损毁度、基础冲刷度、结构冲击度、斜坡推力度等6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判断矩阵和隶属度函数,将损毁度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除板子沟和登溪沟的防治工程损毁等级为差和中以外,其余泥石流沟内防治工程损毁等级均为良或优,且评价结果与现场考察一致。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日趋受到关注。城市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城市生态风险及可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明晰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基本概念内涵及单一、综合自然灾害作用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城市地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过程之间的逻辑关联,综合探讨了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及其在城市生态风险评价、自然灾害生态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索、景观时空尺度分异与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情景模拟等三大重大研究趋向,以期实现基于景观优化的城市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防范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徐州城市规划区山体资源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山体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建了由3个目标层、5个约束层和10项指标层组成的山体资源保护区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将各山体单元按其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将全区611个山体中的451个山体划分为山体资源重点保护区,160个山体划为山体资源一般保护区。提出编制山体资源保护规划、建立山体资源管理数据库以及丰富宣传方式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体是构成武汉市山水形胜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武汉市山体资源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和毁林毁山等方面。从环境调查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山体保护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山-江-湖相得益彰美丽武汉。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及其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栖居地,其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直接影响到世界人口的生存质量。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材料,整理并总结了城市景观格局的特征、研究方法和演变机制。在文献综述和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城市景观格局动态的“类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即在从城市化初期到城市发展相对成熟的一个周期内,景观破碎化程度呈现“快速增加—增速减缓—平稳下降”的过程,并探讨了这一规律的适用性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城市景观及其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充分结合生态学原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隆尧地裂缝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建筑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破坏,其损毁类型分为3种:水平拉张、垂直位错和横向剪切。依据地表建筑损毁程度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完全损毁区、重度损毁区、一般损毁区、微影响区和安全区,统计各损毁等级距地裂缝的距离,提出"损毁度"概念,量化各损毁等级的影响范围。对比分析隆尧地裂缝区地表变形相对影响范围和潜在隐伏裂隙威胁区,厘定各损毁等级下的安全避让距离。基于安全系统理论,隆尧地裂缝上盘安全避让距离为60 m,下盘为40 m;拟合损毁度和安全避让距离曲线,为全区地裂缝场区安全避让距离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峰  孙宝水  袁俢锦 《地下水》2018,(6):152-154
仁庄关闭露采矿山位于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范围内,长期的开山采石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损毁了土地资源、山体植被,破坏了自然景观,引起了水土流失,影响了生态环境。针对矿区存在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了削石降坡、挂网喷播等工程治理措施,恢复了矿山废弃地的使用功能和破损山体的植被,改善了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周建 《山东地质》2010,(2):59-61
莱芜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莱芜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题宣传活动,修复治理损毁山体问题,加大日常监管措施,推进生产矿山的恢复治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66%,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研究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探索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则是挖掘其科学价值和实施保护措施的关键问题。以中国山崩奇观的翠华山山崩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天然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条件,借助离散元动力分析模块,对翠华山山崩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再现了地震山崩的启动、加速、解体、堆积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惯性力作用使山体质点加速度和速度产生放大效应,特别是山体顶部的动力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加速度放大系数达2.0; 翠花山山崩具有高速远程的特点,其前缘的崩塌体最大水平速度达44ms-1,崩落水平距离达460m,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 地震山崩的整个破坏过程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启动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和堆积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景观再造模式,本文以玉田县某采石废弃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勘探,分析了废弃采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再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矿山的景观再造能够重塑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损毁土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重构环境生态系统,达到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目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类似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这是大自然赋予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一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在20世纪中期,由于城市周边采石场开采初期缺乏科学规划,开采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柳州市因开山采石造成的裸露山体共有30座,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3.
徐州邱山山体修整、景观改造及环境美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友  唐连权  耿慧丽 《江苏地质》2009,33(4):438-442
对邱山山体进行修整、景观改造及环境美化综合治理,使其成为徐州市高铁站区的一处山体公园,这也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主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破损山体不仅造成了大量陡坡岩面裸露,恶化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带来了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对济南城市破损山体现状及修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破损山体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实例,较详细总结研究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建设与养护管理,济南破损山体的生态景观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提升,该文筛选总结出的台地续坡式等治理方式及挂网喷播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为类似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魏旭  夏琼  高东升  李磊  颜伟华  江冬明 《安徽地质》2021,31(1):76-80,85
本文通过对含山县清溪镇应村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治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得出结果:矿山已损毁土地面积9.06hm2,最终损毁土地面积11.35hm2.划分出:露天采场挖损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重点防治区(Ⅰ)、工业场地压占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次重点防治区(Ⅱ)和矿山外围地质环境影响一般防治区(Ⅲ).  相似文献   

16.
郑少洛高速公路是河南省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河南省黄金旅游的高速通道。郑少洛高速公路(新密段)沿线矿山众多,以露天开采石灰岩、建筑用砂为主。矿山开采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地貌景观改变,存在易引发地质灾害、损毁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不仅威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而且影响沿线景观和新密市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17.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基础。该文在介绍莱芜市石棚地区的地质、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对损毁山体的地质环境现状和存在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生态、工程措施,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镇江市蛋山大型堆山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市蛋山大型堆山工程地基由强风化三叠系泥质灰岩和燕山期闪长玢岩及粉质粘土、软土等岩土层组成,其地基岩土层力学性质相差较大。本文对该堆山工程填土的力学性质和人工山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优干密度分别为18.2%和1.68g/cm3,其强度比原状土低,具有中等压缩性。采用分段进行堆土施工可以较好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以土层为地基的西侧和南侧其山体边坡稳定性较差,在特殊不利工况下接近临界状态。这一研究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废弃物处理和堆山景观工程均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规划不仅需要适应区域气候,更需要通过城市自身的合理空间配置来缓解因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城市景观格局大气环境效应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城市下垫面的大气环境效应、大气数值模式、遥感应用技术以及城市规划的气候适应性等方面综述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应用于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城市景观组分的大气环境效应已经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但是景观组分的空间组合,即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仅仅处于起步的阶段。为了推动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并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除了需要深入研究“格局影响过程”的机制外,还需要重点解决2个问题:一是寻找能够用来研究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的格局参数;二是确认具有一般意义的理想城市景观格局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维护苏州这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全市的山体资源,根据省、市有关规定,苏州市在禁止开山采石的同时,全面开展山体整理复垦和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上下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省人大的决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开采行为。到2001年底,已关闭开山采石企业89家,占原有企业的77.4%。已在全省率划定了包括苏州城市规划区和98%以上山地丘陵的开山采石禁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