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军 《地理教学》2013,(22):47-49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细细品读各地的高考地理试卷,不难发现地理景观图是一大亮点.地理景观图是剧画面(图片、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等)直接表示地理事物,能更形象、直观地反映地理景观的空间分布,显示区域内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江晔 《地理教学》2005,(11):14-17
上海中学地理课程起始年级设置在六年级。在以往,六年级的地理人门学习是从有关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涉及到经纬网、半球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区和日界线、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地图的阅读等。这些地理概念、原理的集中学习,实际并不适合初次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好奇的六年级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景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在开题篇章中。在“初中阶段内容与要求”中的“内容”栏里规定了“她理景观丰富多样”、“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地理景观的发展变化”三部分内容。同时,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景观”不仅作为课程内容被编人到教科书中,还“同步编写《地理景观》光盘教材。……”以此丰富“地理景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期盼“地理景观”带来地理学习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陈影  韩晗  丁波  严敏 《地理教学》2024,(2):26-2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强调培养“三有”时代新人。本文介绍初中地理课程中地理景观图的主要类型,分析地理景观图的选取原则,探讨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资源,并以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中东”的教学为例,探索地理景观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张青年 《地理研究》2001,20(5):629-636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点、线、面等基本图形要素不仅直接表示了各种地理现象,而且隐含地表示了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例如斑块结构、棋盘结构。在许多GIS应用中,需要对图形数据进行概括处理,以派生出较小比例尺的数据集或地图。由于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规律和地理景观格局的重要反映,因此需要识别数据库中隐含的空间结构,并在概括后的数据库中有意识地反映这种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上海初中地理新教材配置了《地理景观》光盘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景观和人地理景观两大部分。光盘内容丰富,数据庞大,共收录了1900张高清晰度图片,67个景观视频片断,以及20多万字的字介绍。如何使学生利用《地理景观》光盘,丰富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增加美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欲望,无疑是即将面临初中新教材全面铺开使用的每个教师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栗宁 《地理教学》2010,(3):58-59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富有激情。有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学科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地理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神奇迷人。在结合多媒体技术呈现这些现象的同时,教师饱含感情的语言、神采飞扬的表隋、声情并茂的讲解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Beer空间分辨率圆锥,应用等级体系理论,结合地理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建立一种具有尺度单元结构性质的区域地理系统模型———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研究认为,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由地理最小结构单元、地理基本功能单元、地理景观单元、地理景观类型单元与地理景观类型组合单元组成,它们分别实现地理学“最小空间粒度划分”、“基本空间过程分析”、“空间过程共轭分析”、“类型划分”与“类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分别体现地理学“还原分析”、“过程分析”“整体分析”、“类型分析”与“综合分析”的研究思想。  相似文献   

8.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2,(22):47-50
一、利用乡土资源对教材进行多种方式的“校本化”处理,使地理课程因具有“乡土元素”和“乡土特色”而变得丰满、鲜活。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乡土资源,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是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库的有效途径。通过替换、参照、补充、拓展、实践等方式使地理教学具有乡土特色和地方烙印,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角色定位 浙江省高中地理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从内容结构来看,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由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如图1是地理Ⅰ的教材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选择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部分中强调: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类资源的优势,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处理,才能使地理课程具有“乡土元素”和“地方特色”,变得丰满而鲜活,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经常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地名知识、地理分布知识、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材料。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失去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其实,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有多种,如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综合记忆法等。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并采纳了单字记忆法,并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以实践、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刘小文 《地理教学》2023,(22):39-42
乡土地理摄影图片作为取材于师生身边乡土区域的地理景观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应用优势。本文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湘教版高中必修《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的地质内容(化石、地貌、地质灾害、岩石等),探讨乡土地理摄影图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给出注意事项,落实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上海又编出了一套初中地理新教材。上海市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由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写,陈澄教授任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整套教材包括课本(含练习部分)、地理图册、光盘(《地理景观》光盘和《地图》光盘)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于2001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验,2005年在上海市各中学推开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评《地理景观》1993年,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了刘南威教授主编的《地理景观》一书,成为第一部专为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而编著的中文地理教科书.笔者兴致勃勃地读完此书,受益匪浅,如获奇珍.深感有必要参与评议,以有助于弓!起同行朋友和广大学子的更多注意,引起国...  相似文献   

15.
徐键 《地理教学》2004,(10):43-44
由于地理学科跨时空较大,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海量信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延展时空的特殊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对于大量的学生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通过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阅读大量的地理景观图片,丰富地理表象。表象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表象中的想象表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想象,反映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6.
宋格  杨光  马珏 《地理教学》2023,(22):43-47
本文以2022年第18届国际地理奥赛试题为例,探讨国际地理奥赛试题特点,发现其试题命制的核心特点为:加深基础地理知识应用深度和广度;关注批判性思维培养;从社会性科学议题角度命题;提出地理空间观的跨学科能力要求;将野外考察转化为模拟情境进行线上评估;选择新奇的世界地理景观情境素材。本文从内容、选择、组织、编制、评分等方面,探索了国际地理奥赛试题命制对我国中学地理考试与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于作为地理思维的载体——空间意象的定义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对于不同类型空间意象的思维模式、含义和实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于空间意象发展的讨论,揭示了区域地理系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范式,并提出应在基于地理分析不变基元——最小空间功能单元体和作为地理区域分析基本功能单元——地理景观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面向地理分析的空间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8.
李万涛 《地理教学》2010,(6):39-40,38
一、微型地理景观与地理微型课程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路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Von.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引入到地理学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这里是中国》是由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编著,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19年9月出版的一本地理科普类书籍.全书选用了诸多精美的地理景观图片与地图,辅之以具有科普性、趣味性和文艺性的文字介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大好河山,从而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使得不平衡地理景观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价值增殖和创造文明的二元属性在资本运动中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地域空间,不平衡地理发展愈发明显。文章梳理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概念框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展,表明不平衡地理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紧密相连,资本、权力与空间成为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国内外对此理论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有所差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生产突出表现为资本积累主导下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空间屈服于资本逻辑,而资本总是借助阶级权力来不断铲除空间障碍,促使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增殖;国内的不平衡地理现象则是依赖于资本逻辑和国家政府权力的混杂互动,市场经济系统不够完善却日益深化,国家政府权力干预的强大存在并渗透到市场规则运转。最后,结合最新理论动态提出未来实证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日益显化且加剧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提供研究的新视角和实践层面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